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軍竟玩過神風特攻!驅逐艦載5噸炸藥撞船塢,與德軍同歸于盡
法國的圣納澤爾位于盧瓦爾河北岸,在二戰期間曾被德軍占領。這里擁有可容納萬噸軍艦的干船塢,是大西洋沿岸最重要的維修、整備港口,同時圣納澤爾也是重要的U艇基地。
1941年5月,德軍「俾斯麥」號被擊傷后,就打算駛往圣納澤爾,可是在半道被擊沉。如果「俾斯麥」號成功抵達圣納澤爾并修復,將會讓英軍更加焦頭爛額。
為了永絕后患,英軍打算派突擊隊破壞圣納澤爾港口,干船塢是重中之重。特別是「俾斯麥」號的姊妹艦「提爾皮茨」號入役后,英軍加快了行動的進程。
▲圣納澤爾的位置如圖所示,是重要的維修、整備港口和U艇基地,盟軍轟炸機多次光臨該地。
▲圣納澤爾的U艇基地,厚厚的頂棚可以扛住航空炸彈的直接命中。
突擊隊需要深入敵后,攜帶足夠的炸藥,躲過德軍的巡邏兵,最后破壞港口。這是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英軍為行動方案進行了激烈的討論。
轉眼到了1942年,有人提出了一個方案:找一艘吃水淺的軍艦,在里面裝滿炸藥,然后突入港口的干船塢擱淺,用定時炸彈來破壞干船塢。同時突擊隊隨船登陸,破壞港口的其他設施。
英軍高層同意了這個計劃,并在1942年3月3號將任務命名為「戰車行動」。被選中沖擊干船塢的是「坎貝爾敦」號驅逐艦,該艦是美國一戰時期建造的,是1940年移交給英軍50艘驅逐艦之一。
▲紅圈處即為干船塢,可以容納大型軍艦進行維修整備,是德國海軍在大西洋的重要支撐點。
▲「坎貝爾敦」號驅逐艦計劃高速撞擊干船塢,用攜帶的炸彈徹底使干船塢失去作用,然后突擊隊下船對港口進行破壞。
為了迷惑德國守兵,「坎貝爾頓」號被改裝成接近德軍驅逐艦的外形,同時進行大量的減重工作,以減小吃水深度。
甲板上的3門4英寸(102mm)火炮換成了一門12磅3英寸(76mm)火炮,又安裝了8門20mm機關炮。艦橋和船舷裝上了裝甲,以保護艦員和突擊隊員。
最重要的4.5噸的炸藥被隱藏在混凝土中,放置在船艏的隔艙中。為了防止德軍將船拖走,沖擊成功后,通海閥會被打開,將船徹底遺留在岸上。
▲「坎貝爾頓」號的照片,該艦是一艘一戰時期的驅逐艦,由美國移交給英軍。
▲正在接受改裝的「坎貝爾頓」號,加裝了8門20mm機關炮,還在船舷和艦橋安上了防彈鋼板,以保護船員和突擊隊員。
「坎貝爾頓」號由斯蒂芬·哈爾登·貝蒂中校指揮,一同出擊的還有「泰恩代爾」號和「阿瑟斯通」兩艘驅逐艦。
突擊隊員共600余人,分成3組,其中兩組乘坐14艘摩托艇,第三組將隨「坎貝爾頓」號一同突入干船塢。
1942年3月26號下午14點,參與「戰車行動」的英國軍艦離開了法爾茅斯,往圣納澤爾開去。
▲突擊隊員乘坐的摩托艇,共有14艘該型艇參與了行動。
在路上艦隊被兩艘法國漁船發現,為了保險起見,船上的漁民被捕上船,漁船被鑿沉。后來艦隊收到情報稱,附近海域有5艘德軍魚雷艇,英軍又增派了兩艘驅逐艦。
當艦隊行駛到圣納澤爾以西200公里左右時,U-593潛艇發現了這支英國艦隊。英國驅逐艦立即攻擊了U艇,但未能將其擊沉。
然而U-593雖然將情報發送出去了,但錯誤估計了英軍艦隊的航線,還以為他們要繼續向南到直布羅陀或非洲,導致德軍錯過了最佳防御時機。
▲U-593號潛艇。
3月27號晚上21點,英軍艦隊抵達了圣納澤爾外海75公里的位置。22點,「鱘魚」號潛艇引導艦隊接近港口。
