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出恭有多享受?宮女全方位服務,便盆必須頭頂著,全程不用自己動手
雖然古代沒有現代這麼科技發達,但是在享受和接受他人的服侍方面,古人所能享受到的待遇程度卻遠超今人,尤其是那些王公貴族們。
這很容易理解,畢竟即使到了清朝末期,慈禧等封建統治者們對人權的認知都還長期處于一個漠視狀態,自由平等之風也還未刮入紫禁城中。慈禧太后雖然沒有享受過現代化智慧家居服務,但生活卻一點也不簡單,她每日享受著奴僕們最好的服侍,連出恭(上廁所方便)都不用自己動手,全靠宮女和太監奴僕們來服侍。
慈禧的出恭排場
在清朝皇宮裡,皇帝、太后和妃子們出恭不會去廁所,也不會用到沖水馬桶,他們方便時都是使用「官房」(便盆,由內務府製作,檀香木材質,帶有天然香味),出恭也不叫出恭,而是叫「傳官房」,這裡所謂的官房其實就是便盆。
慈禧太后的官房(便盆)都是專人看管的,由一位受信賴得太監專門伺候管理,他必須時刻保證便盆的乾淨衛生,並及時填充香木末等待貴人如廁使用。
一等到慈禧需要方便時(一般都是有固定的排便時間),立刻就會有幾個宮女分頭行動起來,她們各有各的差事,有人準備出恭用的房間,有人則會去傳喚伺候官房(便盆儲藏在寢宮外)的太監。
看管便盆的太監一直都是打起十二萬分精神的,隨時準備著傳喚,這邊一聽到宮女們的傳喚,立刻就能點首自來。不過即使慈禧出恭用的是便盆,太監也不能隨隨便便地抬過去給慈禧太后使用,那是大不敬。
他需要先用黃雲龍套將便盆嚴實包裹住,然後小心頂在頭上,小心翼翼地恭恭敬敬地將便盆送到慈禧太后的寢宮門外。
一般沒有特殊情況的話,慈禧太后絕不會允許送便盆的太監進入自己的寢宮,都是讓頂著便盆的太監在寢宮外「請跪安」(只請安不磕頭,因為便盆還在他頭上頂著呢)。
太監來到寢宮門前,要迅速將黃雲龍套打開,將便盆「請」出來,記住這個請字,因為這個過程不許毛毛躁躁,笨手笨腳,但凡便盆出現磕碰,那太監就便會沒命。在皇宮裡,太監和宮女這些奴僕的命可沒有便盆值錢,貴人一個不高興說處決也就處決了。
太監將便盆請出來後,緊接著宮女們就會接手,她們會將便盆捧入寢宮內的更衣室,這時其她宮女已經將慈禧太后請下床,並幫其寬衣解帶好了,但此時慈禧太后還是不能方便。
宮女們會在慈禧太后寬衣解帶之前,就讓太監們離開房間,接著還要取出放在更衣間茶几底下的一塊約二尺見方的油布,將其取出鋪開在地面上,再將手紙(其實是濕毛巾)放在壁虎的嘴上(擺件),這樣完成之後慈禧太后才能「解溲」。
等到慈禧太后[生·理·需·求]解決完畢後,宮女們還必須忍著臭氣用特殊材質的為其擦拭乾淨,然後再將裝有穢物的便盆捧出寢宮。
不管便盆的材質有多好,構思有多巧妙,做工有多精細,刀工有多精美,是個多麼巧奪天工的藝術品,但它本質上就是一個裝屎尿的便盆。傳說慈禧所使用的便盆裡裝有許多香木的蓬鬆細末,一旦慈禧的便物下墜後,立即就會滾入香木末裡,被香木末包起來,根本看不見髒東西,也不會有什麼惡氣味。
但這顯然是誇張描述,當然會有味道了,可即使穢物再臭,宮女臉上也不能表現出來,要是皺了一下眉頭,抽了一下鼻子,撇了一下嘴角,一旦被管事嬤嬤見到那就是一通重罰。
宮女會將便盆用雙手捧出寢宮,交給在寢宮門外等候的太監,見到便盆後,該太監也不能有任何不耐的表現,他必須垂手躬身恭候著,一等宮女出來,他就得趕忙用雙手將便盆接過來,取出黃雲龍套將其仔細裝好,然後將裝有穢物的便盆重新頂在頭上,小心運回儲藏室裡清除贓物,將其外部和內部擦抹乾淨,不許有異味,最後重新填充入香木末以備下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