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趣味科普
奇趣历史
裝修生活
明星生活
名人历史
內涵搞笑
动物奇趣
名人詩詞
金庸武俠傳
全部
    
核動力轟炸機為什麼行不通?
2022/07/02

自從第一枚原子彈爆炸以來已經過去了76年,人類對「核」可以說是又愛又恨。

核武器是人類歷史上第一種能夠系統性地摧毀人類文明的武器,是冷戰時期人們最畏懼的存在;但核能也是人類至今為止利用效率最高、最安全同時也最清潔的電力來源之一。目前,核電是單位發電量導致死亡人數最低的能源,同時還是僅次于水電的世界第二大清潔能源,全球發電量中至少有10%是核電站供應的。

第一枚原子彈爆炸

核能源的應用方式也多種多樣,如今,航母上搭載著反應堆,潛艇上搭載著反應堆,破冰船上也搭載著反應堆,但有些人就要問了—— 為什麼航母和潛艇都搭載了核反應堆,卻沒有一種核動力戰略轟炸機問世?

就現在來看,確實不存在任何一款「核動力轟炸機」,但并不代表人類沒有設想過。

美國

早在1942年,著名的「原子能之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恩里克•費米在曼哈頓計劃中緊鑼密鼓地折騰原子彈時,就曾提出過一個在當時看來大膽的設想——「美國可以研發一種用核裂變作為動力的超級轟炸機,核能帶來的近乎無限的續航里程能夠讓這架轟炸機從美國本土直接飛到世界上的任何一個角落投下炸彈。」

費米

不過,他的設想在當時并沒有得到足的重視,一方面是因為他也忙著研究原子彈,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當時世界大戰打得正激烈,美國也沒精力去研發這種看著過于超前的新型武器。一直到二戰末期,美國才開始真正地著手研發核動力轟炸機。

1945年,那時候還叫戰爭部的美國國防部提出了一項秘密提案,表示可以通過核推進技術來實現轟炸機的「超音速無限時巡航」。說干就干的美國空軍(當時叫陸軍航空軍)在次年就上馬了核推進飛機(ANP)計劃,拉上康維爾、普惠、通用電氣等一票航空公司合作搞起了核動力轟炸機。

不過那時候的美國空軍也沒錢,總不好拿著納稅人的錢到處灑,于是他們想了個折中的辦法:拿現有的轟炸機改一個先試試看。1952年,德州卡斯威爾空軍基地遭到龍卷風襲擊,一架B-36轟炸機受損,康維爾公司一看,趕緊跟空軍表示可以把這架受損的飛機直接改裝成核動力驗證機。

B-29與B-36的體型對比

空軍算了算,修這玩意也得花不少錢,不如直接改造成驗證機,于是答應了康維爾公司的要求。而這架特殊的B-36轟炸機,也就成為了美國至今為止唯一一架核動力轟炸機「NB-36H」。

很快,這架轟炸機裝上了一台重達16噸、功率為1兆瓦的風冷式小型反應堆,同時把乘員艙全部用鉛和橡膠重新包裹,甚至把機上所有的玻璃都換成了厚達30厘米的含鉛玻璃。但在經過了47次試飛、215小時的飛行測試后,最大的問題暴露了: 這東西倒是不耗燃料了,但太耗飛行員了

NB-36H核動力轟炸機

測試結果顯示, 重新設計的機艙無法阻隔核輻射照射乘員艙內的飛行員,如果飛行員們長期在這種環境下工作,搞不好要長出第二個頭。再加上這玩意的功重比遠不如當時最新型的噴氣式發動機,艾森豪威爾總統大手一揮,把重心放到了新型的常規噴氣式轟炸機上去了。

再后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由此誕生的B-52一躍成為常規戰略轟炸機中的經典之作,而NB-36H則被徹底地淹沒在了歷史長河里。

蘇聯

原本蘇聯人也沒怎麼想搞這個核動力轟炸機,但眼看著美國的NB-36H都準備開始試飛了,赫魯曉夫也著急了,讓手底下的人趕緊搞個類似的東西出來。

1955年8月,蘇聯部長會議要求圖波列夫設計局、庫茲涅佐夫設計局和莫斯科航空學院趕緊推進核動力轟炸機的研發工作。圖波列夫倒是大氣,直接拉來了一架當時最新型的圖-95M轟炸機來當測試平台,經過幾撥人的改造,這架圖-95搖身一變,成了圖-95LAL核轟炸機。

蘇聯人在這架圖-95的炸彈艙里塞進了一個VVRL-100小型反應堆,并且在1961年到1969年間進行了四十多次試飛——但大多數時候,這玩意上天時反應堆壓根沒開,因為蘇聯人遇上了和美國人一模一樣的問題:太耗飛行員了。

