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白灰、極簡風盛行的近幾年,又誕生了不少裝修「痛點」,妳以為是自家個例,但了解的案例越多,妳就越會發現,這竟是家裝行業的通病。
妳家有,也不必擔心,本文給出了解決方案,有幸一個沒有,說明妳太有先見之明!
灰色瓷磚,可以說是黑白灰風格,最大的共同痛點之一,大家一窩蜂的選,卻忽略了它的應用條件及自家的個性化需求。
這就導致,不少家庭鋪完后,才發現瓷磚顏色過深,家里白天不開燈就像進山洞,壓抑又難受。
而且,同質化嚴重,親朋好友十家有八家都是灰色瓷磚,唯一就是妳家灰色淡點,我家深點而已。
原因:之所以妳選的灰色瓷磚顯家里暗,一方面是顏色沒選對,瓷磚店和家里燈光環境的區別,導致視覺誤差,妳在店里看到的和實際鋪上天差地別。
另一方面就是,未考慮自家采光,采光不好,卻選了更深的顏色,自然讓家里更暗。
補救方案:揭掉換新的可能性不大,建議考慮巧用軟裝—地毯去拯救,客廳大面積一鋪,也能起到一定提亮作用。
但要注意,地毯顏色和沙發、窗簾的匹配度,盡量從其他軟裝中提取顏色,怕踩坑,建議以偏白、偏亮為主。
白色是永恒的經典色,為了家里簡約耐看、不易過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大面積使用白色,也因此產生了巨大的痛點—家里的白五顏六色。
往往妳想要的,和真正裝上的效果,相去甚遠,要麼是上面這種塑料白,要麼就下面這種發黃的白。
不管哪種,全屋統一顏色倒也還好,最怕這種,門、墻面、柜子都是白色的,卻全都不一致,丑的讓人無法接受。
原因:有兩方面,①是被「白色百搭」這個固有觀念給蒙蔽了,覺得全屋只要選白,就一定不會踩坑。②設計師沒有去把控全局,得過且過。
解決方案:實在忍不了,就柜子改色,依然兩種方案可選:
①噴漆,網上有專門的柜門改色漆,選擇合適的顏色,打磨柜體,刷上即可,對自己手藝不放心的話,建議找專人來搞。
②波音軟片貼紙,操作相對更簡單,直接買現成的,貼在門板上即可,自己就能搞定。
而且,波音軟片還防水防油、耐磨,持久耐用,花色也多,價格也不貴,兼顧性價比與實用性。
追求極簡,但裝修時的很多工藝又跟不上,導致不少家庭都產生不平、不齊、不正的痛點。
具體體現在—墻面不平,射燈一洗墻,就是下面這種樣子,坑坑洼洼。
柜子與墻面縫隙大,家里是下圖這種情況的,估計也不在少數。
原因:主要就是工藝問題,工人只是單純地做了順平,沒有沖筋找平,自己前期也沒有意識到,或者意識到了,知道沖筋找平要多花錢,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出來效果自然無法保證。
補救方案:不想返工重新找平,那就只能從現有條件去整改,比如燈光,就別洗墻了,直接棄用,后期想辦法用落地燈去彌補光線。
而柜子縫隙,小的話可用玻璃膠或填縫劑去填充,縫隙太大(也不能超過1.5cm),就買個這種收邊條,根據以下步驟貼上去即可。
最后把周邊多余的填縫劑擦掉就行,效果還算不錯。
當然,最好的方法還是前期就把這些問題考慮到,墻面做規整,顏值更有保障。
心心念念給客廳做了軌道燈,居住后才發現,它眩光又刺眼。
原本洗墻的射燈,因安裝位置失誤,打在墻上,是一坨坨的光圈,好比手電筒照上去。
更嚴重的,就是客廳大面積亮面材料,亮面磚+亮面柜,燈光打下來,產生倒影,顯得家里明晃晃的,非常凌亂。
原因:明白燈光對家居氛圍的影響,自己也足夠重視家里的燈光設計,但因為沒有專業燈光設計師的指導,整個就缺乏對光線的把控,這也是為啥,如此流行的無主燈設計,翻車幾率這麼高。
