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最牛女狙擊手,斯大林親命潛艇救她,德軍要把她撕成309塊
相信這張照片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它可是各大網絡平臺上鏡率最高的二戰照片之一。
而熟知二戰史的朋友們,對這位蘇聯女狙擊手肯定也不會陌生: 她就是號稱「史上最強女狙擊手」的柳德米拉·米哈伊爾洛夫娜·帕夫利琴科。
蘇德戰爭期間,帕夫利琴科依靠手里那支莫辛納甘步槍,一共射殺了309名納粹官兵。 要知道,至今殺敵數量超過300人的狙擊手「大佬」中,她是唯一的女性。
這位蘇聯女人,自然也讓德國人恨得「咬牙切齒」:如果抓到這位蘇軍王牌女狙擊手,一定會將她「撕」成309塊。
但這些話后來被帕夫利琴科聽到后,她反而顯得十分高興!因為她認為:其實德國人的氣急敗壞,就意味著自己的知名度真的很高了。
那麼,一位柔弱,平淡無奇的女人,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她又是如何做到絕大多數男人都無法做到的「奇跡」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位衛國女英雄的「傳奇人生」
射擊只是她少女時代的業余愛好
1916年6月12日,帕夫利琴科出生于烏克蘭貝里亞·特沙科夫的一個小村莊。她的父母是政府雇員和老師,不過帕夫利琴科的童年時光和普通鄉下女孩并沒有什麼不同。
直到帕夫利琴科十幾歲的時候,她的父母搬到了基輔這座城市生活。有一次,鄰居的兒子一直在她面前吹噓自己的射擊技術。這也讓懵懂的帕夫利琴科第一次接觸到步槍射擊有關的知識,但僅僅是停留在話題上而已。
不過正是在鄰居兒子的啟蒙下,帕夫利琴科決定報名參加當地的一家射擊俱樂部。后來,她對自己當初的這一舉動進行了解釋: 「我當時只是想讓那個男孩明白,女孩也可以做得和他一樣好。」
因此,帕夫利琴科在那家射擊俱樂部學習步槍射擊時,她一直都在努力做到最好,所有學員中也就屬她練得最多。隨著時間的推移,帕夫利琴科已經是一位很出色的射手了。
但帕夫利琴科只是把射擊作為自己的業余興趣愛好而已,她壓根就沒想過: 作為一個業余愛好的射擊,后來居然會讓自己「舉世聞名」。
1933年帕夫利琴科16歲時,嫁給了一名醫生結了婚,隨后他們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叫:羅斯蒂斯拉夫。但不幸的是:這段婚姻卻是短暫的,不久后帕夫利琴科便和丈夫離了婚。
1937年,年僅20歲的帕夫利琴科在基輔大學學習歷史專業。在就學期間,她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業余愛好:射擊。因此,她同時也報名參加了一個狙擊學校的學習。
戰爭爆發時跑去參軍,卻遭到軍官的「譏諷」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全面爆發,24歲的帕夫利琴科毅然決定報名參軍。可是當她跑到蘇軍征兵處時,那位征兵處的軍官望著這位看似很普通的女人,他忍不住笑了起來: 「這位女士,你說要去前線打仗,那麼你知道怎麼拿槍嗎?」
帕夫利琴科聽后氣不打一處來:自己練了多年的射擊,居然被人家這樣看扁!
于是,她自信地大聲回答那位軍官:「我在射擊俱樂部可是個神槍手。」說完她還熟練地擺出了一個瞄準的姿勢。
不過,當時蘇軍還沒有大量征召女兵,特別是戰斗女兵。因此蘇聯軍官對她說:你可以參軍,但不能直接扛槍上一線,而是擔任一名戰地護士。
最后,那位軍官可能怕她還不死心,還特意向她描述了戰場上的血腥和殘酷:德國納粹是很殘暴的,而 且子彈也不會因為你是女人而繞開的。
可是,倔強的帕夫利琴科聽完后,她反而認為是這位蘇聯軍官又在故意小瞧她,于是更加堅定地要求扛槍上前線。也許是那位軍官被她身上的執著勁頭所打動,他終于同意將帕夫利琴科編入到一線戰斗部隊。
不過剛開始上級并沒有給她步槍,只有一枚手榴彈。這就意味著:作為新兵的帕夫利琴科,起初只能作為老兵們的「小跟班」,在前線幫助他們做著挖掘戰壕一類的雜活。
后來她在自己的回憶錄中這樣寫道: 每次戰斗打響后,我卻只能手里拽著一枚手榴彈趴在戰壕里干望著,這種觀察別人戰斗的過程確實很令人沮喪。
終于有槍了!隨后的神奇表現,讓斯大林都記住了她
直到幾周后的1941年8月某一天,帕夫利琴科跟隨部隊在巴亞耶夫卡附近的一個小村落里,執行一次守衛任務。那一次,被德軍炮火炸傷的一名戰友由于傷情嚴重,便將他手里的步槍遞給了帕夫利琴科。
終于有槍了!在短暫的喜悅過后帕夫利琴科又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雖然對自己的射術有信心,但是卻從來沒有親手殺過人。
但一直以來的射擊訓練,還是讓帕夫利琴科很快鎮定了下來。她拿起那支莫辛納甘步槍,輕車熟路地將子彈上膛后進行瞄準。當時帕夫利琴科瞄準的目標是:400米開外的兩個羅馬尼亞仆從軍士兵。
