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阿哥被雍正瘋狂清算,十阿哥為何能逃過一劫?雍正:我不敢

歷史的發展細看下就是一場權利的遊戲,在有限的資源裡做困獸之爭。每一次的改朝換代都是一場大戲,明爭暗鬥的修羅場上,只有一位贏家能得權利的青睞,而輸家皆要付出代價,或失去生命或失去自由,在歷史上就此銷聲匿跡。

帝位之爭最慘烈的一個朝代,那就是清朝了,康熙24個兒子9個參與了奪位之爭,成了史上著名的九子奪嫡事件。

康熙的這些兒子雖說是手足兄弟,但彼此間更像是恨不得殺之而後快的敵人,若是跟他們談親情,那實在有些貽笑大方了。

在奪位之爭時結黨結派的現象已發展到了最高峰,朝堂之上亂象叢生,在民間也流言四起,國家政局極為不穩,造成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惡性影響,而當局者越是在權力的爭奪戰中陷得深,越是對它敏感。

四阿哥胤禛奪得皇位改號雍正後,第一件事就是肅清朝野之中對自己有威脅的八阿哥一党,以八阿哥為首的眾人下場無比淒慘。

對自己的兄弟如此心狠毒辣也讓雍正落得了一個殘殺手足六親不認的名聲,但在八阿哥的黨羽中有一個阿哥卻逃過一劫,他不像他的哥哥們那般淒慘,雍正很是慈悲的選擇了從輕發落,到底是為何呢。

九子奪嫡:最不顯眼的十阿哥

清朝之初是沒有立儲這項制度的,在後期三藩叛亂初,康熙意識到建立皇儲可以穩定局勢,拉攏大臣。

在當時的局面下,來不及多做整改,便依照漢人的立嫡長思想,將與原配孝誠仁皇后的嫡次子愛新覺羅·胤礽立為了皇太子,以確保大清王朝後繼有人,安穩民心。

但二阿哥胤礽在當選太子以後也沒能高枕無憂,被康熙一再廢除,父子之間矛盾漸深,最終至無法挽回。

其中原因復雜,但最要緊的便是對皇儲之位的窺覦而引發的明爭暗鬥造成的,二阿哥既然難當大任,那便應該讓賢,康熙的一眾兒子都是出類拔萃的,康熙欲對他們好好考察在做決斷,而這一考察便一直到死也沒有個定論。

皇太子在康熙四十七年正式被廢,太子之位懸空,終于將處在暗處的戰火徹底點燃,燒到了明面上在沒什麼遮掩,九子奪嫡的歷史慘劇也接近尾聲。

參加奪位之爭得九個兒子分別是大阿哥胤禔、被廢的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

胤礽初次被廢的時候,大勢已去,不少原太子党的成員紛紛令選派別,而另投支持者最多的八阿哥胤禩。康熙其實從前對這個兒子還是很喜愛的,與八阿哥的印象也很好。

但由于胤禩的大肆結黨結派以及對儲位的無數次試探讓康熙從最初的不滿到忌憚。

八阿哥善籠絡人心,凡是他的黨羽都對八阿哥很是忠心,隨著勢力的擴深,康熙發現整個朝堂以被八阿哥的黨派浸透,終于意識到是時候削弱他的力量了,不然總有一日羽翼豐滿的八阿哥會逼宮奪權,此時兩父子之間已然是水火不相容。

大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都是八阿哥党的一員,但大阿哥和十四阿哥都不是純粹的支持,這二人還有些別的心思。

九阿哥胤禟和十阿哥胤䄉到是一直全心全力支持八阿哥。

十阿哥是個公認的草包,九阿哥雖然也算優秀但同其他皇子相比就有些相形見絀了,這兩位出身都比八阿哥要高上許多的皇子之所以與八阿哥結為一黨,一是因為本就有著復雜的親屬關係,八阿哥的嫡福晉是九阿哥的表妹,九阿哥的母親與十阿哥母親又是交好……這三人的親眷關係足以見得他們的勢力其實都同出一脈。

在這出交鋒中九阿哥給與了八阿哥很多的幫助,不僅僅是人脈上在經濟上也是全力支持,九阿哥的奪權之心本就不大,對經商到是更上心,但在皇宮每日受其薰陶也知道站隊是很有必要的。

這是一筆輸贏各半的買賣,若是贏了那就是一本萬利,沒理由不幫助自己的好兄弟,更何況當時的八阿哥是眾望所歸。

劇照

十阿哥呢並不像他九哥一樣還能提供些經濟上的實際幫助,他是幾個皇子裡能力最低的了,常被稱作草包,只因在這一各路神仙各顯神通的交鋒裡,他實在沒什麼功績可以拿來談一下,沒有政績也沒有其他的長處,與其他人一比確實像個草包。

