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時期,第三帝國的武裝力量主要可以分為兩大派別:一是國防軍,二是黨衛軍。
國防軍是忠于國家、并在政治上保持中立的正規軍事單位。它受命于最高統帥部,只接受正式命令,不聽從私人調遣。
而黨衛軍則完全不同,他們是納粹黨的專屬武裝,政治上完全效忠于元首個人,獨立于國防軍指揮體系。
沒有元首授權,國防軍的大佬們即便軍銜再高,也無權指揮他們,路上碰見了還得給他們讓道。
黨衛軍自創建以來,總共成立了38個師級戰斗單位和兩個半軍事化的民兵武裝師,其中就包括最臭名昭著的第三骷髏師。
二戰初期,德軍利用閃電戰術席卷西歐,奠定了現代戰爭的基本雛形。 而在這一階段的戰斗中,骷髏師則憑借強悍的戰斗力脫穎而出,成為眾多王牌裝甲部隊中的C位擔當。
可比起「王牌部隊」,人們更傾向于稱呼骷髏師為「亡靈軍團」。
首先,骷髏師被部署的地方,是平均存活時間不足一天的東線戰場,跟地獄沒什麼兩樣。
其次,他們在占領區不干人事,個個都是實打實的戰犯,屠殺平民都是家常便飯。
因此,他們的老對手——蘇聯紅軍也只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立下規矩:
凡是俘虜骷髏師的人,不管軍銜高低、資歷深淺,哪怕是個炊事員,都要把他槍斃。
那麼,骷髏師到底是一支怎樣的部隊?這樣一支罪行難書的部隊,其結局又如何呢?
骷髏師的正式名稱是「德國黨衛隊第三裝甲師」,因戰旗上有骷髏標志而得此稱號。
關于骷髏旗的由來,則可以追溯到普魯士時代。
1740年,在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一世的葬禮上,就曾出現過骷髏圖案。一些部隊為了紀念這位傳奇英雄,就把這一圖案繡在軍帽和軍裝領章上。
其中,最著名的當屬1741年成立的近衛騎兵團。
近衛騎兵團統一身穿黑制服,遠遠看去,白色的骷髏頭異常醒目。他們在戰場上表現得異常勇猛,令敵人聞風喪膽。
因此,「骷髏」一度成為精銳部隊的專屬象征,伴隨著普魯士軍人一路腳踢法蘭西、拳打奧地利,最終統一德國。
1918年,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慘敗,這個標志也逐漸被世人遺忘,直到1933年希特勒上台。
當時,納粹黨旗下有一支叫做「沖鋒隊」的打手組織,這支部隊為希特勒掌權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沖鋒隊長羅姆逐漸離心離德,希特勒也開始忌憚這個組織。
隨著兩人的矛盾愈演愈烈,最后在長刀之夜中徹底爆發,羅姆被殺,沖鋒隊宣告解除武裝。
但納粹黨想要獨裁下去,就不能沒有打手。因此,希特勒就讓自己信得過的希姆萊接替羅姆的位置,并將他的黨衛隊提拔為黨衛軍。
開戰之前,黨衛軍的主要任務是種族迫害,政敵肅清,間諜情報。希特勒上台后天天派他們出去抓人,以至于把全國各地的監獄和看守所都給擠爆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希姆萊提議在全國各地修建一種能容納大量犯人、但條件惡劣、成本低廉的拘禁場所。希特勒說好啊,我支持你,于是就有了臭名昭著的集中營。
但集中營總得有人看著,讓誰去呢?
