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時,狙擊手先瞄準敵軍指揮官,是最傻的行為?這說法對嗎?
古人經常說擒賊先擒王,在面對大多數敵人時,要想以少勝多時,就會先把敵軍的關鍵人物先抓住或者先弄死,然后敵方就會因為核心人物的離去,而失去作戰方針,從而產生混亂,士兵四處逃竄,接著就是失敗投降,從而達到以最少代價獲得最大勝利的目的。擒賊先擒王,主要表達的就是解決問題,直接抓住要害,就能事半功倍。
大家都知道,在戰場上存在各種兵種,而最可怕的存在就是狙擊手。他們是戰場上的幽靈,神出鬼沒的擊殺目標。狙擊手能夠在遠距離的千米之外射擊敵人。如果讓狙擊手射擊敵軍指揮官,是不是就能快速結束一場戰爭,也減少了隊友的傷亡呢?電視上也經常出現這種場景,其實,真實戰場上,這是最傻的行為,往往不可取。
首先,一般高級指揮官很少出現在前面戰場,大多都是在后方指揮作戰。特別是在二戰時期,狙擊槍的發展還不能讓子彈百分之百精確射擊到目標,并不是想打誰就打誰的。如果冒險射擊還會驚擾敵方,暴露自己的位置,那麼這樣是毫無意義的,自己白送命,還可以讓自己的部隊造成更大的傷亡。而且現代的狙擊槍也無法做到百發百中。
再者,我方有狙擊手,敵方肯定也有。所以一般在戰場上,狙擊手都是先射擊敵方的狙擊手,避免讓敵方狙擊手干擾我方的作戰行動。在各類影視劇中,我們也能看到兩方狙擊手相互射擊的場景,只有倒敗敵方的狙擊手,才不會影響接下來的行動,才能掌握更大的優勢。
最后,如果真的有敵方指揮官在前線作戰的話,事實上你也無法分辨是誰。因為對方會偽裝,穿著打扮都是照著普通士兵來的。只要你一射擊,那麼下一顆子彈就朝你方襲來,或者是更猛烈的炮火覆蓋。而且,在戰場上敵我方不僅只有一個指揮官,掛掉一個,其他人就會頂替上去,所以射殺一個指揮官,根本影響不了戰局。
所以說,在戰場上射擊敵軍的指揮官,是很傻的行為,這個行為并不會決定成敗。狙擊手戰場上最大的目標,除了對方的狙擊手外,就是敵方的機槍手,坦克駕駛員,軍事設施等重大目標。打這些才有意義,因為這些都是敵方的重點火力輸出點。打掉這些重點火力,才能讓自己的部隊處于優勢地位。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武器裝備性能的不斷提升,以高科技來制作的武器,在未來的戰場上,很難出現狙擊手射擊敵方高級軍官的場景了,畢竟這個招數有點過時了。但用于謀殺似乎還是大有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