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美國戰敗賠款,總統追責CIA高層,調查戰敗原因后徹底無語
2010年11月,游戲大作《使命召喚:黑色行動》發售,這一作《使命召喚》以冷戰為題材,圍繞美蘇在冷戰時期的特種作戰而展開劇情。
游戲的開場放在古巴,玩家需要在慘烈的「豬灣登陸」里越過戰線,潛入刺殺古巴領導人。美國人居然主動來揭「豬灣登陸」的傷疤,這在現代藝術作品里極其少見。
「豬灣」是古巴南部的一個小海灣,1961年4月17日,美國訓練的「古巴旅」從尼加拉瓜出發,在古巴「豬灣」登陸,妄圖顛覆卡斯特羅政權。
結果這支1000多人的古巴旅在豬灣海灘上遭到古巴政府軍和民兵的阻擊,1500多人里100多人陣亡,300多人受傷,剩下的1000人全部被俘。
而游戲里的「豬灣登陸」只是為吸引古巴軍隊注意力,是為刺殺卡斯特羅而組織的一次誘餌作戰,這顯然是在給美國臉上貼金。
在真實歷史上,「豬灣登陸」算得上是美國近代最大的黑歷史,這次戰斗雖然沒有美國大兵直接參與,但也是總統親自批準的軍事行動,是一次官方的侵略行為。
戰后,肯尼迪面對卡斯特羅和蘇聯的問責,美國政府居然史上第一次低下頭,用6000多萬古巴比索的物資換回了戰俘,挽回了一點面子。
卡斯特羅當時剛上臺1年,他到底做了什麼,讓美國意圖推翻他?
豬灣登陸事件是如何策劃的?這次登陸失敗對冷戰又有什麼影響?
一、美國讓古巴當殖民地,卡斯特羅怒而「革命到底」
1959年1月,卡斯特羅和切.格瓦拉坐著公交車進入了哈瓦那,推翻了獨裁者巴蒂斯特的政權。
卡斯特羅領導的這場古巴革命是一場特殊的革命,雖然卡斯特羅在古巴南部山區打了幾年仗,但是并沒有大的建樹,沒有動搖巴蒂斯塔政權的根本。
只是巴蒂斯塔政府太過腐敗,把古巴搞得天怒人怨,民間和軍隊都對他不滿意。
自從1958年開始,革命軍北上,輕松解放了古巴南部一些地區。
巴蒂斯塔想鎮壓叛亂,但美國不支持他,艾森豪威爾對古巴實行武器禁運,巴蒂斯塔自己感覺大勢已去,在1959年1月1日帶著幾億美金逃往國外,古巴革命因此勝利。
古巴革命成功后,美國還處在觀望階段,畢竟革命上臺的卡斯特羅等革命軍領導人平均年齡僅有20多歲!這放在國外就是一群大學生的年紀,但是他們卻得到了一個國家。
美國覺得這幫年輕人有點飄,難以讓人放心。
但因為媒體的宣傳,卡斯特羅、格瓦拉等人在美國的人氣也很高,1月8日他宣布古巴政府成立,立刻就去訪美了。
在美國,卡斯特羅受到歡迎,隨后得到副總統尼克松的接見。
可顯而易見,在當時的大環境下,古巴作為美國的后花園,卡斯特羅要當領袖,美國不點頭是當不成的。
卡斯特羅當時是自稱「要在古巴建立民主和自由的國家」,但是美國則告訴他,古巴依然要和美國在經濟上和軍事上密切合作。
尼克松的意思就是:「古巴一直都是美國的地盤,你上臺后依然不變。」
卡斯特羅是個左派思想的革命者,以民族解放者自居。
他知道,美國控制著古巴的經濟命脈,如果美國不松手,自己上臺后就跟巴蒂斯塔一樣是個傀儡。
卡斯特羅難以接受這種定位,他的革命軍戰友們更不會接受成為傀儡。
于是他回國后立刻開始經濟革命,他把古巴的莊園經濟連根拔起,把包括自己家在內的所有大莊園土地沒收,然后分發給平民。
