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屋主在成都的家:60㎡,全屋溫暖治愈,一個人住太爽了
獨居,在當下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浪潮,雖說看起來比較孤獨、無趣,但對于熱愛生活的人來說,也是自我充實的一個良機,實現精神自由。
比如本期帶來的這套案例,屋主就會偶爾回到成都一個人獨居。因此,在給新家裝修設計時,也將自己對待生活的熱愛,全部融入到了空間中。而從完工后的效果來看,不僅處處都透著一絲溫暖治愈,也從側面體現了屋主對于質量生活的追求,真的太讓人羨慕了。
平面結構圖
本案坐標成都,面積60㎡,如上面所說,屋主長居香港,偶爾會回到成都小住一段時間。對于新家的期待, 屋主希望空間基調是溫暖、治愈的,并且需要有舒適且方便的儲物空間。同時, 還需要有寬敞的衛生間、足夠操作的廚房、以及獨立的衣帽間等等。
原戶型為緊湊型兩居室格局,空間缺陷也比較明顯。比如廚衛空間過于雞肋,使用率不高;比如主臥動線不舒適;再比如入戶缺少收納區等等。
平面方案圖
結合屋主的需求,以及現有的空間情況,布局改造如下
1、次臥改成多功能房間,并與玄關打通,解決入戶的收納需求。
2、廚房門洞內退,并向衛生間擴大,實現U型的櫥柜布局。
3、衛生間門洞改從設備間進入,讓生活動線更加合理。
4、主臥門洞改到電視墻旁邊,讓衛生間面積得到充分利用。
玄關
為解決入戶的收納需求,將次臥24cm厚的墻體拆掉,并保留下強弱電箱的那一部分,不僅巧妙規避了線路不好處理的問題,也延伸出了一組收納能力超強的儲物柜。
同時,所有柜門做無拉手處理,以及用門板將未拆的墻體包起來,還在視覺上做到了整潔、統一。當然,為了充分利用面積,未拆墻體部分內嵌了一面可開合的全身鏡,打開后可以很方便地操作強弱電箱。
入戶第一視角,統一的奶咖色空間基調,溫潤的木地板選擇,一進門就給予了居住者舒適、溫馨的感受。而為了緩解廚房的空間壓力,冰箱也內嵌進了玄關柜中。這樣無論是在廚房,還是在餐廳,都可以擁有舒適的拿取動線。
入戶門套取消常規的扣線條,并直接用門套板來處理,算是一個比較細節化的處理了。除了可以讓空間更加簡潔之外,同款木飾面的運用,也與柜體、踢腳線做到了統一。
廚房
廚房門洞做了內退處理,一來拓展了玄關區的空間感,讓入戶不會顯得太過擁擠;二來延伸出了一塊家政區,解決洗衣機、干衣機的空間需求。再加上衛生間的門洞也改到了這邊,所以還在日常生活中,實現了人性化的動線。
來到廚房內部,當墻體向衛生間擴大,以及納入外面的小陽台后,一改之前的局促,并間接性實現了U型的櫥柜布局。同時,還最大化引入了采光。而長虹玻璃移門的存在,既有效規避了廚房的油煙問題,也有了較高的顏值表現。
衛生間
重新規劃后的衛生間,即便被廚房占去了部分面積,也依然擁有了不錯的空間體驗,并實現了獨立的淋浴間設計,讓日常生活使用更加舒適。
餐廳
通過玄關就是餐廳,一體化的空間結構,最大程度改善了空間的擁擠性,并強調了空間的社交屬性。尤其是一張直徑90cm的圓桌配置,更是為空間點綴出了一抹精致感。無論是日常用餐,還是與好友聊天,都十分悠閑。
餐廳細節展示,放棄常規的吊燈,并在頂面內嵌兩盞筒燈,同樣可以提升空間的氛圍感,并減少了空間的復雜性。而一張中古餐椅選擇,成為了視覺焦點。既跳脫了空間的平淡,又與整體做到了和諧。
客廳
客廳布局化繁為簡,不要電視機、不要茶幾,最大化保留了開闊的空間體驗。同時,包裹感極強的小體積沙發、柔軟的地毯,也在強化氛圍感的同時,彰顯出了自由、隨性、舒適的生活形態。
沙發一角的兩盞小吊燈設計,立馬就讓沙發一隅成為了一塊天然的取景框。無論是自拍、閱讀、刷劇,都十分愜意。
主臥室
主臥門洞調整到了電視墻旁邊,一來縮短了睡眠區與客廳的距離,二來也完全釋放了衛生間的面積,從而讓空間更加合理、舒適。
空間基調這塊,則與外面保持了統一,讓空間處處都散發著一絲溫柔的氣息。而給床頭墻面做拼色設計,并安裝一盞條形壁燈,也在視覺上做到了沖突且又平衡的美感。
次臥室
推開餐廳旁邊的門,就是多功能房間,圍合式的衣柜和榻榻米設計,不僅充當了衣帽間的功能,也兼具了客房的功能性,以應對不同的居住需求。除此之外,臨窗增加的梳妝台,也讓原本雞肋的空間,得到了合理地利用。
本期案例就分享到這里,雖說戶型面積不大,但一個人居住也真的挺爽的。當然,喜歡奶油風空間的朋友,也可以來做個參考。無論是空間色彩搭配,還是局部細節優化,都很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