補救方案:非必要不開太多燈,地面反射嚴重的,傢俱到場后,搭配上地毯,會好很多。
這個痛點,妳不把所有傢俱裝完,都難以發現。
一門到頂的柜子裝好了,一開門笑了,和新風口撞了,就這還是請了專業設計師的結果。
多個連續柜門對開,還突兀的設計了柜門拉手,每次一開門,就撞的咣咣響。
類似的痛點,還有柜門撞墻、衛生間門撞馬桶、廚房窗戶撞龍頭,等等,細數起來,不計其數。
原因:很簡單,就是缺乏動態設計的意識,裝修時,沒有考慮全局及聯想實際使用場景,單一化考慮,必然問題很多。
補救方案:如果是柜門之間、或柜門撞墻,可簡單貼個防撞顆粒解決的,就幾塊錢買一些,保護傢俱、減少噪音。
如果是牽扯到大整改的,比如圖一這種,那就只能視情況而定,在改造成本與實用性之間做平衡,沒有固定答案。
屬于非常常見的痛點,基本家家都會遇到。
像比較流行的軌道燈,因為要吊頂且預埋燈槽,金屬與膩子材料屬性的區別,就很容易導致邊緣開裂。
而家里類似這種墻角縫隙、莫名墻面頂面開裂等,也是非常普遍。
原因:
①施工工藝問題,比如兩種材質拼接處,未做掛網處理,導致開裂,或者底層膩子未干就上下一層膩子,也會導致開裂;
②通風太快,施工時及施工結束后,未緊閉門窗5-7天,直接開窗通風,或施工時溫度太高或太低,等等,都是導致墻面開裂的原因。
補救方案:開裂嚴重的話,就直接鏟除,重新批膩子刷漆。
若只有細小縫隙,那就用這種低成本的補墻膏修補即可,直接擠上去,刮一刮,磨一磨就好了,簡單好操作。
除墻面裂縫外,掛畫留下的孔洞、孩子的畫畫之類,也可以用它搞定,但只適用于小面積。
美縫沒踩坑的,真的是太有先見之明了,最常見的坑,就是這種磚色和美縫劑大相徑庭的,土氣不說,還把磚塊分隔,拉低整體感。
其次,就是屋主自己親手做美縫的,看著簡單,實際一操作才發現,什麼叫隔行如隔山。
原因:美縫不在裝修公司的承包范圍內,大都是屋主自己找人搞,沒有統一標準,市場非常混亂,很多人不想掏冤枉錢,就親自上手,奈何技藝不佳,最后還得返工,得不償失。
補救方案:實在丑的難以忍受,就狠心全鏟掉,重來一遍,但耽誤工期、多花錢是肯定的。
如果是小面積的不好看,比如衛生間、廚房等,那可嘗試用這種美縫改色筆,里面是美縫劑,直接像畫畫一樣,涂抹上去就行,操作不難。
而且,顏色也很多,選擇匹配的即可,除了改色之外,如果有美縫變色、發黑,也可用它美化,效果不錯。
衛生間洗手盆、馬桶區,廚房台面、窗戶密封等,都要用到玻璃膠,且很多人用的都是工人自帶的,剛打上沒啥區別,用上一兩年就發現,玻璃膠開始發黃發霉。
原因:玻璃膠沒選對,工人師傅帶的都是普通的硅酮膠,本身就是多孔結構,膠一旦見水,就會滲入,久而久之導致發霉。
補救方案:最好就是在裝修時,就自己購買MS改性硅烷膠,非多孔結構,可真正做到防水防霉,真正解決發霉問題。
當然,如果家里已經出現玻璃膠發霉情況,那建議用除霉啫喱搞定。
給發霉處擠上一層,待其反應12小時,將霉點完全分解掉后,擦拭干凈即可,效果奇好。
網絡的發達,裝修博主的崛起,對我們普通裝修人,有利有弊,弊就是網圖與現實差距太大,很多人盲目模仿,得到的卻是翻車現場。
就拿這水磨石衛生間來說,博主家是這樣的。
而真正做出來,是這樣的。
原因:很簡單,一個是博主可能本身就是設計師,或找了專業的設計師去搭配,我們自己上手,自然效果沒法比,再就是,博主家本身效果就一般,之所以看起來美,都是加了N層濾鏡的,讓人肉眼難分真假,
補救方案:無,除了預防別無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