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鱔有什麼本事,為什麼有人說蛇害怕黃鱔?黃鱔真是蛇的天敵嗎?

童年的盛夏,小伙伴們是在「白天摸螺螄抓螃蟹,晚上照青蛙釣黃鱔」中度過的。

但爺爺不允許我晚上去捉黃鱔,他說:「別看黃鱔有點木木的,它很兇會咬人,就連蛇都會害怕黃鱔。」

關于「蛇怕黃鱔」的說法,民間還流傳著多個版本的俗語,蛇吃黃鱔,下一句有人說是找死,也有人說是同歸于盡、自討苦吃、硬挺……

但無論下一句是什麼,都指向一個意思,那就是: 蛇吃了黃鱔,結局很慘

總結一下,人們認為蛇占下風的理由主要是以下幾點:

1、黃鱔非常兇猛,一般的蛇并不是它的對手;

2、黃鱔有毒,死而不腐,很多動物都不吃死黃鱔,蛇自然也不敢輕易挑戰黃鱔;

3、黃鱔黏糊糊,也是長條形的,這樣的身形蛇很難吞下,即使被小心翼翼吞進肚子,萬一黃鱔沒死透,突然動起來,很有可能導致蛇和黃鱔都死亡,甚至黃鱔破肚而出。

然而,從科學角度出發,蛇害怕黃鱔這個說法并不準確。

大自然中確實存在以黃鱔為食的蛇類,很多人弱化了蛇的能力,同時夸大了黃鱔的戰斗力。

首先,黃鱔確實很強;

外形上,是蛇形,但個頭比蛇小,一般只有20-70cm,也能長到1米。過去環境比較好,黃鱔比較多,小時候幾乎天天都會去抓,但大多是手指粗細的,大的不多見。現在生態環境差一些,野外黃鱔很少見了,市面上的黃鱔幾乎都是養殖的。

黃鱔全身滑溜溜的,沒有鱗片且黏液多,徒手很難抓,發現黃鱔后,一般用鉗子夾住黃鱔的頭,以防其逃脫。

雖然喜歡待在水里和淤泥里,黃鱔獨特的生理機構可以直接用空氣呼吸。

黃鱔是夜行性動物,白天躲起來,晚上才露出頭來覓食,比較貪吃,也很兇猛,一旦咬住就不輕易松口,這也是小伙伴們能釣到黃鱔的原因。

但這并不意味著黃鱔「不能吃苦」,當外界比較寒冷或者干燥的時候,它們會聚集在一起,躲在地下一兩米的深處一動不動,只要保持皮膚濕潤,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黃鱔至少可以存活1個月。

黃鱔比較有意思的點是: 雌雄同體和先雌后雄的性別變化

幼年時期均是雌性,等雌黃鱔產卵后,花大約一年的時間,將自己變成雄性,在性別轉變期間,黃鱔的體型一直在生長。

為了保證繁殖成功,在性別轉變過程中,部分雌性會率先成為雄性,一個群體中,兩者的數量幾乎相等。當一個群體中雌性數量比較少的時候,已經轉變成雄性的黃鱔,會再次轉變成為雌性,充盈雌性黃鱔數量。

基于以上種種,可以看出,黃鱔的戰斗力并不弱,體型比黃鱔小的小蛇,完全有可能被黃鱔「啜吸」進肚子。

但是,這并不代表蛇很弱,事實表明,蛇有很多碾壓黃鱔的技能。

1、黃鱔有毒,死后也不腐爛,會將蛇毒死?

黃鱔的毒性主要來自兩方面:

血液有毒,誤食后輕則刺激口腔,重則損傷神經系統,甚至死亡,但這種毒素不太穩定,加熱和者胃酸作用下,就能將其破壞。

因此,人吃了烹飪過的黃鱔不會中毒,而蛇也不會,因為蛇的胃酸酸性很強,經過胃酸處理,也不會中毒。

還有一種毒性來自于肉體,黃鱔體內含有大量組氨酸(一種氨基酸),死后在細菌作用下,會形成組胺,過敏時皮膚上紅紅的,就是組胺導致的。

死得時間越久,組胺就越多,毒性就越強。

但這對蛇也沒有威脅,蛇是掠食性動物,殺死黃鱔后,會馬上進食,還沒等細菌分解,黃鱔就已經被吃進肚子里了。

再換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很多蛇對毒性具有一定免疫性,因為同類相食在蛇界非常普遍。

例如眼鏡王蛇,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過山風」,體型最長的毒蛇,毒性強排量大,它對蛇毒免疫,食譜里就有毒蛇。

2、黃鱔會破肚而出?

蛇的捕食策略有三種:毒殺、絞殺、生吞。

它會根據不同的獵物采取不同的捕獵方式,這也是我認為蛇「智慧」的一面。

如果獵物體型比較小(昆蟲和小青蛙),或者兩者實力懸殊,蛇完全能掌控全場的,那麼它不會動用大絕招,而會選擇直接張口就吞,很多蛇都會在青蛙還活著的時候就開始吞。

但像黃鱔這樣的獵物,蛇只會采取毒殺和絞殺,這兩種方式的共同點就是,在蛇開始進食的時候,獵物已經死亡了,因此不存在黃鱔進了蛇的肚子,還拼命掙扎將蛇「攪死」的情況。

而且蛇的肚子包容性很大,能吞下比自己大3-4倍的獵物,肚子容納黃鱔綽綽有余,也不可能存在被骨頭刺破黃鱔破肚而出的情況。

3、黃鱔肉不好消化?

那絕對是小看蛇的消化能力。

在進食前,無毒蛇和有毒蛇的策略是不同的,無毒蛇會盡可能擠壓獵物粉碎骨頭,保證獵物更容易消化,而有毒蛇,在制服獵物時會注入毒液,大部分毒蛇的毒液中都含有能將獵物組織溶解的酶,也就是說在沒有吞食之前,消化就已經開始了。

研究發現,被吞進肚子里的獵物,蛇只要花幾天時間,獵物的骨頭都會被吸收掉,這意味著蛇有強大的消化能力,而這種能力主要體現在蛇的 胃酸和酶上。

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發現蟒蛇在進食后,胃酸變化很大,進食前PH值是7.5,進食18小時后,PH值則為1.5,食物在如此低的PH環境中停留幾天,可想而知,再堅硬的骨頭都會被溶解,只有一些羽毛、皮毛、指甲和爪子,會被排出體外。

如此強大的消化能力,黃鱔一沒鱗片保護,二沒覆蓋毛發,自然也很容易被消化。

最后

總的來說,蛇怕黃鱔的說法,我認為并不準確,從各方面來說,蛇都比黃鱔更「優秀」。

但并不意味著黃鱔弱,絕對打不過蛇類。

在眾多蛇類里,擅長吃黃鱔的一般是水性較好的蛇和有毒蛇。

無毒蛇擅長絞殺,面對滑溜溜的黃鱔,往往是事半功倍。相比較毒蛇更有優勢,銀環蛇和金環蛇就擅長捕食黃鱔。

人們之所以會認為「蛇怕黃鱔」,一方面是因為大多數人缺乏科學支撐的臆想,另一方面是因為大部分蛇都有自己喜歡的獵物,黃鱔比較冷門,只有少部分蛇喜歡。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