天文物理學家 霍金在臨終前曾說道, 地球環境會越來越惡劣,人類將滅亡。
不少人認為霍金教授言重了,地球的確是變得越來越不適合居住,但還沒有到滅亡的地步吧?
很多人認為滅亡離我們很遠,可是科學家們的調查結果卻清楚地展示, 滅亡離我們越來越近。
單說人類的 塑料,就已經威脅到我們的生命健康了。
塑料如何危害人體? 塑料微粒從哪里來?繼續發展下去地球會變成什麼樣?我們應該 如何自救?
人類糞便和血液中相繼發現塑料微粒:霍金的預言,或將被驗證!
第26屆歐洲腸胃病學聯合會上,科學家們公布了這樣一個結果,對8個國家的人進行抽查,發現他們的 糞便里含有9種塑料,出現最多的是聚丙烯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 PP和PET塑料。
科學家們介紹,這類塑料都是 直徑50到500微米的顆粒,主要是經過 口腔進入到人體的消化系統,然后被排出體外。
既然已經拉出來了,這是否說明這些塑料顆粒已經無害了呢?
并不是,科學家們擔憂的是,這些被拉出來的顆粒, 可能只占人體塑料顆粒的很少一部分。
俗話說塑料「打不濕,擰不干」,那些被塑料折磨致死的海洋動物的慘狀還歷歷在目。
人類的腸道根本 無法分解塑料,如果這些塑料積累到一定程度,會 引發腸梗阻,很多人認為腸梗阻只要動手術把堆積的物體取出來就可以,殊不知,在送醫的過程中就有可能死亡。
此外,塑料再怎麼說也是化學制品,一些塑料里面含有有毒成分,想象一下人的肚子里面全是毒素,這是多麼危險的事情。
塑料的毒素會進入肝臟,長期下去,肝臟的功能會受損, 引發肝硬化或者肝癌。
最可怕的是,你以為這些微粒會乖乖呆在腸道里?
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的研究團隊,在人類志愿者 血液中也發現了塑料顆粒,這表明塑料顆粒已經滲透到了人體的 各個部位。
這些血液樣本每毫升血液中有1.6微克微粒。其中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占50%、聚苯乙烯(PS)占36%、聚乙烯(PE)占23%,另外還有聚丙烯(PP)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血液中的塑料顆粒比糞便里的還要小,且在血液中到底會 存在多久,科學家們還無法給出明確的答案。
這不禁讓人好奇,這些 塑料顆粒都是哪里來的?
塑料在我們的生活中無孔不入,所以這些塑料顆粒只可能來自我們生活中的 塑料制品。
就比如我們喝的飲料和奶茶,它的 外包裝全部都是塑料的,在這個過程中,塑料顆粒會通過液體被人類 喝進去。
很多人不解,在我們的印象里,只有用高溫燙塑料,才會出現塑料分解的情況,常溫下的飲料瓶或者奶茶杯怎麼會分解出顆粒了?
塑料是一種 高分子聚合物,以聚乙烯為例,它像一根鏈條一樣, 每個環就是一個乙烯。
再堅固的鏈條也有斷的時候,哪怕周圍的環境風平浪靜。
一個塑料瓶在 常溫下就能分解出塑料顆粒,如果長期喝瓶裝飲料,那麼久而久之就會出現 顆粒堆積。
最可怕的當屬現在嬰兒的奶瓶!
