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機槍的護盾:戰場上機槍的仇恨值有多高,護盾就有多重要
看一些二戰蘇聯的電影,或者一些抗美援朝的電影,都能看見加著護盾的機槍。今天簡單聊一聊,機槍的那個大號護盾的重要性。
很多人會以為,這種加了護盾的機槍是蘇系機槍的一個特點,實際上並不是,早期在一戰時期,很多國家的機槍都加上了護盾。但是,機槍護盾追溯一下,時間可能會更早,大概在十九世紀末期,機槍護盾就成了一個非常常見的東西了。等到了一戰,機槍加護盾,基本就是一個常態了,甚至在一些國家,這就是標配。
機槍加護盾,這事主要是機槍的仇恨值實在是太高了。尤其是在一戰那個對著拉大栓的年代,一挺重機槍固定一點,玩了命的潑水,下面肯定是一片屍體。即便是現在也是如此,美軍在治安戰中,打一個遭遇戰,主要的火力輸出就是悍馬上那挺重機槍。那麼,對于機槍手的照顧,也是尤為重要,長槍短槍都使勁招呼機槍手了。
機槍手可以壓制一群敵人,那麼同樣,也有一群敵人瞄著你,這種情況下,機槍手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一旦機槍手掛了,結果肯定就是火力斷檔,斷檔兩次,沒準敵人就沖上來了。那麼要做的就是,讓機槍手盡可能的安全點。
一戰那會兒呢,實際上是沒有什麼正兒八經的輕機槍的,多數都是架著三腳架的重機槍。這機槍一個大問題就是,很難挪動,多數情況下,就是固定一點去潑水了。那麼,辦法就是,給機槍加上一個護盾。
在一戰那種非常墨蹟的塹壕戰中,機槍指不定要固定多久,護盾就變得非常重要了。不僅如此,那會兒的塹壕戰中不只是機槍加了護盾,很多軍隊在塹壕中也放了一個鋼板射擊孔,相當于是給步槍加了一個護盾。
但是,加了護盾的機槍會有另一個問題,機動性會變得更不好。本身啊,這重機槍加了三腳架就非常重了,尤其一戰那會兒還是馬克沁這類水冷重機槍的天下,你想挪動機槍就非常麻煩。為了增加這個機槍的機動性,各國也都是拼了老命了。
早年間,英國警方是採用了諾丁漢那邊的一個腳踏車,其實就是四輪腳踏車,上面架著一挺重機槍,還帶著護盾,法國人也有類似的設計。但是,各國軍方都並不待見這東西,跑得慢啊,後來呢,有了武裝摩托車,給摩托車架上重機槍。
而毛子那邊呢,是直接給M1910重機槍加上了輪子,需要的時候推著就走了,話說這玩意兒要是在平地上推著確實不錯,但是如果在陣地上,俯視下面,架設就是個麻煩事。而行軍過程中,這玩意兒可以用卡車拉著,可以用馬車拉著,步兵炮的待遇。
這種護盾非常好用,尤其是自上向下的射擊,射擊過程中,下面的敵軍只能看到一點機槍手或者副射手,絕大部分是被護盾給擋住了。你想幹掉他,難度屬實不小。下面這張圖是電影高地戰,裡面人民軍用的是M1910重機槍,下麵的韓軍是用槍榴彈曲射才解決掉他。
以前不僅是機槍要用護盾,一些步兵炮、反坦克炮什麼的都是需要護盾去保護的,那些步兵炮,在開闊地帶被流彈擊中的機率也是比較高,而那些反坦克炮,本身就要直面坦克,沒有炮盾,搞不好就被坦克的車載機槍一波給收割沒了。
而到了現在呢,步兵班組裡的班用機槍加護盾沒什麼意義,雖然機槍也很拉仇恨,但更重要的是機槍手要隨班組來回跑,帶個護盾不現實。目前,槍盾主要是用于一些車載機槍等固定機槍上面,比如軍艦、巡邏艇這些,甚至是有些直升機也用了。
這些載具,多數是直接面對敵方的子彈射擊的,護盾就顯得比較重要了。美軍在很多悍馬的車載機槍上,也都是加了護盾的,不加護盾是啥結果呢,就會像黑鷹計劃裡那樣,很容易就被人一梭子帶走。所以,後來美軍的悍馬上面的機槍,很多都是加了機槍護盾的,畢竟他們在伊拉克、阿富汗的治安戰打得不少,尤其巷戰,這東西基本變成了不可或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