但即便如此,十阿哥可是八阿哥最忠實的支持者,還被戲稱是八阿哥的跟班。

但他也不是全然無用,十阿哥胤䄉地位尊貴,僅次于二阿哥胤礽,他的生母是孝昭仁皇后的妹妹溫僖貴妃鈕鈷祿氏。

按地位來講,其實十阿哥比八阿哥九阿哥都更為有主導權,外戚勢力更強大,八阿哥出身低微,沒有背景,十阿哥剛好為他補缺了這一不足,所以十阿哥在他的陣營裡也至關重要,且因為自身沒什麼實力還常被誤以為是憨傻無能之輩,反而在一些計畫中更能遮掩。

十阿哥胤䄉雖然被傳得十分無能草包,但其實他並不真傻也不是真草包,他也明白以自己的實力絕對是無法在這場奪嫡裡搞出什麼名堂的,即便自己有身份加持,也只能因此惹火燒身,既然八阿哥伸出了橄欖枝拉攏他,那不如為自己尋一個保險。

十阿哥其實是很懂得如何依附有能力的人,並且還能在其中深諳明哲保身的道理以為自己謀求。

在八阿哥因為「斃鷹事件」被康熙給擺平之前,十阿哥一直是忠實的八爺党,後面無何奈何隨著八阿哥和八阿哥的黨羽們紛紛轉投了十四阿哥,十阿哥沒有絲毫猶豫改為支持本就關係不錯的十四阿哥,頗有見風使舵的架勢,卻是和邏輯的。

十四阿哥異軍突起,得康熙重用,讓人一度猜測或許接著就是康熙欽定的繼位人選了,這種時候雖然沒有了八阿哥這杆大旗,可還有十四阿哥這個「待定皇儲」,十阿哥果斷的就加入了其黨羽,其實可以見得,他並非無能,只是更懂在如此要緊時刻,還是要找到靠山才重要。

八阿哥落榜,十四阿哥卻被康熙封為撫遠大將軍平定叛亂,手握重兵,繼位大統似乎已是無需多言的事情、本以為就這樣引起康熙重用後就是勝利了,可結局卻來了個兩級反轉,一直走暗路的四阿哥成了繼位人,這也是為何會有胤禛篡改遺詔猜想的原因所在。

八阿哥等一眾對這個結果大為不滿,非常懷疑遺詔的真實性,想借機拉雍正下位。

但此刻最安靜的是誰呢,還是十阿哥,和以往一樣草包一樣掀不起風浪,不過此時的選擇,這到是在後來救了他一命。

草包身後的家族

四阿哥胤禛也就是雍正皇帝成了最後贏家,使不少人沒有預想到的,幾戶整個朝堂之上沒有幾人原意服從于他,甚至有不少八阿哥黨羽密謀重新將八阿哥推上皇位。

雍正自然也知道自己雖然得了皇位,但根基不穩,此時最該做的就是收攏權利穩固地位。

穩定地位最先要做的就是想辦法除掉最有威脅的人,曾經最大的敵人八阿哥。雍正起初並沒有直接拿他開刀,因為多有顧及,他先是給胤禩加了封,以彰顯自己的大度至少在明面上是過得去的。但沒過多久,就以禍亂朝政的理由將八阿哥的在宗人府除名。

又過了一段時間,雍正又尋理由將胤禩囚禁讓其受盡苦頭,並大加羞辱,讓胤禩改名為「阿其那」。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雍正為了除掉胤禩列舉四十餘條罪狀將其定罪,最終胤禩慘死在囚禁他的宗人府。

這樣的殘忍的手段,除了剷除隱患這個目的,也不難看出雍正的報復心裡。

若單單只是責罰倒也說得過去,但剝奪宗籍還迫其更名,是何等羞辱。曾經的皇子如今成了階下囚,被關押時受盡折磨,最終病死。

八阿哥如此慘狀,從前大力扶持他的九阿哥下場也不會好到哪裡去。九阿哥在八阿哥的黨派中佔據了重要地位,為其提供許多幫助,尤其是經濟上的幫助。在雍正看來,這兩人都是一丘之貉,若是留下後患無窮,所以凡是與八阿哥有關的人都不能輕饒。

雍正剛即位可沒把老九給忘了,隨便找了個好聽的理由就將他發配到了西寧。目前來看和八阿哥的境遇相比九阿哥還算是好運,不過這也只是暫時的,雍正可不是心慈手軟,他只不過是還沒找到說辭來定罪。

