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足馬力三班倒,俄國廠家開始猛造攻擊無人機,補齊戰場一大短板
俄烏戰爭爆發4個多月以來,暴露了俄軍在武器、戰法、訓練方面諸多的問題,作為一個大國,他們是有資源進行調整的,比如,針對戰場上急缺能夠長時間飛行的察打一體無人機,俄羅斯廠家日前就開始了罕見的三班倒制造模式。
6月30日,俄羅斯《生意人報》報道稱,俄羅斯主要的軍用無人機制造商——喀瑯施塔得公司(Кронштадт),為了應對俄烏戰爭爆發后,俄羅斯國防部向該公司授予的軍用無人機——也就是俄羅斯第一種中空長航時察打一體無人機「獵戶座」(Орион)不明數量的大批訂單,公司已開始三班倒的晝夜生產,并不斷對外招聘工人。
▲喀瑯施塔得公司的「獵戶座」生產線
這家公司在位于莫斯科以北的杜布納市有一個龐大的生產基地。
這個基地前身就是「以N. P. 費德洛夫命名的杜布納機械制造廠」,這家廠早在1939年就成立了,在幾十年里都是俄羅斯飛航式飛彈主要設計機構——「彩虹」設計局的配套生產基地,前不久擊中烏克蘭一家購物中心的Kh-22(AS-4「廚房」)重型超音速反艦飛彈,就是這家廠生產的,2020年,這家長久沒有訂單的老廠被民營的喀瑯施塔得集團收購,2021年,在老廠旁邊新建成了1個無人機生產線,現已三班倒生產「獵戶座」。
▲現在生產的「獵戶座」沒有「大腦門」,意味著沒有衛星通訊系統
「獵戶座」是俄羅斯第一種能夠和美國的「捕食者」比肩的中空長航時(MALE)察打一體無人機,主要指標與以上幾個類似,起飛重量1噸出頭,使用廉價可靠的活塞式航空發動機,續航力可達24小時,飛行高度7500米,能夠攜帶55公斤的任務載荷(光電轉塔)和200公斤的武器載荷。
▲飛行中的「獵戶座」無人機
雖然最初設計是一種純偵察用的無人機,但俄軍還是看重它作為攻擊無人機的用途。
經過一番改進,特別在2019年開始,該機被派往敘利亞戰場進行實戰測試后,現在的「獵戶座」可以掛載6件武器,包括簡易制導修正航彈- KAB-20、KAB-50,制導航彈UPAB-50和無制導航彈FAB-50,以及專門為它新研制的激光半主動空地飛彈——「海爾法斯基」——Kh-50,俄羅斯此前缺乏這些精度很高、附加損傷小的航空彈藥,也是察打一體無人機長久無法投入使用的主要原因。
▲近處就是Kh-50飛彈,2020年才首次展示
但整體來說,「獵戶座」進入俄軍服役的時間已經太晚了。2020年4月,第一批「獵戶座」——3架無人機和2個無人機地面控制方艙車才交付,而且「獵戶座」目前還是地面站遙測控制的,配備的衛星通訊系統的改進型——「獵戶座-S」,截止今年1月還在研制。
▲「俄羅斯1台」曾披露1架在敘利亞戰場上出擊數十次的「獵戶座」
這也是截至目前,「獵戶座」幾乎沒有出現在俄烏戰場上的主要原因。這種無人機本來可以成為戰場上持續監視,并具備「發現即摧毀」(「獵殲模式」)能力的利器,在俄軍較大幅度上掌握制空權,烏軍缺乏中低空地空飛彈的情況下可以大顯神威,肩扛式地空飛彈的射高,通常要比它的飛行高度更低。
▲美國前不久拒絕對烏軍援比「獵戶座」更勝一籌的MQ-1C「灰鷹」
在兩國交戰的情況下,大國的戰爭機器往往擁有更好的調整能力,一旦「獵戶座」上量,合格的無人機操縱員盡快上手,俄烏戰場膠著的天平可能就會被打破,烏軍會承受更多從天而降、不分白晝的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