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軍最常見的標誌性裝備 要論性能和省油 美軍威利斯都自愧不如

相對于四處亂竄的的德軍半履帶三蹦子來說,德軍桶車中的極品VW-82型桶車無疑是二戰期間德軍的標誌物之一了。這種在戰爭中如同美國威利斯吉普車一樣耀眼的軍用車輛,可不單單只是作戰部隊的專屬,不少級別不低的軍官或者政要,同樣是這種車輛的忠實粉絲。

要是追溯起VW-82型桶車的誕生源頭,還要從1938年的1月說起,當時的德國陸軍武器局(HWA)打算利用民用汽車的底盤,加裝搭載上重機槍等武器裝備來作為軍用車輛使用,據說就納粹元首希特勒都對這個能省下不少研發經費的計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以至于這個計畫在短時間之內就得以實施 。就在一月份的月底,保時捷公司開始為德軍設計這種簡單實用成本又較為低廉的軍用車輛。

1938年5月15日,保時捷公司首席設計師Karl Rabe設計通過了審核,這種車輛以KdF-Wagen底盤為基礎,採用後輪驅動、風冷四缸發動機以及限滑差速器,不過由于種種原因,這種命名為Typ 62的原型改裝車一直還是處于實驗階段並沒有進行量產和裝備。不過到了1939年的初期,改進型號的Typ 62,開始在蒂羅爾州聖約翰進行一系列的測試。

這種新版的Typ 62不但在外形上一改之前「甲殼蟲」式的造型,變成了簡潔實用的方形,還採用了軍用級別的輪轂和輪胎,底盤的離地高度也得到了增加。這種車輛的資料為:整車長3750毫米,寬1550毫米,高1550毫米,空重642公斤,百公里油耗平均為9L,採用40L容量的油箱。據說在測試中,給這輛Typ 62加上鏟板和防滑鏈能在厚厚的雪地裡開出一條路來。

後來的保時捷就是在這輛車的基礎上進行了不小的改良,到了1939年12月的時候代號為Pkw.Kl Typ82的桶車,終于走下了流水線,獲得了軍方大佬們的認可。該車的體型同樣簡單實用,自重685公斤,採用23.5馬力風冷四缸發動機發動力,實際耗油量甚至只有威利斯的一半。車身大部分由平面組成,一般情況下都被用來放置油桶、工兵鏟或者其他雜七雜八的裝備。

該車擁有可以折疊的遮雨篷,使用的時候還可以車門上安裝軟質的透明車窗,車門的設計也比較特別,前門是向後打開,而後門則是向前打開的,該車的前擋風玻璃還是防彈的,並且也可以像威利斯吉普車那樣放倒。到了1943年3月以後,這種軍用車換用了25馬力的加強型發動機,氣缸容積達到了1.1升,採用承載式底盤,配備獨立的杠桿懸掛、齒輪減速器和自鎖差速器,機動能力越野能力加強了不是一星半點。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