一個嬰兒 奶瓶從奶嘴到瓶子,全部都是塑料,而嬰兒的奶粉,需要用 熱水沖散,這就導致小嬰兒每喝一升奶,就得吃下 1600萬個塑料微粒。
嬰兒的脾胃嬌弱,這麼多塑料顆粒不可能光憑排泄解決。
沒能排出的顆粒,會進入嬰兒的腎臟內 堆積,讓小嬰兒患上 腎結石。
除了塑料從口入,還有從 鼻腔進入肺部。
日本福岡大學對空氣進行檢測,發現 空氣中也有塑料顆粒。
這是因為, 建筑物也在大肆使用塑料制品,比如路燈、大樓外側的裝飾,在空氣分子的摩擦下,這些塑料制品的外表會逐漸脫落塑料微粒。
由于質量太輕,它們 懸浮在空氣中,同塵埃一起,被人類吸入鼻腔,然后進入肺部。
除了直接入口和入喉的顆粒,還有間接進入人體的,由于野外的塑料垃圾比比皆是,它們在自然風化、水蝕的作用下,微粒進入 土壤、 水源內,然后通過植物生長, 進入植物體內。
我們日常所吃的 水果蔬菜中,幾乎都含有塑料顆粒,小麥中還專門積累0.2微米的微粒。
這些塑料微粒不僅進入人類的身體,還會進入到動物體內。
總之,因為人類使用塑料,整個自然界,塑料微粒無處不在、無孔不入!
如果我們繼續放任塑料微粒繼續下去,地球將會變成什麼樣?
塑料顆粒主要來自人類的塑料制品,這其中大部分被當作垃圾扔在了環境中。
人類制造的大部分塑料制品,需要 上百年的時間才會被降解。
受到影響最大的是 海洋,在人類還沒有深入馬里亞納海溝的時候,塑料就已經到達了那里。
而遠離人類的 南極洲,在信天翁的 尸體內發現了塑料袋。
海洋里面有洋流,只要是扔在海邊的塑料制品,會有機會到達任何一片海洋,在它前往下一站的過程中,它會被 海洋動物吃掉。
比如綠海龜會把漂浮的塑料袋誤認為是水母然后吞食下去,最后因為塑料袋堵塞腸道活活餓死。
就算一些聰明的動物不會誤食塑料,可是也躲不過,人類廢棄在海上的尼龍漁網,以及一些奇形怪狀的塑料垃圾。
就算是藍鯨這樣體型的海洋生物被塑料垃圾困住,也無法掙脫,最后虛弱而亡。
海洋塑料垃圾已經成為了全球性的問題,每年 致死的動物數量都在攀升,這其中還有很多瀕危動物。
如果繼續這樣下去,今后的海洋上飄滿了各種塑料制品,它們遮天蔽日,阻擋了太陽光照射進海水,造成海洋的 藻類無法正常進行光合作用。
藻類是海洋生態的最底層,它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意味著海洋的 食物鏈從底層開始潰敗,屆時,整個海洋生態系統將崩潰,海洋成為死氣沉沉充滿惡臭的液態墓地。
這對人類無疑是毀滅的,一切生命起源于海洋,也離不開海洋,沒有了海洋資源,人類也無法在地球上生存,這可能就是霍金訴說的, 地球不再適合居住。
那麼人類應該 怎樣拯救自己呢?
首先就是 減少塑料制品的使用量。
我們知道,徹底禁止使用塑料是不可能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一些領域取代原有的塑料,比如大家都吐槽的紙吸管。
很多人表示紙吸管對于喝奶茶一點都不方便,時間一久就會變軟。
吐槽歸吐槽,大家也明白 紙吸管的誕生可以讓世界少一點塑料吸管。
其次, 回收再利用。
塑料也分很多種,很多塑料可以多次使用,甚至可以返廠再次煥發新的生命。
這就需要大家在垃圾分類上花點心思,將有用的塑料扔到屬于它的垃圾桶內。
都說這個世界上沒有垃圾,有的是放錯地方的資源。
話雖然沒錯,可是現在很多塑料回收后再處理,成本太過于昂貴,商人更喜歡再去造一批新的出來,而不是去分解再合成。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不要亂扔垃圾,很多塑料垃圾都是人類隨意亂丟造成的。
盡管人類產生的塑料很多,可是能夠 放入垃圾桶,至少不會飄到南極洲去。
不亂扔是減少塑料垃圾最簡單最快速的一步,也是 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霍金生前說出這句預言,恐怕不是為了驗證自己有多準,而是 希望人們引起重視,畢竟他并不想自己的話能應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