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起二戰時期的最強火炮,大家會想到什麼?是蘇聯203毫米的B-4重型榴彈炮?還是美國衣阿華級戰列艦上的MK-7型460毫米艦炮?或者是日本大和級戰列艦上的九四式460毫米艦炮?確實,這些火炮都是二戰時期的佼佼者了,無論是口徑還是破壞力,都可以稱得上是二戰最強級別了。然而,相比于德國的古斯塔夫巨炮,這些火炮又顯得有那麼點不夠看了。
道理很簡單,古斯塔夫巨炮的口徑足有800毫米,炮管長度足有32.48米,全炮重量足有1329噸。更可怕的是,操作古斯塔夫巨炮的炮兵班有足足503人,還需要一名炮兵上校來擔任班長,堪稱是二戰里數據最恐怖、人員配置最豪華的火炮了。
那麼,這強大的古斯塔夫巨炮是怎麼造出來的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德國人被法國人嚇出毛病來了………
時間回到1933年,當時希特勒剛剛掌權沒多久,雖然他天天琢磨著要整軍備戰,可是現實里的希特勒還是夾緊尾巴做人的。原因也很現實,隔壁號稱陸軍第一強國的法國不太好惹啊。希特勒只要看一眼法國的兵力和武器裝備,他整個人情緒就都不連貫了。估計那時候希特勒最擔心的事情就是他一覺醒來,法國人已經在柏林的街頭用法棍面包就著香腸和黑咖啡當早餐了。
可希特勒不知道的是,法國其實也挺慫德國的,畢竟德國人口7000余萬,法國人口才4000余萬,這要是雙方打起來拼動員能力和戰爭潛力,肯定是法國人吃大虧。因此,法國人早早就開始修筑馬奇諾防線了,這道防線應該是全長390公里,能保護法國整個東北部國境線的超級要塞。法軍希望這道防線能夠讓德國人撞得頭破血流,這樣法國人就有時間集結兵力,等德國人把血流干后再發動反擊。
看到法國人修筑防線,希特勒稍微有點明白法國人的心理了,可他雖然知道法國人害怕德國,可這馬奇諾防線實在不是個好對付的東西。希特勒思索再三之后,覺得德國恐怕需要一門比一戰時期的巴黎大炮還厲害的火炮來對付馬奇諾防線。
這個火炮制造任務最后交給了制造過巴黎大炮的克虜伯公司,只不過希特勒有點低估了克虜伯的熱情,他們非常樂意制造一門轟擊法國人的超級火炮,原因是一戰結束后法國人就把克虜伯公司的總裁古斯塔夫·克虜伯給抓起來了,幸虧克虜伯家族掏錢才把這位老爺子弄出來,否則他非被法國人給絞死不可。
老克虜伯的兒子阿爾弗雷德·克虜伯親自監督了超級火炮的設計工作,他希望借此機會給法國人一個終身難忘的教訓。當時德國陸軍給的火炮指標是一炮就能打穿七米厚的混凝土層,或是一米厚的鋼板,而且射程還得超過32公里。
經過克虜伯的工程師艾利希·穆勒的計算后確認,超級火炮的口徑得800毫米,火炮身管不得低于30米,炮彈最少也得七噸重,整個火炮的重量也必須超過1000噸,否則根本不能達到德國陸軍的指標。
那這樣的火炮能造出來嗎?實話實說是可以的,就是這火炮的重量和體積絕對超出現有的任何一款列車炮,而這門火炮需要兩組鐵軌才能分攤重量,射擊仰角可以自行調整,但左右回旋角度就只能靠鐵軌的弧度和列車的移動才行了。阿爾弗雷德·克虜伯認為這完全不是問題,克虜伯的火炮制造技術天下無敵,德意志列車科技世界第一,造這麼一個超級火炮那不跟玩一樣?
于是,克虜伯公司很快就把火炮圖紙送給德國陸軍,可等到1936年3月才等到德國陸軍的制造許可。事實上,德國軍隊當時著重發展裝甲部隊和空軍,對這種超級火炮的興趣實在不大,要不是迷戀超級武器的希特勒看到了圖紙,再加上希特勒視察克虜伯的火炮工廠時,阿爾弗雷德在希特勒旁邊一陣吹風,恐怕這門超級火炮都沒可能制造出來。最后希特勒親自拍板許可制造超級火炮,而火炮也被命名為了古斯塔夫巨炮。
可最后等到克虜伯公司把這門古斯塔夫巨炮制造出來都是1940年末了,完成測試后已經是1941年9月了,這法國早就投降了,現在德國正忙著毆打蘇聯呢,古斯塔夫巨炮差點就沒了用武之地。也多虧了蘇聯建造的塞瓦斯托波爾要塞足夠結實,德國名將曼施坦因打了數個月都拿不下這要塞,德國陸軍這才想起自己有個古斯塔夫巨炮呢,隨后倉促的組建了第672重炮兵E班將古斯塔夫巨炮送往了前線。
事實上,要把古斯塔夫巨炮送到前線可不容易,它必須先被拆解成可以裝滿25個列車車廂的零件,然后讓一個足有2500人的工兵旅在克里米亞半島前線修一條專用的加強鐵路。等到這玩意送到前線之后,還得準備上千人一起動手,用兩臺巨型起重機吊裝底座,然后安裝炮架、炮管和裝彈機構,上千人奮戰十到十四天之后,才能將這門超級火炮組裝完成。等到這一切完成了,那個由一名上校指揮,多達503人的炮兵班才能操作這門火炮。
就這還不算完,為了保護這古斯塔夫巨炮,德軍還得準備還需要在現場準備至少兩個裝備40毫米高射炮和88毫米高射炮的防空營,以及數個化學煙霧連寸步不離的守在這里。如果發現了敵軍轟炸,這些化學煙霧連會立刻釋放煙霧遮蔽古斯塔夫巨炮,而防空營則會瘋狂地向天空射擊,堅決擊退敵人對這門巨炮的轟炸。
此外,為了防止有敵軍滲透破壞,巨炮頭頂會有至少兩個戰斗機中隊巡邏,另有起碼一個步兵團布防,以巨炮為中心直徑十公里都是警戒區,到處都是牽著軍犬巡邏的德國士兵。
事實上,為了伺候這門古斯塔夫巨炮,德軍前前后后得投入超過一萬人的兵力,現場指揮各種事務的還得是個炮兵少將。這麼多人就為了這麼一門火炮忙活,不能說后無來者,起碼也是前無古人了。
可是有一說一,這門火炮也確實是威力無窮,6月5日古斯塔夫巨炮首次開火,直接就摧毀了蘇軍那座深藏在海平面下30米,由十米厚的鋼筋混凝土層保護的彈藥庫。隨后數日里又先后摧毀蘇軍五座要塞堡壘,包括最強大的配備了雙聯裝305毫米要塞炮的馬克西姆-高爾基I號炮臺也被摧毀。
毫不客氣地說,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大半的防御設施,都是被古斯塔夫巨炮自己炸毀的。
不過,這也是古斯塔夫巨炮唯一一次參戰了,雖然它曾經要被調往列寧格勒作戰,但隨后又被撤回了德國本土。直至德國戰敗前夕,古斯塔夫巨炮都沒有再參與哪怕一次實戰。
最后在1945年4月22日,古斯塔夫巨炮被德軍自行炸毀,這門傳奇般的最強火炮就此落下了帷幕,僅留下照片供后人觀賞和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