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援助烏克蘭武器實用排行榜Top 5,最后一名你可能想不到

自俄烏沖突以來,西方國家向烏克蘭提供了大量的軍事援助,海量的武器裝備涌入烏克蘭。在這些武器裝備中既有烏軍用起來強力順手的,也有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今天,我們就給西方軍援排個實用榜,看看榜單前五位的是什麼武器裝備。

NLAW反坦克導彈

在俄烏戰爭中真正大出風頭的并不是標槍導彈,而是英國的NLAW反坦克導彈。在4月份的時候,我們曾根據各國政府已經公開的數據,我們可以大致盤點出烏軍手中的標槍和NLAW反坦克導彈,它們是(不完全統計):

愛沙尼亞:兩批數目不詳的標槍反坦克導彈。

盧森堡:100支NLAW反坦克導彈。

英國:超過4000發NLAW反坦克火箭筒,數目不詳但數量絕對不少的標槍反坦克導彈。

美國:之前累計約2600發標槍導彈,3月16日之后,新增2000發標槍反坦克導彈,外帶100架可打擊車輛頂部的「彈簧刀」巡飛彈。

▲烏軍一個戰斗小隊的反裝甲火力

雖然標槍是世界最著名的反坦克導彈,但是在俄烏巷戰中,英國的NLAW反坦克導彈卻要比標槍好用,

NLAW便攜式反坦克導彈基礎參數,整體長1020毫米,總重11.6公斤,導彈主體直徑115毫米,頭部口徑150毫米,穿甲數據在500毫米左右,飛行速度200米/秒,移動目標有效作戰距離在600米,最大射程1000米。

該導彈系統的80%以上的價值的配件由英國公司生產,瑞典為次級供應商,NLAW發射后沿預定彈道飛行,采用掠飛攻頂和直接攻擊兩種打擊方式

NLAW便攜式反坦克導彈采用了PLOS制導模式,射手只需要在激活制導系統后,采用瞄具對準目標連續追蹤3秒即可發射,制導系統會自動計算目標角速度,預測瞄準線,射手不需要考慮與目標間的距離、風速、敵方運動目標速度等因素,導彈會根據預測數據自主飛行。

▲NLAW的掠飛攻頂

對掩體之后的裝甲目標來一記從天而降的掌法,而且不需要像是標槍反坦克導彈那樣爬升之后俯沖攻擊,但是這型導彈的射程較近,僅有400m的有效射程讓這款武器高不成低不就,隨后改進彈道和發射程序之后射程到了1300米。

「毒刺」防空導彈

「毒刺」是美國在冷戰時期研發的第二代單兵便攜式防空導彈。雖然問世時間早,但服役以來也在不斷改進,導引頭已升級為紅外/紫外雙模導引,具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總體性能并不輸于歐洲國家后來研發的「西北風」、「星光」和前蘇聯及俄羅斯不斷改進的「薩姆」系列單兵便攜式防空導彈。

▲作為單兵便攜式防空導彈,「毒刺」為美軍步兵提供了一種反擊空中威脅的武器。

早在上世紀80年代的阿富汗戰爭期間,「毒刺」就大顯身手,打的蘇軍飛機不敢低飛。如今到了烏克蘭,面對老對手,「毒刺」更是心狠手辣。

俄軍裝備的蘇-35、蘇-30、卡-52等型明星戰機,全部成了「毒刺」的開胃菜。由于攜帶「毒刺」的烏軍防空兵遍布戰場的各個角落,逼得俄軍的直升機只能瘋狂拋射干擾彈,并以上仰姿態發射火箭彈,希望通過拋物彈道增加射程,以免落入「毒刺」的射程之內,但命中精度自然難以保證,大致耗彈量增加,不知俄羅斯的財政部長看到空天軍的報銷賬單會不會仰天長嘆。

「毒刺」的優異表現讓俄羅斯空天軍不得不束手束腳,有力使不出,從而為烏軍野戰部隊撐起了一張低空保護傘。

▲阿富汗戰爭期間,使用美援「毒刺」導彈的阿富汗游擊隊員。

「毒刺」的操作簡便,阿富汗游擊隊員稍加培訓也能輕松駕馭,這對于目前大量擴軍后嚴重缺乏訓練的烏軍士兵來說,非常友好。

根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已向烏克蘭提供了大約1400枚「毒刺」,全部是美軍的存貨。

由于生產商美國雷神公司已經停產「毒刺」18年之久,「毒刺」的后續供應成了老大難,雷神公司首席執行官海耶斯表示,短時間內無法重啟「毒刺」生產線。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一眾高官陪同下參觀西方援助的「毒刺」導彈。