至于美國在古巴的酒店、港口、機場、鐵路全部沒收,收歸國有。
此舉徹底砸了美國在古巴的飯碗,隨后美國宣布制裁古巴,先停止進口古巴蔗糖,隨后艾森豪威爾中止了美古之間所有貿易。
失去美國支持的古巴眼看要斷糧,卡斯特羅立刻找到蘇聯,和赫魯曉夫打得火熱,兩國簽署了一系列貿易協議。
看到卡斯特羅居然在美國眼皮子底下插了一根旗,這讓美國政府寢食難安。
二、CIA精心策劃,「古巴旅」進攻豬灣
在1960年卡斯特羅親近蘇聯時,美國就已經思考要怎麼把他搞下臺。
當時是CIA主持美洲的政權顛覆工作,因為礙于國際道義以及蘇聯的壓力,美國不好直接派正規軍參戰,CIA決定訓練佛羅里達州的古巴難民來執行顛覆任務。
這批難民大部分是前獨裁政府的既得利益者,以及古巴的資本家或者一些遭到新政權排斥的人。
古巴革命后,這批古巴人逃難來到佛羅里達州,但是心里還是向往古巴,想回到故土。
美國在這些難民里精挑細選了2000多個青壯男性,然后由CIA集中訓練射擊、泅渡、跳傘,打造成為一支軍隊,名為「古巴旅」,代號2506。
1960年,艾森豪威爾撥款1000萬美金給這支軍隊花銷,支持CIA的行動。
1961年,肯尼迪上臺,這位年輕的總統需要一場體面的勝利來裝點自己的業績,這時候CIA找上了門,對肯尼迪開始吹噓。
CIA說古巴政權弱不禁風,軍隊也是烏合之眾,只要「古巴旅」出動,卡斯特羅政權就樹倒猢猻散。
肯尼迪信了CIA的話,批準了這個計劃,登陸地點頂在古巴南部的「豬灣」。這里遠離人口密集地區,而且地形平坦,適合登陸作戰。
「古巴旅」配備了美軍的制式武器,包括飛機和登陸船,但是這些武器上的美軍五角星全部被擦掉,涂上了古巴旅的標志。
1961年4月14日,肯尼迪下令作戰開始,「古巴旅」前往中美洲的尼加拉瓜待命。
古巴旅的空軍對古巴境內的軍用機場進行了轟炸,消滅了部分古巴戰斗機。興奮的「古巴旅」用拉丁美洲人特有的夸張修辭說自己「毀滅」了古巴的空軍,古巴已經沒有能戰斗的飛機了。
得到這一消息后,CIA下令「古巴旅」在4月16日晚間乘坐登陸船出動,在4月17日凌晨抵達古巴「豬灣」,然后在空軍掩護下登陸。
這支部隊包括4個步兵營和1個空降營,步兵營乘坐5艘登陸艇,空降營乘坐7架運輸機。
「古巴旅」氣勢洶洶來到海灘上,午夜的古巴海岸一片寂靜,可是當第一波登陸部隊上岸,「豬灣」岸上馬上射來密集的機槍火力。
其實卡斯特羅軍隊早有情報說「古巴旅」要在「豬灣」進攻,岸防部隊和民兵守株待兔,居高臨下打擊侵略者。
「豬灣登陸」本來的計劃很理想,登陸部隊上岸后建立灘頭陣地,讓運輸船把彈藥卸下來,然后配合傘兵向古巴深處進攻。
上岸后,「古巴旅」要占領一個機場,然后讓美國扶持的「古巴流亡政府」前去古巴,從當地發出「求援」信息。
這樣,美國就能以「幫助古巴民選政府」為理由派出軍隊介入「古巴內戰」,干掉卡斯特羅政府。
乍一看這個計劃天衣無縫,「古巴旅」再不濟,在海岸上占領一片土地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佛羅里達當地有卡斯特羅的眼線,「古巴旅」的訓練早已在卡斯特羅的監視之下,任何風吹草動都逃不過他的眼睛。
4月16日「古巴旅」出動,卡斯特羅就帶著弟弟勞爾和切.格瓦拉來到南部督戰。
