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驚現麥田怪圈,是誰創作?它:大驚小怪,是我的「婚房」

1995年,在日本附近的海底,潛水員發現了一個非常精美的圖案。

整個圖案呈圓形,直徑約2米。外圍是輻射對稱的,由溝壑和山脊組成,而中間是一塊平坦的區域,上面有著不規則的類似迷宮的線條。

仔細觀察,還能發現,中間的區域沙子非常細膩,而外圍的粗糙一些。

嘆為觀止,這是一個非常獨特和復雜的幾何圓形,似乎和「麥田怪圈」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也被人們稱為「 海底麥田怪圈」。

從這之后,這樣的怪圈經常在這個附近被發現。

怪圈究竟是怎麼形成的?是誰創作的?為什麼創作?

一時之間,人們沒有任何頭緒。

十多年來,任由怪圈來來去去,人們就是不知道它的創作者是誰。

直到2012年,不可思議的創作者被當場「抓獲」。

白斑河豚:怪圈?這是我的「婚房」

原來,制作這個怪圈的,是一種體型很小的魚,大約只有10cm,全身棕黃色,身上布有白色的斑點,腹部呈半透明,是一種新物種,被命名為白斑河豚,是同類中唯一會做這個怪圈的物種。

海底麥田怪圈,正是它尋找雌性伴侶的「婚房」。

地面上的麥田怪圈,80%的被認為是人為的,只要提前畫好圖,利用繩索和壓板,兩三個人幾個小時就能制作出巨大且精美的麥田怪圈。

白斑河豚,沒有任何工具,孤身一魚,僅僅10cm的身形,是如何制作出直徑2m的怪圈?

靠的就是勤勞努力, 不停擺動胸鰭和尾鰭來回游,整整7-9天

先用腹部和魚鰭「畫」一個圓圈的輪廓,然后從外到內,或者從內到外直線游動,將沙子拱成溝壑和山脊。來回拱,最主要的目標就是將細沙堆積在圓圈的中間,再將細沙攤平,并「畫」上迷宮一般的線條。

為了獲取最好的細沙,河豚還會用嘴巴,將圈外的細沙銜到中間。

在這個過程中,河豚還會將雜草一類的東西清理干凈,只留下沙子,有時還會銜來貝殼裝飾一下。

可以說,為了能找到伴侶,白斑河豚非常努力非常用心。

驗收「婚房」

建好后,雌性河豚會前來挑選,其實就和我們買房子是差不多的。雌性會根據「婚房」的大小和質量,決定和哪個雄性結為伴侶。

只是河豚和我們人類考量的內容和要求不同,雌性白斑河豚主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溝壑和山脊的數量和大小、圓圈的大小、中間沙子的質量和數量。

從這些因素,雌性可以判斷雄性體型的大小,是否健康。

當然,此時的雄性也不是傻傻待在一邊,為了「推銷」自己和自己的「婚房」,它還會在圈內不停攪動沙子,并面向雌性做出「沖刺」的行為。

攪動沙子,是為了展示沙子的數量和質量,等交配后,卵都將隱藏在沙子里,而重復的「沖刺」行為,表現為:雄性先退到圈外,然后加速沖向雌性,在雌性面前停止再退到圈外,如此往復,主要是為了表示自己很強壯,很健康。

經過這些求偶行為后,雌性最終會作出選擇,它會游到「婚房」中間,用「咬臉頰」這樣的行為告知雄性:我已經選好了。

交配結束后,雌性會離開「婚房」。

此時,才是整個故事最精彩的地方。

雌性雖然離開了,雄性并沒有停止求偶,它還會繼續用婚房尋找其他伴侶,據統計,雄性一天內可以和多只雌性結為伴侶,產下下一代。

等產卵后,雄性也不會再養護自己的房子,而是安心保護卵直到孵化。

5天后,卵成功孵化,雄性也會離開,遺棄這個房子,等下一次繁殖季節,重新選址造婚房。

世界上最大的青蛙,也會為愛人造巢穴

像白斑河豚這樣為愛筑巢的,還有很多,非洲歌利亞蛙,是吉尼斯記錄中最大的青蛙品種,比我們常見的牛蛙還要大,體長可達30幾厘米,體重可達3.4公斤,一跳有3米遠。

巨蛙也是帶著「婚房」找伴侶。

目前,發現了3種級別的巢穴:

「經濟型」:找到一個好的位置,簡單清理一下;

「豪華型」:在經濟型的基礎上,再向外擴大,石頭和葉子都會推到邊上,中間留下巨大的水坑,就像一個大壩;

「城堡型」:在豪華巢穴的基礎上,在邊緣堆砌大石頭,這些石頭足足有4公斤重,可以有效保護下一代的安全。

雌性巨蛙根據巢穴選擇伴侶,和白斑河豚不同的是,產卵后,雄性巨蛙會離開,只留下雌性巨蛙照顧孩子。

最后

由此可見,以「婚房」來選擇伴侶,并不是人類特有的。

只不過,人類選擇伴侶摻雜了很多其他因素,而動物,判斷的唯一標準是:是否健康,是否強壯。

別看白斑河豚的房子這麼精美,但雌性河豚真正在乎的是中間的沙子夠不夠多,夠不夠好,雄性夠不夠強壯,至于那些對稱的圖案,雌性根本不在意。

而雄性在建造的時候,也不是出于審美原因制造溝壑和山脊,只是為了能將沙子拱中間。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