槍響了,一名羅馬尼亞仆從軍士兵應聲倒地,而對方血花飛濺的瞬間,也讓帕夫利琴科對她的首個戰果印象很深刻。
帕夫利琴科沒有多做停頓,便迅速推彈上膛瞄準開了第二槍,這一槍同樣「彈無虛發」:另一名試圖隱蔽起來的羅馬尼亞仆從軍士兵也瞬間斃命。
這一戰,讓帕夫利琴科「首開記錄」獲得了頭兩個戰果。而帕夫利琴科的出色表現,也讓她的戰友們驚呼: 我們身邊原來有一位杰出的女狙擊手。
從此,帕夫利琴科的狙擊生涯真正開始了:她和蘇軍其他專業狙擊手一樣訓練和戰斗,而且用上了加裝瞄準鏡的莫辛那甘1891/30狙擊步槍(后來她也使用過SVT-40半自動狙擊步槍)。
在接下來的一系列殘酷戰斗中,帕夫利琴科利用自己出色的射擊天賦,再加上她身上自帶的「女人嗅覺」,幾乎每天都有不小的戰果,而且她在完成擊殺后每一次都能全身而退。
1942年6月時,帕夫利琴科擊殺敵軍的數量已經達到了驚人的309人,這其中至少有36人是敵方的狙擊手。她的戰斗事跡迅速傳到了莫斯科,蘇聯最高統帥斯大林由此也記住了這個女王牌狙擊手的名字:帕夫利琴科。
不過就在此時,帕夫利琴科在一次戰斗中不幸被德軍的一枚迫擊炮彈炸傷。她受傷的消息第一時間得到了斯大林的「關心」:他命令一艘潛艇搭載帕夫利琴科迅速撤離塞瓦斯托波爾,到后方進行緊急治療。
傷愈后沒能重返前線,而是出訪美國,并和第一夫人成為好友
出于對這位女王牌狙擊手的保護,帕夫利琴科經過精心治療痊愈后,蘇軍高層沒有同意她重返前線的請求,而是按照斯大林的要求賦予她另一個角色: 戰時蘇聯宣傳員。
所謂「戰時宣傳員」,就是利用帕夫利琴科取得的驕人戰績,對蘇軍所有部隊進行「士氣鼓勵」。另外,帕夫利琴科同時也要利用自己巨大的影響力,造訪歐美多國為達成「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奉獻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在蘇聯方面的安排下,1942年末帕夫利琴科訪問美國,她當時的主要任務就是說服美國:除了為蘇聯提供更多的軍事支援外,能盡早在西歐開辟第二戰場。
因此,帕夫利琴科也成為第一個被羅斯福總統親自接見的蘇聯公民。一時間,帕夫利琴科成為北美和英國「婦孺皆知」的一位公眾人物。在訪美期間,帕夫利琴科還和美國第一夫人: 埃莉諾·羅斯福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帕夫利琴科和第一夫人很談得來,埃莉諾·羅斯福帶著帕夫利琴科參觀了美國很多著名景點,而帕夫利琴科和第一夫人說得最多的:就是她在戰斗中的那些經歷。
埃莉諾·羅斯福則聽得很入迷,她的眼神中流露出滿滿的欽佩。
當然了,帕夫利琴科在美國也遭到了一些西方媒體的刁難:一些記者認為她一直穿著笨重的綠色軍裝,而且作為女人在公開場合也根本不化妝,簡直和男人一樣。
甚至在記者招待會上,這些記者都從來不詢問帕夫利琴科在戰爭中的那些遭遇,而是將焦點全部集中在她的指甲和髮型上,以及「蘇聯女兵是否可以在戰斗中化妝」這些奇怪的問題。
帕夫利琴科一怒之下便回了一句:「先生們,當戰斗正在進行時,你們會關心自己的鼻子是否閃亮?」
離開美國前,帕夫利琴科一直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她當時留給了所有美國人一句話:「我今年25歲了,卻已經殺死了309名納粹分子。先生們,你們不覺得自己一直躲在我背后太久了嗎?」
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帕夫利琴科不僅是一位優秀的狙擊手,而且還是一位十分睿智的女外交家。
1943年10月25日,帕夫利琴科被授予蘇聯英雄的榮譽稱號和金星勛章。戰爭結束后,帕夫利琴科一直在蘇聯海軍供職,并晉升海軍少將軍銜。
作為一位知名的蘇聯英雄人物,帕夫利琴科在蘇聯一直都有著相對優越的地位。可是戰爭帶給她的精神創傷,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在帕夫利琴科的有生之年,她也一直在努力擺脫戰爭留下的心理陰霾。
1957年,美國前第一夫人埃莉諾·羅斯福受邀訪問莫斯科。在帕夫利琴科的公寓里,兩位多年未見的好友重聚。
據說當時帕夫利琴科還故意避開安保人員,找了一個借口把埃莉諾·羅斯福拉到自己的房間。進門后,帕夫利琴科高興地摟著這位美國前第一夫人,兩位女人一起說了很多悄悄話,回憶15年前他們在一起的點點滴滴。
結局
1974年10月10日,柳德米拉·米哈伊爾洛夫娜·帕夫利琴科逝世,年僅58歲。一位在槍林彈雨中存活下來的杰出女戰士,卻在和平年代「英年早逝」,讓世人都嘆息不已!
最后,我們一起來重溫一下這位傳奇女戰士,她生前最喜歡的一首詩:「痛苦如此持久,像蝸牛正在充滿耐心地移動;快樂如此短暫,像兔子尾巴掠過秋天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