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類在科技的幫助下,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那一刻,我們才明白:地球是如此的渺小,站在宇宙的角度,不管是銀河系,太陽系還是地球,都只能算是一粒塵埃。
當我們認知到了宇宙的浩瀚和地球的渺小之后,一個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出現了:地球是宇宙唯一的生命星球嗎?外星生命是否存在?宇宙中是否存在跟人類一樣的智慧文明?
在我們沒有走出地球之前,站在地球渺小的角度,很多人認為:人類就是宇宙的唯一,宇宙沒有外星生命的存在。可是當我們真正見識到了宇宙的浩瀚之后,大部分的人們又改變了看法,認為外星生命大機率是存在的,像人類一樣的智慧文明在宇宙中可能也有很多。
站在宇宙的尺度上,我們很難懷疑外星生命和文明的存在可能性,于是科學家從人類走出地球的那一刻,就開始了對地外生命和外星文明的探索尋找。為了尋找外星生命,在上個世紀科學家就發射了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
它們都攜帶著一張光盤,記載著地球生命和人類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記載著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坐標。除了派出星際飛船之外,科學家還通過探測器尋找太陽系內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通過射電望遠鏡搜尋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信號。并且,人類還多次主動向宇宙發送無線信號,期待能夠得到回應。
如此多的方法,是否取得了重大的效果呢?答案是否定的,不管是旅行者號,太陽系內探測器還是射電望遠鏡,我們都沒有搜尋到任何有關外星生命的蹤跡。整個宇宙給我們的除了星河的美麗之外,更多的還是孤獨,似乎整個宇宙只有地球這一顆生命星球,只有人類這一個智慧文明。
那麼人類是宇宙唯一的文明是否有這個可能呢?可能很多人會反駁,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一個小小的銀河系都有數千億顆恒星,上萬億顆行星,而在目前人類可觀測宇宙范圍內,至少存在著上萬億個銀河系這麼大的星系。在龐大的基數下,怎麼可能只有人類這一個文明?
可能很多人都難以接受宇宙只有人類這一個文明的情況,可是有科學家卻認為,這個可能性并不是完全不存在。上個世紀60年代,美國宇航局邀請英國大氣學家詹姆斯·洛夫洛克共同討論關于地外生命的存在問題。
當時詹姆斯提出了一個「蓋亞理論」,此理論認為,只有在生命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之下,才能使得地球適合生命的持續的存與發展。這是什麼意思呢?說得簡單一點就是蓋亞理論認為,地球是有意識的,是具備生命體的各種特征。
這樣的理論在當時確實顛覆了很多人的認知,并不被人們認可。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學家通過不斷的研究探索發現,地球這個生態系統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要知道在地球誕生生命到現在的40億年歲月里,不知經歷過多少次的小行星撞擊災難。
通過地球上留下的幾個巨大隕石坑能夠看到,在地球生命歷史上,曾經有多次巨大小行星的撞擊事件。6500萬年直徑約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了恐龍的滅絕。這個直徑約10公里的小行星相比于曾經撞擊地球的那些巨大小行星,根本是小巫見大巫。
地球在很久以前,可能遭遇過多次直徑達百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可是如此巨大的小行星,并沒有讓地球生態徹底崩潰,撞擊之后經過漫長的歲月又再次恢復。這種強大的生態恢復能力讓我們想到了生命的新陳代謝,氣象專家研究發現,地球生態的很多功能和能力跟生命的新陳代謝非常相似,所以蓋亞理論有可能是真實的。
地球有著如此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能夠在一次次天外災難,大自然災難中恢復過來。可是這樣強大的能力在人類面前,顯得越來越弱,我們都知道,人類的誕生和活動對于地球生態環境的破壞是越來越嚴重。
數萬年前的智人在非洲的活動,讓本來是一片綠洲的地方很快變成了一片荒漠,也就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 ,面積達900萬平方公里。這片沙漠就是現代人類祖先智人活動后造成的生態破壞惡化。
在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后,大量發展的工業更是讓地球的生態在短短的百年內出現了巨大的變化,這種破壞能力遠遠超過了地球系統的自我恢復能力,如果照這樣的速度破壞下去,有可能數百年之后,地球將不再適宜人類的生存,甚至讓地球生態徹底完蛋,變成像火星一樣的荒涼星球,再也沒有恢復的可能。
人類的不斷發展能夠讓一個強大的生態系統徹底崩潰,那麼宇宙中其它的智慧文明是否也會是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這樣思考:當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這個文明會越來越自我膨脹,認為科技決定一切,瞧不起星球上的其它生命,甚至對大自然也會失去敬畏。
高度發達的文明會認為自己是這顆星球上最為特殊,最強大,最重要的存在,而其它的一切都是浮云。在這種膨脹影響下,文明的發展最終導致了生態系統的徹底惡化,讓一顆生命星球失去了蓋亞意識,沒有了新陳代謝的能力,最后演變為一顆荒涼的,無法適宜生命生存的星球。
沒有了生存之地,一個文明也會慢慢消亡,最后消失在宇宙長河中。或許曾經的宇宙有過很多的智慧文明,可是當他們的文明程度越來越發達之后,最終也因為自我膨脹,被大自然毀滅。
事實上,人類目前也正在走向毀滅的道路上,我們現在同樣也開始不斷膨脹,認為人類是地球的霸主,其它的生命在我們面前只是螻蟻,看誰不順眼就去消滅它。而對于大自然,我們也逐漸失去了敬畏心,開始各種破壞,而不去進行治理和恢復。
如此人類不進行自我反省,那麼隨著生態的不斷惡化,未來的自然災難會越來越多。當生態惡化到一定程度之后,地球蓋亞意識也將不復存在,那個時候地球失去了修復能力,生態也將徹底崩潰,再也沒有恢復的可能。
人類失去了地球這個家園之后,我們還能夠生存下去嗎?可能非常困難,即使我們將火星改造成一顆勉強能夠讓我們生存的家園,但是火星再怎麼改造,先天的優勢就比不上地球,也很難讓人類長久生存下去。
可能有人會說,宇宙這麼大,我們可以去其它星系尋找一個天然家園來生存。雖然理想很美好,可是我們不要忘了,無視距離的星際航行哪有那麼容易實現?這需要我們真正掌握時空的奧秘,可以進行空間跳躍才能夠做到,而要實現這樣的目標,所需要的時間非常漫長,有可能是幾萬年,也有可能是幾億年甚至更長。
可是地球的情況會給我們如此長的發展時間嗎?顯然不會,所以,才有科學家認為,人類有可能是宇宙目前的最后一個文明。人類消失之后,宇宙還會繼續演化下去,無數年之后會有新的文明出現,這個文明同樣會走上跟人類相似的發展道路,最后有可能也會因為失去對大自然的敬畏而走向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