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各國士兵那些個奇奇怪怪五花八門的腦洞裝備,雖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感覺有點匪夷所思,但是每一件裝備的背後,其實也是設計師深思熟慮殫精竭慮的結果,並且有一些裝備至少按照當時的戰爭環境下來說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並不能不管黑貓白貓一概而論,比如前蘇聯的第一款防彈胸甲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為減少軍事人員在戰場上的損失,幾乎各國都開始了單兵防彈裝備的研究,就是在這一時代背景下,蘇聯軍被裝供應部(UOVS)選擇了來自伊左拉廠二局局長兼工程師溫布拉特的設計方案。事實上,溫布拉特的設計之所以在眾多方案中脫穎而出也是有其自身的優勢的,該方案為採用皮帶進行固定的兩件式鋼制胸甲,這種鋼甲能大面積防護人體的正面,理論上可以抵禦7.62毫米步槍彈以及炮彈或者手榴彈爆炸後飛射的破片。
這種護甲為LZ-2型鋼製造,有2毫米和3毫米兩種規格,根據實驗,2毫米厚護可以在850米外抵禦步槍彈的衝擊,而加厚型的3毫米護甲則可以抵禦400米之內7.62毫米步槍的直射,不過或者的重量較2毫米型號為重,上部分為3.21公斤,而下半部分則為1.62千克。到了1937年9月的時候,第一批實用型3毫米版胸甲小規模開始量產。
不過,量產之後的護甲還是經過了不小的改動,重量也比之前重了不少,連材料也變成了較為廉價的FD-5654鋼材。根據相關歷史資料記載,伊左拉廠這種量產之後的護甲,如果使用步槍的話,只有在200米距離內以30度角才能被擊穿。安裝設計師和兵工廠軍事人員的預測,這種主要計畫提供給機械化步兵、騎兵或者突擊隊的鋼鐵護甲在戰爭中大有發展潛力和改進的空間。
但是由于受到當時蘇聯大清洗影響,部分技術人員莫名其妙的蹲了大獄,就連批準從伊佐廠拉訂購1000件胸甲的葉戈羅夫元帥都被清洗掉了,剩下的其他專案人員也惶惶不可終日,這種環境之下能好好的做研究才真正成了怪事了,但是即便是面對重重的困難,溫布拉特還是在同年的10月對這種胸甲進行了改良,並且得到了在1939內列裝部隊的批準,然而沒過多久,溫布拉特突然被捕並且很快被定罪,流放到古列寧格勒的「特別技術局」戴罪立功,而這種防彈護甲被整個移交到其他部門,最終也沒了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