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害死5人!事故頻發的魚鷹運輸機,為何被美軍精銳部隊視為主力

最近,美國這邊的新聞是非常多的,而且都是和軍事飛機墜毀相關的新聞。先是美國海軍的超級大黃蜂戰斗機墜毀導致一名飛行員喪生,要知道美國正在與印度那邊競爭印度的艦載機采購計劃,突然摔上這麼一架飛機,肯定會對采購計劃造成影響。沒過多久,海軍陸戰隊的一架魚鷹傾轉翼飛機墜毀,導致5名海軍陸戰隊員全部死亡,海軍戰隊甚至否認機上載有核材料。

過了一天美國海軍的一架 MH60S直升機墜毀,運氣好的是機上的4名機組成員都存活了下來。很多文章和新聞媒體都報道,魚鷹傾轉翼飛機的墜毀事故是這當中最為嚴重的,畢竟導致了5名成員全部喪生,而且認為這種飛機由于先天結構的劣勢是一種安全程度非常差的飛機。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美國為何要選擇這種飛機當做海軍陸戰隊的主力運輸飛機呢?

魚鷹傾轉翼飛機是一種獨特的垂直起降型飛行器,從歷史來講它也并不年輕。這種飛機從原理上講和垂直起降飛機比較類似,而大部分的飛行過程也和固定翼飛機一樣。因此嚴格意義上來講,它并不是一種直升機而是飛機。這種飛機在起飛和降落階段使用大直徑的螺旋槳偏轉產生垂直向上的升力,起飛之后又通過偏轉螺旋槳產生推進力,而主要的升力由機翼和機身氣動結構提供,和正常的飛機基本上一樣。

在魚鷹傾轉翼飛機問世之前,美國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測試。在上世紀40年代的時候,貝爾直升機公司就已經開始對傾轉翼飛機進行研究。不過在研究過程當中也發現這種結構的飛行器依舊存在比較明顯的問題,其垂直起降性能完全沒有直升機那樣平穩可靠,而正常的飛行狀態又沒有固定翼飛機快。但往好處的是介于兩者之間的,比直升機飛行速度快又比固定翼飛機容易起降,因此潛力還是相當巨大的。就這樣在1973年的時候,貝爾直升機公司開始研制XV15驗證機,其實就是后來魚鷹傾轉翼飛機的原型。

▲XV15驗證機

而V22魚鷹傾轉翼飛機的正式研制時間是80年代,首飛時間也是80年代末期,且進行了長達17年的飛行測試。在這當中既發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也發現這種結構的飛機有著非常不錯的發展前景。

傳統的直升機之所以垂直起降性能非常優秀,是因為它們擁有一個結構比較復雜而且成熟的大直徑主旋翼。也正因為如此,直升機在起飛和降落的時候是非常平穩的,乘坐舒適性也比較好,再加上有尾旋翼控制機頭的方向,這種單旋翼帶尾槳的直升機成為了直升機的主流結構。傾轉翼飛機是通過偏轉螺旋槳的方向進行垂直起降,控制難度相比直升機要高上一些。

直升機因為構型的原因,除非擊中發動機導致動力完全喪失或者主旋翼無法旋轉以及尾旋翼徹底失效,否則直升機都可以通過主旋翼產生的升力而進行迫降。而傾轉翼飛機一旦被武器擊中一側的螺旋槳,那麼飛機很快就會因為失去平衡而墜毀。早在1991年的時候,還在飛行試驗的 V22第5架原型機就因為事故而墜毀。而1992年的事故就證明了這種構型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具體事故的原因是發動機短艙內部的機油被吸入了發動機并且導致發動機著火,兩側的發動機功率不一樣進而導致升力不平衡,因此飛機很快墜毀。此后在2000年的時候又發生了兩起事故,導致魚鷹傾轉翼飛機的服役時間被進一步地推遲。不過因為美國當時已經確認這種傾轉翼飛機將是未來海軍陸戰隊的主力裝備,甚至還打算讓空軍和海軍采購,因此不管面對多大的困難都要克服。

當然研制方也針對傾轉翼飛機的先天問題進行了一些特殊的設計,比如兩個螺旋槳并不是由單台發動機直接驅動的,而是發動機的功率通過變速器和機械結構分配給兩個螺旋槳。從理論來講,即便一側的發動機功率大減,兩側的螺旋槳也不會受到明顯的影響。最有意思的是,因為這種構型先天的缺陷導致研制方投入了太多的精力和試驗時間,而最終的結果其實超乎各位的想象,服役后的安全記錄反而很好。

相比于同期服役的各種各樣的直升機,其實魚鷹的安全性表現更好。危險構型但是得到良好的設計,其發生事故的機率會大大降低。傳統的單旋翼帶尾槳直升機雖然構想比較安全,但如果設計有缺陷不夠成熟,那麼安全性并不高。雖然本次事故為美國造成了比較大的損失,但是我們也能看到這種輕轉翼飛機在未來的發展前景還是非常不錯的,就證明傾轉翼飛機潛力出色。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