圖-95轟炸機與圖-160轟炸機

為了屏蔽反應堆發出的輻射,蘇聯人比美國人花費了更多的心思,除了密封橡膠和鉛之外,還用上了氧化鈹、鎘、石蠟,甚至連液體鈉都用上了。當然,蘇聯人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飛行員的健康雖然仍無法保障,但比美國人好了太多。

圖波列夫決定一鼓作氣,在圖-95的基礎上打造一款同時采用NK-14A核發動機與NK-12渦槳發動機的混合推進轟炸機,并且預計將在八十年代前后首飛。不過就在這時,蘇聯中央傳來了一個壞消息。 因為彈道飛彈取得了長足發展,核轟炸機這種成本極高且危險系數賊大的「超級玩具」,沒有再研發下去的必要了……

美國的核發動機實驗反應堆

為什麼

乍一看,當年研發核動力轟炸機時最大的問題,還是因為安全防護措施有限,使得飛行員不得不長時間暴露在低強度核輻射的威脅下,雖然短時間駕駛沒問題,但久而久之各種后遺癥肯定是少不了的。以至于在冷戰巔峰時期,美國還一度流行過「讓老年人飛行員駕駛核轟炸機突襲蘇聯」的論點,可不可行姑且不論,但不得不說非常有精神,日本人看了都直呼內行。

但時過境遷,核安全防護的技術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第三代核反應堆的安全性有目共睹。但為什麼現在還是沒有核轟炸機問世?其中最突出一個問題就是—— 功重比實在是令人失望

美軍設想的微型核反應堆

微型核反應堆技術并不是什麼未來科技,冷戰時期美國就有類似的產物。而且在2019年前后,美國就開始著手研發一種機動式的、可以由卡車運載的移動式核反應堆,以便為未來的陸地機動式定向核能武器供能,而拜登上台后第一時間就為這一項目批準了近6000萬美元的原型研發經費。

這款移動式核反應堆的出力最高不過5000千瓦,但重量卻高達十幾噸,還得由一台六軸重型卡車運載。這對于戰略轟炸機來說大概是個什麼水平呢?這麼說吧,七十多年前的B-36轟炸機上的普惠R-4360「黃蜂」活塞式發動機,都有3200千瓦的出力,但重量卻僅為1.7噸出頭。

因此,真正阻礙核發動機上轟炸機的,并不是乘員安全問題,而是因為 現有的小型核裂變反應堆的出力根本無法滿足戰略轟炸機的動力需求——B-36上掛了足足6台黃蜂發動機和4台J47渦噴發動機,要是在新型戰略轟炸機上掛個8台小型反應堆,占滿了機內空間不說——你說它是神風飛機可信度還比較高。

普惠的黃蜂發動機

當然,戰略轟炸機采用核動力還有不少的缺點,例如轟炸機的核裂變發動機排出的輻射氣體可能導致的嚴重放射性污染會威脅到全人類的安全;核動力發動機的采購和運營成本會遠高于常規動力發動機,別看它航程無限風光得很,實際上要花出去的銀子反而更加多。

最要命的是,它的危險性也很高,畢竟美國和俄羅斯摔轟炸機摔得最多的地方都是在自己家里,一旦轟炸機墜毀導致放射物在自家里泄露,處理起來又是一個大麻煩……

未來

不過,核轟炸機并不是完全沒有登上歷史舞台的希望,畢竟未來還有更加清潔、利用效率更高的核聚變技術。而多家航空公司也都在考慮在未來研發采用核聚變技術的超遠程超音速客機。到那個時候,也許核轟炸機還有機會打一場「翻身仗」。


北極發現5.7萬年前尸體,科學家擔心有更危險的東西,人類該警惕
2023/03/29
立春后,建議:多喝這個湯,養肝潤燥增強抵抗力!為開春打好基礎
2023/02/08
2月21日二月二龍抬頭,記得「吃4樣,做3事」寓意風調雨順事事順
2023/02/08
豆腐燒白菜的家常做法,方法簡單,味道鮮美,出鍋連湯汁都不剩
2023/02/07
立春后寧可不吃肉,也要多吃4樣少1樣,平安健康度過季節交替!
2023/02/07
蛋炒飯這樣做太好吃了,味道鮮美,色香味俱全,一人能吃一大碗
2023/02/07
涼拌豬肝最好吃的做法,味道鮮美,香辣過癮,嫩滑可口又解饞
2023/02/07
菠菜炒雞蛋的家常做法,鮮嫩爽口,營養豐富,比飯店做的還好吃
2023/02/06
香菇炒雞蛋的好吃做法,色香味俱全,營養豐富,我家一周吃3次
2023/02/06
涼拌牛肉這樣做太好吃了,香辣可口,味道鮮美,下酒下飯皆宜
202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