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家三口裝修40㎡小家:40年老房裝成兩室兩廳,要二胎也夠住

在香港,其實有很多年頭老、戶型又逼仄的「老破小」,它們往往又小又貴,能有個30平方公尺往上,就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便是這樣一個小家。

住在香港中西區的一家三口,在2020年買下了一間樓齡40年,面積也僅有430平方呎的小家,換算下來大概是40平方公尺左右。

▲設計師和記者

一家人在當年的中旬完成了家里的裝修,你還真別說,這個家可謂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雖然面積不大,但裝修出了兩室兩廳一廚一衛,即便日后要二胎,也完全夠住!

大家可以在閱讀的同時猜一猜裝修總共的花費,我會在文末公布,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小家的裝修吧~

40㎡小家內的戶型信息

先簡單說一下這個小家的大致戶型格局。

▲40㎡的兩室兩廳小家

正如我開頭所說,小家只有40㎡,但卻裝修出了兩室兩廳。

推門進入家中,第一處空間是玄關和家中餐廳融合的區域,剛好利用起了入門處的方正空間,半平米都不浪費。 再往里走,是家中的客廳,客廳面積雖小,卻緊挨著一扇大窗,采光通風都不錯,也能滿足一家三口日常生活的需求。 主臥在電視墻后面,用玻璃內窗進行隔斷,增加采光;兒童房單獨一間,面積不算小且做成了上下鋪,方便日后要二胎。 至于廚房和衛生間,則分別置于客廳旁和主臥門對面,空間并不算大,好在是明廚明衛的戶型,用起來倒也舒服,我們后面都會一一說到。