23點30分,英國皇家空軍5個轟炸機中隊開始轟炸圣納澤爾的港口。27架「惠靈頓」和35架「惠特利」轟炸機在目標上空盤旋了一個小時,以轉移德軍的注意力。
然而由于天氣不佳,只有4架轟炸機命中了目標,6架設法轟炸了附近的目標。德軍為了避免暴露位置,關閉了探照燈,更難觀察海面上的情況。
▲英國皇家空軍的「惠靈頓」轟炸機,當天夜襲了圣納澤爾,掩護了海上突擊部隊。
3月28號0點30分,「坎貝爾頓」號和載著突擊隊的摩托艇換上了德國海軍的旗幟,開始全速沖刺。在駛過盧瓦爾河口淺灘的過程中,「坎貝爾頓」號兩次觸底,但每次都掙脫出來。
1點22分,岸上的德軍發現了接近的船隊,覺得事有蹊蹺,便打開河口兩岸的探照燈觀察海面,并用信號燈詢問身份。
英軍根據繳獲的密碼本做出回應,德軍發現情況不對,便命令部分海岸炮開火。英軍繼續回復道:「這是友艦,請停止炮擊。」
1時28分,「坎貝爾頓」號突入距干船塢1.6公里的位置,指揮官貝蒂中校下令,降下德軍納粹旗,升起皇家海軍旗,并全速向目標沖去。
▲全速沖向干船塢的「坎貝爾頓」號驅逐艦,此時已經掛上了皇家海軍旗,被德軍探照燈照亮,遭到各種炮火攻擊。
這時德軍所有探照燈和火炮都向英軍射來,「坎貝爾頓」號也開火還擊。由于勢單力孤,「坎貝爾頓」號被擊中好幾次,艦橋上的舵手陣亡,頂替者也被擊傷。
受傷的「坎貝爾頓」號并沒有膽怯,反而將速度提高到了19節,頂著猛烈的火力向干船塢沖去。
1點34分,「坎貝爾頓」號切開了反魚雷網,隨后徐船艏撞上了干船塢,巨大的撞擊將這艘驅逐艦嵌入了干船塢的大門,僅比預定時間晚了3分鐘。
▲「坎貝爾頓」號沖向干船塢,后面突擊隊的摩托艇也駛向岸邊,突擊隊員登陸后破壞港口設置。
當船停穩后,突擊隊員迅速下船進入港口,破壞各種設施,戰斗到天明。德軍立即派出援兵,包圍了英軍突擊隊員。
戰斗結束后,德軍登上「坎貝爾頓」號查看情況,他們以為這艘軍艦僅僅執行運輸突擊隊的任務,根本沒有發現隔艙里的定時炸彈。
很多被俘的突擊隊被嚴刑拷打,甚至被帶回到「坎貝爾頓」號,也沒有透露關于定時炸彈的任何情報。
▲天亮后拍攝的「坎貝爾頓」號,艦艏已經牢牢嵌入干船塢大門,甲板上有德軍在檢查。
3月28號中午,「坎貝爾頓」號上的定時炸彈起爆,巨大的爆炸摧毀了干船塢,并波及到旁邊兩艘油輪。
大量登船的德軍軍官和士兵被當場炸死,附近的人員也是非死即傷,總共造成了約360人的死亡。
被炸的干船塢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德軍好像也放棄了維修,幾個月后英軍偵察機發現,「坎貝爾頓」號的殘骸仍然在干船塢里,這座干船塢在戰爭中再也沒有發揮過作用。
▲盟軍偵察機后來拍攝的照片,「坎貝爾頓」號的殘骸仍留在干船塢里,直到戰爭結束,這個座干船塢也沒有修復。
為此英軍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參與行動的612名突擊隊員和皇家海軍士兵中,只有228人回到了英國,5人在法國人民的幫助下前往了西班牙。
有169人陣亡(105名海軍士兵和64名突擊隊員),215人被俘(106名海軍士兵和109名突擊隊員),幸存者被關進了戰俘營。
希特勒對圣納澤爾港被襲事件大發雷霆,使他把精力都集中在了大西洋防線上,并嚴防死守,以免類似的襲擊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