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中國從烏克蘭引進瓦良格號航母,并在十年后把它改建成了遼寧艦,投入海軍服役。不過對于這次「買航母」的特殊事件,有一個傳聞是烏克蘭把圖紙 偷偷放在了航母里交給中國。那麼這件事情是真的嗎?
在上世紀末,中國海軍發展航母已經成為了 高層的共識。但航母是國之重器,從零發展的難度實在太大了,因此中國考慮從國外引進一些二手航母,作技術儲備。
而在1991年后,蘇聯已經不復存在,它的眾多加盟國開始了 「分家」操作。其中,作為「老二」的烏克蘭分到了一艘半成品航母,它就是瓦良格號。考慮到自己沒有繼續建造的資本,烏克蘭公開宣布出售瓦良格號。
中國為了在引進航母時減少來自 西方國家的阻力,便考慮用私人名義來參與競標。而有過從軍履歷的香港商人徐增平被軍方看中,成為了參與航母競標的最佳人選。徐增平深知航母對中國的意義重大,于是他在沒有得到官方公開支持的情況下,動用自己的資金,向烏克蘭支付了800萬美元的定金。
后來有國企背景的華夏證券參與到了這次「買航母」的行動中。華夏證券動用 大筆資金,給烏克蘭支付了剩余的1200萬美元,以共計2000萬美元的價格買到了瓦良格號的所有權。1999年,收購瓦良格號的合同被正式簽訂,這艘航母算是從法律意義上歸屬徐增平創立的創旅集團了。
然而買下航母并不意味著結束,反而還有許多難題阻攔著瓦良格號的 歸國之旅。其中,航母圖紙的歸屬就是一個問題。
按照國際慣例,購買了一艘船的所有權,圖紙是不可能被贈送的。想要圖紙,必須得 另外花錢。但當時中國技術人員不清楚年久失修的瓦良格號究竟有沒有改造價值,因此不能貿然做決定,只能先想辦法把航母拉回國內。
按照徐增平后來的說法,瓦良格號在離開烏克蘭港口時,由于自己和船廠的上下建立了 「國際友誼」,因此船廠偷偷地把航母圖紙藏在船體內部送給了中國。
這種說法顯然是不合理的,烏克蘭的財政 極其困難,而瓦良格號航母的圖紙價值達400萬美元,烏克蘭人怎麼可能會因為虛無縹緲的「國際友誼」就把圖紙送給中國呢?
實際上在烏克蘭提出出售圖紙的方案后,中國方面的態度 是謹慎的——至少先把船拉回來看看情況。2000年,瓦良格號離開烏克蘭船廠,被拖船牽引著駛向中國。
在回去的路上,瓦良格號遭遇了很多刁難。先是在西方國家的壓力下,它被拆的 只剩一個空殼,隨后在通過伊斯坦布爾海峽時,又遭到了土耳其的有意為難,被索取了10億美元的天價保證金。所幸當時希臘站了出來,給中國做擔保,這才讓瓦良格號沖破種種阻礙,來到了中國的港口。
經過中國軍方專家實地登船檢查后,專家們確認,雖然瓦良格號航母已經在烏克蘭船廠廢棄多年,但內部結構還是 很完整的,至于被拆掉的那些武器系統、動力系統,其實中國的技術人員本來就看不上。總之,瓦良格號的確有被改造的價值。
得到專家的評估結果后,高層決定讓 中船重工集團出面,把瓦良格號航母的圖紙也買回來,為我們的航母改造工程提供幫助。2002年9月,中船重工集團軍工部副主任牟安成受命前往烏克蘭,秘密與烏克蘭船廠談判圖紙引進項目。船廠代表庫茲涅佐夫對中方人員的到來給予了歡迎。
不過庫茲涅佐夫也給牟安成為首的中國代表團帶來了一個壞消息:雖然船賣給了中國,但圖紙卻被俄羅斯看上了。只不過由于俄羅斯自己的經濟狀況也很差,因此俄羅斯一直給烏克蘭人 打「感情牌」,希望他們看在曾經同為前蘇聯加盟國的份上免費贈送圖紙。
牟安成等人明白,這是烏克蘭船廠 變相的「施壓」,希望中國能盡快買走這批圖紙,至少讓中國得到圖紙,烏克蘭還是能獲得一筆真金白銀的。因此牟安成在請示了國內領導后,與烏克蘭簽訂了協議書,將瓦良格號航母的1981份圖紙全部打包回國。
在拿到這批寶貴的圖紙后,瓦良格號航母的改造工作獲得了 極大助力。中國技術人員對這批圖紙進行仔細研究,最終繞過了許多技術障礙,讓遼寧艦的下水日期大大提前。2012年,中國海軍第一艘航母遼寧艦正式下水,宣告中國航母實現了從「0」到「1」的偉大突破。
無獨有偶,憑借吃透瓦良格號航母的 技術儲備,中國的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艦于2019年交付海軍,宣告中國海軍進入「雙航母」時代。可見對中國航母來說,瓦良格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奠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