九阿哥在西寧時,雍正一直派人監視著他的一舉一動,待到時機成熟了,以同樣的套路將九阿哥胤禟從宗人府除名後,為其改名「塞斯黑」意思是討厭的人,之後雍正又以大不敬等幾項罪名將胤禟定罪並囚禁。

最終九阿哥與八阿哥一樣慘死在囚禁中,傳聞他每日都被九道鎖鏈捆綁待遇非人。

八阿哥九阿哥都下場淒慘,想必三兄弟裡的十阿哥該是一樣的結局,但其實結果不然,雖然十阿哥是最先被處置,在《清史稿·列傳七·諸王六》中有記載說,胤䄉對雍正不尊,還書寫大不敬的話語,被奪爵囚禁。

胤䄉和胤禩與胤禟一樣都被囚禁,但為何另外兩個都受盡折磨病死牢獄,他卻安然無事呢。胤䄉不僅安然無事反而得了善終,胤誐被關了十三年,乾隆二年被放了出來,得了自由後還被封為輔國公,于乾隆六年病逝,沒有受過半點苦頭。

十阿哥是第一個被下令處罰的,但卻有最好的結局,雍正沒讓十阿哥死也是大有原因的。前文也提及胤誐雖沒什麼但能愛卻出身極高,只在嫡子胤礽之下。

胤礽的母親是康熙的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而胤誐則是孝昭仁皇后的妹妹溫僖貴妃所出,在孝昭仁皇后過世後,康熙再未立過皇后。

于是溫僖貴妃成了後宮之首,溫僖貴妃地位非凡不僅是因為她是皇后的妹妹,她還是遏必隆的女兒,開國功臣的孫女,皇太極元妃的侄女。

這樣的親屬團,可見溫僖貴妃地位之尊貴,而十阿哥子憑母貴,自然也是受惠與這強大的外戚集團,使得康熙對他很是寵愛,也養成了十阿哥驕縱的性子。

十阿哥身後的這些龐大關係,讓雍正在想弄死他的時候怎麼也要掂量一二,他的身後可是滿清的八大貴族之一的鈕祜祿氏在撐腰。

雍正剛剛即位,正是需要支援的時候,遏必隆一族曾是是朝中重臣,現在也任要職,胤誐的親屬也多是重要官員,如此龐大的家族勢力,自然是拉攏更重要,若是將十阿哥也除名囚禁,那簡直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夥看他不順眼的皇親國戚更是要大做文章了。

在記載中雍正對其三人的定罪也很清晰,他將八阿哥定為罪魁禍首,九阿哥也同樣陰險狡詐兩人同罪,到了十阿哥這裡就說十阿哥是「狂悖糊塗」被他們蠱惑才與他們結交,並不是什麼十惡不赦的人。

雍正是有意將十阿哥的罪名定輕,但或許也確實認為十阿哥算不上從罪,他沒發揮任何確切作用,平日裡也不見他有什麼特殊表現,之所以與八九阿哥混在一起,不過是因為受了拉攏,這樣沒智慧的人,談不上從犯。

在雍正看來,這個不學無術的驕縱之人除了身份尊貴在沒可取之處,留著他實在不足為懼,即便有人不滿他做皇帝,但也絕不會有讓十阿哥來代替的想法,如此草包犯不上為了他而惹得那些八旗貴胄不愉快。

對十阿哥寬容為雍正帶來的好處太多,最初即位時雍正雖有殺心但實力不允許,只能敲山震虎通過對這個送上門來的十阿哥來告誡賊心不死的八九阿哥,這樣的威脅也確實為雍正的後續準備爭取了時間,八爺党不敢輕舉妄動,只能將謀逆皇位的腳步放緩。

只關不殺,旁人沒法做文章,又引起了八阿哥等人的警戒,其實都在雍正的算計之中。

直到最後在他的會意下讓八阿哥九阿哥受辱慘死,雍正也能用十阿哥為自己洗白,按他的說法,若不是八阿哥九阿哥數次對皇命不尊影響政權,他是不會如此痛下殺手殘骸同跑的,十阿哥就是個最好的例子。

只要不殺這個無用的十阿哥就能為自己帶來這麼多的益處,雍正自然要物盡其用,這也讓十阿哥成了奪嫡集團中下場最好的一個阿哥。

總結:

權利至上的年代,多少兄弟父子反目成仇只為了坐上那用陰謀和骨血織就的寶座,成也是權利,敗也是權利。

十阿哥胤誐最終的逃過一死,也無非就是他的背後是強大的權利,讓雍正不敢動他。這是歷史齒輪早已預定好的軌跡,冥冥之中選定他們,在拋下誘惑,考驗的不是誰能戰勝誘惑而是,誰能的到誘惑,誰就能推動歷史繼續向前。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