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美國的《壯志凌云獨行俠》中出現了令人瞠目結舌的一幕,那就是古老的F14戰斗機居然在空戰當中打敗了俄羅斯的蘇57戰斗機。那麼戰斗機有了代差之后,能否在空戰當中獲得勝利呢?
F14是最經典的第4代戰斗機,作為一款劃時代的戰斗機,F14引以為傲的優點有三個,第一就是極其流暢好看的氣動外形設計。F14使用了翼身融合設計,能夠顯著提升各個速度區間的飛行能力,而且可變后掠翼的巨大翼套和機身中部的薄餅結構都能夠產生非常可觀的升力,使得F14的各項飛行性能都很不錯。
第二就是機頭內部的AWG9雷達,這是一種先進的脈沖多普勒雷達,擁有多種戰斗模式,同時探測距離可以達到300千米以上。第三就是專用于這台雷達的AIM54不死鳥飛彈,不死鳥飛彈是全世界第一種現代化的超遠程空對空飛彈,在實戰當中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雖然在多目標進攻能力方面受制于時代,并沒有美國形容的那麼出色,但是單發不死鳥的遠程攻擊精度非常之高。正因為F14有如上三個優點,因此很多軍迷都認為F14是最強的4代機,甚至比美國主力的F15以及蘇聯的蘇27都要優秀。
但真正仔細研究F14戰斗機,就會發現它其實是一種接近于截擊機的戰斗機,和F15以及蘇27這類正宗的空優戰斗機相比有明顯的不同。可變后掠翼復雜的結構使得F14的結構重量明顯高于F15,同時間距過大的發動機也使得它的滾轉能力不夠出色。再加上重量較大的遠程雷達和遠程飛彈,F14在實戰當中更多的是在遠程優先打掉目標,而不是狗斗取勝。
在越南戰爭期間,美國的F4等戰斗機和越南的米格21以及米格19等戰斗機一起進行空戰。先進的F4戰斗機卻在米格機面前沒有討到多少便宜,也正是因為越戰,美國的戰機設計開始發生巨大變化,不再強調高空高速飛行能力,甚至不再依靠飛彈,而是注重飛機的空戰能力。具體來說就是飛機的靈活性要出色,擁有大推力的發動機和完善的雷達航電系統。F15就是這一理念下的完美產物,后面誕生的F16更是精益求精,空戰能力相當出色。
不僅如此,連蘇聯也認可了美國的思路,蘇27和米格29都是機動能力非常出色的戰斗機,尤其是使用了頭盔瞄準具和R73飛彈的米格29,簡直是近距離格斗的噩夢。當然,米格29后來戰績慘淡和自身老化以及對方陣容完善有很大的關系。
用F15和F16欺負米格21和米格19,成功率相當之高,甚至可以說是難嘗敗績。那麼現實中這些先進戰斗機的實戰成績如何呢?既然我們是在說F14,那麼就來看看F14的表現。美國的F14其實沒有什麼實質的表現,欺負的也都是蘇22這類老舊的飛機,而且曾發生過無法鎖定米格25導致自己編隊的F18大黃蜂被擊落的事件,由此說明低級別戰斗機在擁有優秀的單一性能的時候是可以反制更高級別的戰斗機。
美國的F14戰績很少,但是伊朗的F14可謂是身經百戰,戰果累累。據美國媒體報道,壯志凌云獨行俠中出現的F14正是來自伊朗。伊朗在兩伊戰爭中使用F14擊落了大量伊拉克戰斗機,但是,F14也在空戰中被擊落,其中有確定的戰果是被伊拉克的幻影F1擊落的。在數量有優勢且是在混亂的空戰中,F14這樣的戰斗機很有可能因為疏忽被位置較好的幻影F1戰斗機擊落。但是,這個結果是否可以用在F14 和蘇57上呢?
蘇57 是俄羅斯的五代機,性能沒有公開,但也是貨真價實的五代機,所以它相對F14有如下優勢,機動能力,隱身能力,戰場感知能力。因此可以直截了當的說,只要蘇57的飛行員合格,在一對一或者少量對少量的戰局中幾乎全勝F14,只有極其混亂的戰場F14才會有可乘之機。F14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技術,美國的F14經過升級,但是伊朗的F14基本保持著早期的狀態,和蘇57的技術狀態差了30多年,很難公平對抗。
如果F14依靠所謂的戰術和超能飛行員能夠打敗蘇57,那麼F22何必誕生?省錢不好嗎?戰斗機的代差是不可逾越的鴻溝,以下犯上畢竟是小機率事件,任何國家都不會把軍事堵在小機率事件上,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購買先進武器的原因。電影畢竟是電影,除去藝術,它還有功能性,要麼賺錢要麼征兵,甚至是夾帶私貨,看看熱鬧就好,不用太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