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操作還是指揮失誤?美軍核潛艇接連發生撞山事故,原因曝光
美軍宣傳片中的海狼級攻擊核潛艇
美國海軍公布了「康涅狄格」號核潛艇去年10月發生「撞山」事故的最終調查報告,指出造成重大事故原因有三個,均與潛艇操作人員玩忽職守有關。事故發生在2021年,當時美國海軍SSN-22「康涅狄格」號核潛艇在南海部署時,在海底潛航時撞上了一個未知的海山,導致核潛艇在水下擱淺。據美國海軍調查確認,這一事故「是在航行規劃、風險管理等方面的錯誤和疏忽累計造成的,而且執行過程遠未滿足美國海軍標準」。由于擱淺過程中造成的持續損壞,「康涅狄格」號核潛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無法運行。
康涅狄格號核潛艇撞擊后在水面航行
2021年10月2日是一個平凡的日子,美國海軍部署在南海巡邏的核潛艇SSN-22「康涅狄格」號,按照原定計劃潛航在400米的水下,執行對該地區大國海軍艦艇的跟蹤監控任務。有兩個因素必須讓大家知道,一是「海狼」級核潛艇是全世界最先進的核潛艇,水下靜音能力低于95分貝,原本用來對付蘇/俄的核潛艇,該艇各項性能幾乎無出其右。即便美國海軍,也只有3艘「海狼」級,而SSN-22「康涅狄格」號則是第2艘,該艇的到來顯見是用來監控0九五以及0九四A核潛艇的。
海狼級首艦SSN-21海狼號核潛艇
二是南海地區的海底地形十分復雜,雖然說平均水深達3000余米,但是卻深淺不一,據稱是潛艇進行水下追逐捉迷藏的理想場所。同時,因為一些水下活動以及海底低活躍度火山的作用,導致一些海底地形時有變化。本來,美國海軍的技術全球領先,又加上美國的軍用GPS導航精度很高,所以一般來說,先進的SSN-22「康涅狄格」號在南海活動幾乎無人知曉。但誰也沒想到,在2021年10月2日,SSN-22「康涅狄格」號突然傳出嚴重撞傷,不得不浮出水面航行至關島維修。據說,該艇撞傷嚴重,其壓載艙和聲吶罩嚴重變形。
康涅狄格號核潛艇進駐日本港口時的照片
美國海軍對此十分震驚,也十分憤怒,立刻就對SSN-22「康涅狄格」號的事故進行了調查,但遲遲不公開撞傷原因,只在當年的11月1日,宣布了調查結果。該調查結論是:SSN-22「康涅狄格」號在印度-太平洋地區水域作業時,擱淺在一個未知的海底山脈上。請注意,調查結論使用了「擱淺」而不是「撞山」,顯然是想掩蓋事情的嚴重程度。同時,這份調查結論也等于證實:美國核潛艇既不是被大國潛艇撞傷或擊傷,也不是撞上了海洋石油設備,更不是撞上了大國的海軍水下設施,而是自身原因造成的「擱淺」事故。為此,在事故發生后不久,美國海軍就以「失去信心」為由,解除該艇指揮官、副艇長和首席聲吶技術員3人的職務。
核潛艇戰力已成為美中差距最大的優勢項目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海浪」級核潛艇「撞山」呢?現在,美國海軍終于公開了:「這是拙劣的導航規劃、管理和操控團隊執行力所致」。所謂「拙劣的導航規劃」就是指美國海軍在制定巡邏路線時選擇了一條存在問題的航線,而第二條「管理」顯然是指核潛艇指揮層面存在弊端沒有及時發現修正,第三條「操控團隊執行力」顯然是指向艇上駕駛與導航部門沒有及時發現問題。正是這3大原因,導致了SSN-22「康涅狄格」號事故的發生,而如果艇上各部門都仔細些,實際上就可能避免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