好在,只要不差錢,軍火商從來不會讓人失望。這不,后面三種神器登場了。

TB-2無人機

TB-2無人機是「狗中哈士奇,國中土耳其」研發的一款中空長航時察打一體無人機。

以土耳其的技術水平是研發不出高水平無人機的,因此TB-2的技術含量并不高,是歐美零部件來料組裝的產物。

由于TB-2大量使用了民用元器件,成本控制的不錯,在中低端無人機市場有一定的競爭力,再加上土耳其為了搶市場,采取政府財政補貼進行低價傾銷和軍事援助,TB-2雖然技術不先進,但還是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在利比亞內戰和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的沖突中都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土耳其生產的TB-2無人機能攜帶4枚輕型制導彈藥,屬于物美價廉的低端無人機。

烏克蘭早在2019年就耗資6900萬美元從土耳其進口了12架TB-2和3個地面站,后續又增購了6架。

由于試用后對TB-2的性能比較滿意,再加上價格便宜,烏克蘭還與土耳其計劃成立合資企業,在本國生產TB-2。

2022年1月,烏克蘭空軍發言人尤里·伊戈納特中校宣稱,烏克蘭已有約20架TB-2。

▲烏克蘭軍隊裝備的TB-2無人機,在俄烏沖突中表現搶眼。

在俄烏沖突之初,烏軍這20架TB-2發揮了重大作用,不僅多次查明俄軍動向,還直接發起攻擊,擊毀了俄軍大量技術裝備,可謂戰果輝煌。

在5月2日,TB-2在蛇島附近海域成功擊毀2艘俄海軍快艇。可惜,俄軍的防空系統也不是吃素的,多次擊落TB-2。20架的庫存很快就消耗殆盡,烏克蘭不得不要求土耳其緊急供貨。

▲TB-2在蛇島擊毀快速航行的「猛禽」巡邏艇

俄軍非常清楚TB-2的威脅,將之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一旦發現就調集遠程火力進行打擊。根據俄羅斯國防部5月3日的通報,俄軍不惜使用造價昂貴的「縞瑪瑙」巡航導彈打擊了敖德薩的一處機場,就是為了摧毀烏軍新得到的TB-2。這些TB-2可謂雖死猶榮,從側面證明自己得到了俄軍的高度認可。

▲被俄軍防空部隊擊落的TB-2無人機。

「彈簧刀」無人機巡飛彈

「彈簧刀」無人機是美軍配發的最新型的小型察打一體無人機,也被稱為巡飛彈,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使命召喚里面的炸彈小飛機。「彈簧刀」非常小巧,其戰斗部威力與手榴彈接近,可對重要目標發起自爆式攻擊。

「彈簧刀」具有操作簡單、使用方便的特點,可脫離情報支援和通信保障體系,單獨使用。

▲「彈簧刀」系列巡飛彈的基礎型號「彈簧刀」300型。

美國先后分兩批向烏克蘭提供了400架「彈簧刀」,并為烏軍培訓了無人機操作手。這400架「彈簧刀」可以快速提升烏軍營以下單位的空中偵察能力和定點打擊能力,俄軍的軍官、火炮觀察員、狙擊手等重要目標將人人自危。

▲使用「彈簧刀」300型巡飛彈。

米-17直升機

米-17直升機是前蘇聯米-8直升機的出口型。烏軍原本裝備的米-8在前期的戰斗中損失慘重,已經所剩無幾。

恰好,美軍在俄烏沖突前將送到烏克蘭進行維修的5架米-17送給了烏克蘭。除此之外,美國在后續的援助中又向烏克蘭提供了11架米-17。

▲烏克蘭軍隊裝備的米-8直升機,在兩側掛架上可掛載武器,客串武直。

說來有趣,美國這批米-17還是替阿富汗前政府軍從俄羅斯采購的。根據俄羅斯與美國五角大樓在2011年簽訂的采購直升機合同,美國在未經俄羅斯聯邦同意的情況下,不得將米-17再出口或轉讓給任何除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以外的第三方。

俄烏沖突爆發后,美國將這批米-17援助給烏克蘭屬于違約行為,為此俄羅斯聯邦軍事技術合作總局還向美國提出抗議,當然不會得到任何回應。

▲阿富汗前政府軍使用的米17直升機。美國援助烏克蘭的米-17原本是從俄羅斯采購打算軍援給阿富汗前政府軍。

米-17對于烏軍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甚至超過了米格-29戰斗機,這是因為直升機可以超低空飛行躲避俄軍雷達。

在俄軍掌握制空權的情況下,直升機的戰場生存性反而好于固定翼飛機。烏軍的米格-29戰斗機完全被俄軍壓制在地面,根本不敢升空,但米-17卻異常活躍,既可以運輸物資、人員,也能加掛火箭彈后提供火力支援。

為了從俄軍圍困下的馬里烏波爾撈大魚,烏軍還多次派出米-8直升機執行撤離任務,可惜都被俄軍擊落,損失慘重。

美國援助的這16架米-17可謂是及時雨。美中不足的是,美國手頭的米-17少了點,不知道還能不能從其他裝備米8/米17的國家里再為烏克蘭采購一批。

▲在馬里烏波爾地區被俄軍擊落的烏軍米-8直升機的殘骸。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