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狂想:川西KX-3,比航母還大的超巨型運輸機,一次運送900人
鳥海山是日本的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國內的百大名山之一。在上世紀40年代,有一款飛行器的設計就以」鳥海山「命名。這款飛行器的代號為KX-3,外號「鳥海山」運輸機。這或許是日本設計出的一款體量最大的飛行器。
( 川西KX-3超巨型水上飛機想象彩繪圖)
日軍投降之後,美軍在遺留的設計圖紙當中發現了這個龐然大物,其實「鳥海山」運輸機從未成為現實,這跟日軍幻想當中的「富嶽」洲際運輸機一樣,不管在技術上還是投入上,都是難以實現的產物。
1943年初,面對美軍的強力反攻,日本軍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正是在這一時期,海軍要求川西飛機公司研究500噸級飛行艇的可行計畫。
對此,川西公司任命竹內為信擔任組長,菊原靜雄擔任首席助手,開始組建KX-3項目研究小組,這便是日本的川西KX-3飛行艇項目。
此外,東京工業大學和大阪帝國大學的一些專家教授也對該專案提供技術方面的支援,比如前者的太田小組就在對金屬冶煉方法進行改進,希望在保證結構強度的前提下儘量減輕機體重量。
( 川西KX-3超巨型水上飛機模型)
隨著對500噸級飛行艇機翼的設計和機翼結構重量的計算,KX-3項目小組設計了一個具有船型外觀前部的艇體,並通過風洞實驗和水上實驗證實了巡航功率等資料。
川西KX-3的全長為162m,機翼總寬度達到180m,體積比很多日本軍艦還大,機翼面積甚至超過一些日軍小型航母的甲板面積。由于尺寸巨大,它的機組人員預計為62人,最大起飛重量超過460t,可以一次性運送日軍一個大隊的兵力(約900人)。
( 川西KX-3超巨型水上飛機三視彩圖)
川西KX-3的主翼部分由木頭製成,所有的發動機均採用掛架安裝在主翼的上表面。按照最初的計畫,KX-3安裝的發動機型號是單個具有3700馬力輸出的往復式發動機,共計12個,但這樣的動力明顯不令人滿意。
第二個動力方案是安裝12個陸軍航空技術研究院,正在開發的「 Ne 201」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單個輸出功率為7000馬力。
當然,要讓這個龐然大物達到預想的性能,這樣的動力還不夠足,日本設計師又計畫添加6個(有些資料記載為4個)三菱重工製造的「Ne 330」軸流式渦輪噴氣發動機作為輔助動力,單台推力為1300公斤。
按照以上搭配,日本人推斷川西KX-3的巡航速度可以達到740km/h,續航里程在有效載荷為34t時可以達到18520km。
( 川西KX-3超巨型水上飛機與H-4「大力神」巨型水上飛機、C-5「銀河」戰略運輸機的側視彩圖對比)
可惜的是,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很骨感。以20世紀40年代的科技實力,連美國人也只搞出100多噸級的休斯H-4「大力神」巨型水上飛機(只生產了一架原型機,1947年首飛,其長度66.65m、翼展97.82m)。
而日本人要搞尺寸更為巨大的500噸級川西KX-3,簡直就是狂想,最後註定只是一項毫無實操可能的作品。
(本圖上部分為川西KX-3與「富嶽」轟炸機、零戰和B-36轟炸機的正麵線圖對比,下部分為川西KX-3與「桑德蘭」、休斯H-4「大力神」、「卡塔琳娜」、二式大艇等水上飛機的側視線圖對比,可見其體積的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