關押者的身份比較特殊性,這事不能交給正規獄警去干,于是就又落到了黨衛軍頭上。
希姆萊從黨衛軍里面挑了一些人,組建了一批集中營警衛隊,并交由達濠集中營負責人提奧多•艾克指揮,這就是骷髏師的前身。
1936年3月29日,集中營警衛隊正式更名為骷髏總隊,沿用歷史上著名的骷髏戰旗,并將座右銘「吾之榮耀即忠誠」寫在皮帶扣上。
這支部隊成立之初有3200人,共六個分隊,部署在各大集中營,只有血統純正、身強體壯的日耳曼男兒才能加入。
直到二戰爆發前夕,希特勒授意希姆萊擴建并強化黨衛軍,使其不僅要能治國還要能打仗,以備不時之需。
在這一背景下,骷髏總隊鳥槍換大炮,壯大成一支集摩托、坦克、裝甲車于一身的機械化部隊。
1939年9月1日,德國國防軍作為主力擔當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黨衛軍骷髏總隊的四個步兵團和一個騎兵團也參與其中,但只負責打下手。
一上戰場,這班人的痞性就暴露無遺,盡干一些欺負老百姓的事兒。他們在占領區肆意妄為,殺害百姓,搶奪財物,所到之處民不聊生。
骷髏總隊毫無軍紀可言,把正規軍的名聲都給帶臭了。因此,剛開始的時候,國防軍是很鄙視他們的。
第八軍軍長維茨將軍就曾多次向上級投訴骷髏總隊,要求公審艾克,以正軍威。
然而,這些惡行曝光后,艾克和他的骷髏總隊非但沒有受罰,反而更受希特勒和希姆萊的賞識。
主要是能打。
波蘭戰役后,為了能讓骷髏總隊能在戰場上多多表現,希特勒授意將其升級為師級作戰單位,并設新番號【第三骷髏師】。
骷髏師的人員大多抽調自集中營警衛,能入伍的都不是什麼善茬,可謂是蟲豸遍地、混蛋扎堆,骷髏師殘忍至極的軍隊文化就是這麼來的。
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骷髏師被派到東線戰場。起初,由于缺乏實戰經驗,所以經常被國防軍高級將領數落。
但奈何這幫人根本不怕死,打起仗來如餓狼入境,在炮彈的洗禮下逐漸成長了起來。
為了證明自己的兇殘,他們還接下了巴巴羅薩、台風、春醒等等行動的主攻惡戰任務。
而真正令骷髏師惡名遠揚的,卻是德米揚斯克突圍戰。
1941年底,德軍進攻莫斯科失敗,損失慘重。蘇軍發起反擊,打算以150萬兵力合圍德國北方集團軍主力。
德米揚斯克這座小鎮剛好背靠德軍,位于補給線的樞紐上,是形成包圍圈至關重要的一環。
1942年,骷髏師與第16集團軍、第九集團軍下轄的5個步兵師共計12萬人,一起被困在德米揚斯克。按理說,這時候應該集中優勢兵力突圍后撤才對。
但遠在狼堡的希特勒聽到這個消息,第一反應卻是下令不準后撤。
與此同時,包圍圈外的20余萬蘇軍、500輛坦克已經集結完畢。炮彈如雨點般落下,絕望在德軍中蔓延。
在這次戰役中,唯有骷髏師斗志不減,幾乎在每次作戰中都擔當著打頭陣和殿后的危險任務。
骷髏師子彈打完了上刺刀,刺刀拔不出來換鐵鍬,鐵鍬斷了就用拳頭和牙齒肉搏,估計下地獄以后還在接著打,一直堅守到半個月后,第二裝甲軍先頭部隊前來支援。
縱觀整場戰役,讓蘇聯人付出了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代價,但自己也從兩萬人打剩下6700人,其慘烈程度超出了人類以往的認知。
此役過后,國防軍再也不敢小瞧黨衛軍。一方面是因為戰爭消磨了國防軍的人性,遵守騎士精神的人已所剩無幾;另一方面是黨衛軍真的能打、有事他是真上。
所以,統帥部每次收到新型坦克,都會首發給黨衛軍。就這樣,黨衛軍的骷髏師成了全軍的「榜樣」。
而鑒于骷髏師在德米揚斯克打沒了六成的人,希特勒決定把他們調回法國休整,直到1943年才重出江湖。
骷髏師不在的這段時間里,東線戰場爆發了一場被稱為二戰轉折點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此后,德軍轉為守勢,節節敗退。
此后,骷髏師扮演著絆腳石的角色,在進攻路線上拖延著蘇軍的前進步伐。從布達佩斯、華沙、一路守到奧德河岸,將柏林陷落的時間延后至1945年。
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自盡。一個星期后,德國投降。
此時,被打到所剩無幾的骷髏師官兵從東線一路逃到西線,鞋底沾夠一斤泥后,才在易北河見到美國佬。
對他們來說,這一刻可算是得救了。
原來,骷髏師在蘇聯境內不干人事,殺起戰俘和平民來都不帶眨眼的,幾乎沒有一個人雙手是干凈的。
艾克更是直接了當地說:「要冷酷無情地對待我們的敵人,才對得起我們的骷髏臂章。」
此言此行,完全可以稱得上是黨衛軍序列里犯下反人類罪行最多的師團。
對此,蘇聯下達了一項命令,對骷髏師成員格殺勿論。而艾克本人,也在1943年駕機視察戰場的時候,被蘇聯防空炮擊中,墜機身亡。
蘇聯在得知骷髏師去向后,多次與美軍交涉,索要骷髏師俘虜。美國人一尋思,這班爛人留在自己身邊也沒什麼用啊,干脆就允了,轉手賣給了蘇聯。
1952年5月28日,骷髏師末代師長貝克被處于絞刑,其他成員也相繼按律重判。
正所謂「惡有惡報」,自此,這支罪惡的軍團終于銷聲匿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