入戶玄關給人一種寬敞感

一進入家中就能感覺到,室內空間比想象中要寬敞許多。

玄關與家里的餐廳相融合,一條過道從門口一直延伸到盡頭的兒童房房門,也正是因為這種刻意營造的延伸感,讓小家看起來更顯寬敞、通透。

▲玄關柜換衣區

因為空間有限,所以玄關的功能都集中在了這組通頂式玄關柜身上——利用玄關柜做出換鞋凳,并做成懸浮柜體,既方便一家三口進出家門時更換鞋子,又方便鞋襪收納。

換鞋凳上方,則做成衣帽架、吊柜收納空間,以及一個開放式的置物台,方便一家人放置手機、錢包等隨身物品,并收納家里的生活雜物,縱向空間利用得淋漓盡致。

餐廳裝L形卡座+折疊桌

玄關柜對面的餐廳,在裝修上也是可圈可點。

利用起轉角的冗余空間,餐廳裝修成了L形卡座+折疊桌的半包圍結構,卡座與墻面完美契合,一點兒空間都不浪費,一家三口平時坐在這里吃飯空間完全夠用。

▲設計師和記者坐在卡座上

為了能滿足家人、朋友來做客時的吃飯需求,同時,也為了日后要二胎考慮,夫妻倆選擇了這種兩向都可折疊的餐桌。

平時仨人在家吃飯就收起來,不會占用太多空間,而當人多時完全展開,又能擁有一個超大的餐桌台面空間,使用起來更加靈活一些。

哦對了,卡座的下方甚至還做了收納柜,專門收納一些不常用到的家庭雜物,盡可能不浪費每一寸收納空間,細節布置得面面俱到。

客廳雖小卻采光絕佳

進入家里的客廳后,發現面積雖小,采光卻非常好。

▲客廳緊靠大窗布置

客廳的布置相對緊湊,胡桃木色的電視柜尺寸小巧,主要用來收納機頂盒、路由器、游戲機這類的客廳設備,柜旁還留出了放置空氣凈化器的空間。

但因為緊挨著家里最大的一扇窗戶,所以客廳擁有充足的自然光照明,甚至一家三口在白天時,往往是半拉窗簾,以避免光線太過晃眼。

沙發背景墻的裝修也很簡單,用純色乳膠漆進行涂刷,看起來簡單干凈,比起壁紙來說也要更加環保一些。

沙發因為背景墻面的長度限制,僅用一張貴妃榻來代替,旁邊的小凳則當作邊幾代替茶幾,空間勉強夠一家三口使用,夫妻倆說,即便以后要二胎,再加一張單人椅也就可以了。

客廳和主臥用玻璃內窗隔斷

個人感覺,全屋的點睛之筆,就在這間用內窗隔斷的主臥中。

電視背景墻,其實就是隔斷主臥的玻璃內窗,之所以要這樣裝修,主要也是為了能夠增加主臥室內的采光能力,讓小臥室避免昏暗和逼仄感。

▲裝修成一體式地台主臥

主臥室內,做成了一體式地台的格局,放棄傳統床架,直接架起地台擺放床墊,并在床頭做出與之相連的柜體當作衣柜、床頭柜,盡可能減少空間的浪費。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既讓整間臥室的風格趨于統一,又隱藏了許多收納空間,就連衣柜也融入了這種所謂的「榻榻米」裝修中,看起來沒那麼突兀。

甚至地台內、台階中,也暗藏了一個個的收納柜,可以用來收納換季的大件衣物、被褥,減輕逼仄小家中的收納負擔。

兒童房為二胎預留上下鋪

夫妻倆現在只有一個兒子,但日后卻有要二胎的打算,故而兒童房預留了上下鋪空間。

推開盡頭的房門,進入兒童房中,這個兩室兩廳的家又給了我不少驚喜。

兒童房在舊房的轉角位置,有一扇L形的長窗,拉開窗簾后,陽光把整間屋子照的亮堂堂地。

但要說最讓人眼前一亮的裝修,當屬兒童房內,這組帶有封閉式護欄的上下鋪,上鋪是現在兒子的睡床,下鋪則預留出了以后二胎的睡床空間。

▲下鋪的柜子可以移動

下鋪的柜子,現在當作兒子的雜物柜,但其實底部帶有滑輪,可以隨意移動,推開柜子后,里面做了一組薄柜,用來收納孩子的玩具、繪本等物。

日后如果二胎長大了,柜子還可以完全移開,換上一張大床,空間還是比較靈活、實用的。

▲沿樓梯進入上鋪

沿樓梯一階一階走到上鋪,每一階樓梯內,都暗藏了一個收納柜格,用來增加兒童房內的收納空間。

上鋪出于安全考慮,做成了木格柵的全封閉護欄,孩子睡覺時再怎麼不安生、打滾兒,也不用擔心會跌落下來,我個人比較支持這種務實的裝修。

干凈的明廚和明衛

家里的廚房和衛生間都帶窗,面積不大,卻干凈清爽。

廚房門采用黑色框架,而它所在的這面墻,一直到衛生間門口,都涂刷了藍色的油漆,不僅中和了客廳、餐廳那種白、木色的單調感,又為家中起到了點綴作用,讓裝修更具個性。

▲廚房內仍舊緊湊

廚房內的空間仍舊緊湊,格局則做成了L形,一定程度上化解了轉角空間的尷尬,滿足一家三口日常烹飪做飯的需求。

白色的櫥柜中,不僅在台面嵌入了電磁爐灶台、水槽,還通過吊柜和底柜的相互搭配,嵌入洗衣機,并隱藏收納一家三口的碗碟餐具和廚房里各種瓶瓶罐罐,看起來更顯整潔。

▲衛生間內簡單干濕分區

衛生間的面積就更小了,但還是利用浴屏做出了干濕分區,洗澡的時候不會把水花濺得到處都是,再加上馬桶后面的窄窗輔助通風,不會讓衛生間變得潮乎乎的。

一組小小的洗手台放在中間,也給一家三口提供了一個方便的洗漱區域,這樣一個干濕分區的小衛生間,其實已經算是非常實用了。

文末總結

看到這里,這個有著40年樓齡、40㎡面積,兩室兩廳的小家我們也算是有了一個了解,大家覺得怎麼樣,是不是覺得裝修既漂亮又實用,還有二胎的「可擴展」性,比想象中要好一些?

當然啦,裝修的費用可真不算便宜,總共花費了一家三口487000港幣,換算一下差不多是42萬塊左右,對于這樣一間40㎡的小家來說,其實也挺離譜的了……

各位覺得這個小家裝修得值不值呢?~

感謝閱讀!

(圖片:UM,侵刪)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