開戰第一天,卡斯特羅軍隊就擊沉了「古巴旅」所有的登陸艇、補給艦,古巴空軍駕駛著僅剩的飛機在灘頭上狂轟濫炸。
「古巴旅」死傷慘重,除了灘頭上的少數人外,大部分人上岸后躲進了雨林里。
最后古巴民兵展開大搜索,僅用三天時間就抓到了所有古巴旅逃兵,結束了「豬灣事件」。
三、古巴引入蘇聯飛彈基地,美蘇差點爆發核戰
4月19日,看到豬灣大勢已去,肯尼迪叫停了豬灣行動,并且把CIA的負責人叫來一頓痛罵。
事后CIA調查戰役失敗原因,結果大為吐血。
「豬灣登陸」的時間之所以泄露,是因為一些「古巴旅」的干部在酒吧里喝多了吹牛,說自己要去解放古巴,還把登陸時間透露了出去。
更讓人無語的是,CIA派去古巴的探子們也都是騙子,這些人根本沒有去古巴山區和游擊隊聯絡,他們在古巴城市里,拿著美國CIA的經費夜夜笙歌,喝酒嫖妓。
回美國后,探子就編謊話騙CIA,說古巴一片混亂,山區游擊隊人多勢眾,百姓怨聲載道,就等美國人到來了。
真實情況恰恰相反,卡斯特羅土地改革后古巴人民對其非常擁護,古巴上下的團進前所未見,根本沒有不穩定因素。
這些騙子先騙了CIA,CIA又騙了肯尼迪,最后導致了這出鬧劇。
古巴政府在「豬灣」逮捕了1000多名「古巴旅」俘虜,卡斯特羅在哈瓦那召開了公審大會,全程廣播直播,他本人在會上做了講話,痛斥美國侵略者,讓古巴人民群情激昂。
同時蘇聯也做出了反應,赫魯曉夫通過駐美大使告訴肯尼迪,美國這是赤裸裸的侵略行為,要在世界人民面前道歉。
肯尼迪無奈,只好在電視上公開道歉,把責任攬了下來。
但是在道完歉后,他將CIA的高層全部撤掉,還取消了CIA的大筆經費,從此肯尼迪和CIA結下了仇。
有一些陰謀論者認為,后來刺殺肯尼迪的,就是CIA的人。
此時,由于還有1000多名俘虜在卡斯特羅手里,美國也不能坐視不管。
為了彰顯風度,肯尼迪花了6000萬古巴比索,購買了一批藥品和生活物資交給古巴,換回了1000多個俘虜。
這筆「賠款」也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一筆戰爭賠款,肯尼迪因此遭到美國媒體的冷嘲熱諷,說他是美國史上最「軟」的總統。
1961年豬灣事件后,卡斯特羅全心全意倒向蘇聯,徹底走社會主義道路。
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古巴申請蘇聯在本土駐軍,并修建飛彈基地,此舉直接導致了1962年的古巴飛彈危機,引發美蘇之間的對峙,差點引起核大戰。
而那些流亡在佛羅里達的古巴人也徹底失去了復國的希望,開始接受自己是美國人的現實。
之后20年,每年古巴都會把國內的囚犯送往佛羅里達,截止20世紀末,佛羅里達已經有100萬古巴人。
這些古巴人在當地沒有很好的求生手段,要麼從事低收入的工作,要麼就違法犯罪,比如進行人口買賣和[毒·品]交易,這導致上世紀末佛羅里達州成為美國治安最差的地區之一。
80年代起,佛羅里達甚至成為南美向美國轉運[毒·品]的橋頭堡,當地黑幫猖獗至極,美國因此花出去的治安和禁毒經費高達上千億美金。
近年來美國人也在反思,如果當年不搞「豬灣登陸」這個陰招,古巴是否就不會倒向蘇聯,美國也被不必為這個錯誤承受幾十年的負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