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輪手槍5宗罪,導致在軍警中不受歡迎,但有一個優點無可替代
左輪手槍,嚴謹地來講應該叫做「轉輪手槍」,因為絕大部分人習慣使用右手,所以彈巢向左傾斜,這就是「左輪手槍」的由來。它設計于十八世紀,并在1835年被美國人柯爾特重新完善再設計,有一個完全不同于其他槍械的一個特點:槍管和槍膛是獨立分離的。
從1835年定型后截止到現在,左輪手槍已經發展了出很多代,比較有名的比如說「柯爾特大蟒蛇」、「雷明頓」等,都是赫赫有名的。但最近十幾年,左輪手槍無論是在軍隊還是在警察,都逐步地沒落了,究竟是什麼原因呢?那今天就說下「左輪手槍N宗罪」。
1宗罪:漏氣,氣密性差。這是左輪手槍核心缺點,因為槍管和槍膛分離,射擊時,槍藥產生的高溫高壓氣體會從彈巢縫隙泄露,有明顯的煙霧,大量泄露的高壓氣體,導致槍膛膛壓不夠,從而子彈的初速就明顯小于同規格的半自動手槍;
2宗罪:切手指。對射手據槍要求高,如果手指放在了彈巢附近,射擊時非常容易讓手指受傷,高溫高壓的槍膛氣體,會猛烈地沖擊射手的手指。而且這種漏氣,導致的射擊聲音也非常的巨大,非常容易暴露目標;
很容易切手指
3宗罪:無法安裝消聲器。正是由于左輪手槍氣密性差,射擊會產生巨大的噪聲,所以無法安裝消聲器,因為就算安裝了,也無法降低射擊的噪聲,所以導致左輪手槍在執行突襲任務的時候,是根本無法勝任的。
4宗罪:裝彈量少。目前主流左輪手槍彈巢一般是5-6發子彈,最多的有10發。無論是在軍用還是警用都是偏少的。軍用方面比如美軍現役博萊特M9,彈匣容量15發,警用方面比如美國警察大部分使用的西格紹爾,彈匣容量是12發,而且可以使用增量彈匣。這就導致在近距離火力輸出的時候,左輪手槍處于絕對的下風;
大口徑的左輪后坐力也很大
5宗罪:裝彈速度慢,扳機行程大。雖然現在有專門的左輪裝彈器,但沒有經過大量訓練的射手,裝彈速度是明顯不如半自動手槍的彈匣更換速度。另外,左輪手槍由于其設計的原理,導致扳機行程過長,但有人說這也是優點,避免走火。我個人覺得,這個是「喜憂參半」,好處確實是容易走火,但確定就是反應速度慢,手指很受累,當然現在部分左輪已經有了輔助扳機系統
綜上這5宗罪,導致左輪手槍無論是在軍隊還是警察中,都逐步地處于邊緣地位,都讓步于半自動或者全自動手槍。但既然這樣,左輪手槍為什麼沒有直接退出歷史舞臺呢?因為還有以下的優點,正所謂「各花入各眼」,各有各的愛好吧。
一看就是老手
優點1:不卡殼,這算左輪手槍的核心優點了,而且是半自動手槍無法比擬的優點。半自動手槍射擊時候,如果碰到瞎火或臭彈導致的卡殼,半自動手槍是必須射手進行手動排除的,拉動槍栓排除故障,訓練有素的射手也至少要5秒鐘,但左輪手槍再不需要,碰到這樣的情況,直接扣動扳機,擊發下一發即可,這在執行特殊任務的時候,就是生與死的區別;
優點2:初速不夠,口徑來湊。因為氣密性不夠嚴密,導致威力下降,那就直接增加口徑,比如以色列的BA89,比如美國的M500左輪手槍,都是使用大口徑的子彈,只要射手的手和手腕受得了,大可以來一把大口徑左輪手槍;
大口徑
優點3:操作簡單,安全性高。左輪手槍零部件明顯少于半自動手槍,操作和維護都比較簡單,而且安全性高。不需要有單獨的保險裝置,只要在擊錘對準的第一發的位置,設置為空彈,就能保障槍支不走火,如果需要把槍射擊的時候,先扣動一次扳機,再扣動一次扳機,就可以正常發射了,從而保障了用槍安全。
綜上,雖然轉輪手槍越來越邊緣化,但由于其核心的優點,讓其在歷史舞臺上一直存在,尤其是在警方用槍方面,其還是有存在的價值的。隨著半自動手槍的逐步完善,未來左輪手槍會慢慢地成為收藏品了。
沙漠之鷹,對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