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趣味科普
奇趣历史
裝修生活
明星生活
名人历史
內涵搞笑
动物奇趣
名人詩詞
金庸武俠傳
全部
    
特種兵在執行任務時,為何總會背一個大包?任何作戰都需要背包嗎?
2022/06/03

因為軍旅題材影視劇的流行,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對「特種兵」產生了興趣。最早把特種兵當做影視劇主角的應該是好萊塢,硬漢「蘭博」就是越戰的特種兵出身,后來的《黑鷹計劃》、《勇者行動》、《太陽之淚》等電影讓美軍的「三角洲」、「游騎兵」、「海豹突擊隊」聞名世界。

這些戰士往往出現在最危險的地方,并憑借一己之力扭轉戰局,有濃厚的個人英雄主義色彩。

細心的人會發現,電視上的特種兵們每次行動,身上都會掛滿物件,不僅槍支子彈多多益善,背上還有個巨大的包裹。這個包裹的大小不同,最大的有半人高,最小的也比一般的書包大。

特種兵的背包是他們的標志之一,一般的士兵行軍時背上背的都是鋪蓋而已,為什麼特種兵要背著如此大的背包去執行任務呢?這些背包里都裝著些什麼東西?是不是所有特種作戰都要背包呢?

一、特種兵出任務,包裹里裝著什麼

無論是普通士兵還是特種兵,每當長途行軍或者執行任務,背上都會背著一個背包,這個東西的學名叫「攜行具」。軍隊出征在外,軍人一個人就是一個戰斗單位,平時跟著自己的編制行動,一旦遇到特殊情況,士兵要自己戰斗,并解決最短48小時的生存問題。

特種兵遇到的情況更加嚴峻,他們深入敵后,戰斗環境和生存環境都很險惡,所以攜行具里裝的東西很多。

首先是生活類的睡袋、單兵賬篷、繩索,特種兵沒有大部隊依靠,這些過夜的裝備是必須的。其次就是食物、水袋、簡易飯盒,這些是吃飯的家伙,在嚴酷的山地、荒漠、雪地里,找食物是不可能的,而缺乏能量補充的人在一天內就會失去戰斗力。

此外,針線包、指南針、內衣褲、鞋襪、潛水服、防毒面具、墨鏡、厚手套、密封袋、望遠鏡都裝在攜行具當中,這些東西沒有一個是多余的,在戰場上關鍵時刻可以保命。

除了生活物資,特種兵的包里還裝滿了武器和彈藥以及特種設備。

士兵的自動步槍或者栓動步槍拿在手上,而備用子彈和彈夾、槍械配件、軍用匕首、地圖也裝在攜行具當中。

除了這些基本的東西之外,特種兵小隊里還有一些特殊職位,比如彈藥手和通訊員、醫療兵,彈藥手要背上更多的彈藥,隨時在戰斗之中給隊友們發放;醫療兵會帶著藥品和簡易的手術工具,在危急時刻拯救戰友的生命。

至于通訊員,以前需要背上一個電臺行動,體積大,重量沉,現在則有小型智能設備解決問題,屬實輕松了不少。一般來說,在不裝太多彈藥的情況下,一個全副武裝的攜行具重量也在15公斤以上,普遍在18-20公斤,正常人光背起來都很困難,要背著它長期戰斗更是一種折磨。

二、特種部隊的任何任務都要背包嗎?

背著這麼多東西,再穿上防彈衣,拿著裝滿子彈的步槍,這就是一個特種兵行頭的全部,全重25-30公斤。負重幾十公斤長時間運動,也只有特種兵這種百里挑一的身體素質才能吃得消,特種兵們必須在訓練里習慣這種強度,才能在戰爭中完成使命。

好消息是,并不是所有的任務都要求如此高的負重,特種兵的任務非常復雜,很多時候只需要帶上武器和少量補給出動,有時甚至會開車去執行任務,不需要極限負重。特種部隊的任務通常有偵查、護衛、斬首、捕俘、滲透破壞等等,不同的任務要求不同,士兵們的裝備也不相同。

在戰爭時期,特種兵主要執行偵查任務,士兵們要鉆到戰線內部或者滲透到敵人背后,沒有人接應,也很難補給。偵察兵一出去就是幾天,長時間的奔襲和埋伏對后勤要求很高,這時候他們就需要背上自己的全部武器和補給,一個幾十公斤的大包裹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傘降到敵人背后的突襲作戰,也需要背負大量補給。特種兵會在夜間坐著飛機低空空投到敵后,對敵方目標進行偷襲,敵后的他們完全靠自己生存,雖然特種兵的求生技能非常強,但是必要的生存設備,如毯子、賬篷、燃料、藥品都必不可少。空投的特種兵背上背著降落傘,胸前則背著自己的大量物資。

至于其他性質的任務,則不一定要背上如此重的負擔。

如對戰線上的敵方據點進行破襲,或者在前線捕俘,特種兵們會全副武裝,在空軍戰機和偵察衛星的幫助下當己方的「開山斧」。他們背靠著己方部隊,不需要背負補給,只要裝滿彈藥就行了。 在近幾十年,美國特種兵在全世界執行的大多就是這種任務,所以電視上的海豹突擊隊都是一人一把槍,坐著直升機去執行任務,完成任務之后再坐飛機回去。

三、未來戰場科技化,特種作戰也在進步

無論在哪個國家,特種部隊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士兵身體素質和意志力超乎常人,加上地獄般的訓練,讓他們成為頂級的戰斗力。以前普遍認為,「苦練」是培養精兵的唯一方法,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先進武器裝備對特種部隊的加成不容忽視,很多國家開始另辟蹊徑,對特種兵「減負」,第一個要減的就是負重負擔。

人體負重幾十公斤長時間運動,就算是大力士也會感覺身體不適,導致反應遲鈍,所以一些科學家用「外骨骼」來解決士兵的負擔。外骨骼技術已經出現了十幾年,美軍也有少量試驗裝備。外骨骼是一套穿戴設備,就像給人體多穿了一套骨架,這套骨架的關節部位有電動馬達,可以把人身上的力量傳輸到金屬結構上,一個人輕松背起50公斤的東西也不會很吃力。

在特種部隊長途跋涉中,外骨骼設備能節省士兵體力,只是這種設備可靠性還不完美,各國雖然都在研究,但是還未大規模裝備實戰。與外骨骼的「借力」思想類似,「機械犬」等小型仿生載具也能解決負重問題,這種四足機器人也是美軍為減輕士兵負擔而發明的,現在也在實驗當中。

至于俄羅斯軍方,則選擇在特種部隊的空投方式上下功夫。俄羅斯特種兵在敘利亞執行戰術任務時也要深入敵后,而他們一旦遇到險情或者補給耗盡,俄羅斯空天軍會為他們隨時空投。

俄軍的「特種膠囊空投」外形光滑,它們不用降落傘,從空中自由落體墜地,落地時間快,從幾千米的高空掉在地上也不會壞。

這種高效的補給技術透露著俄羅斯人傳統的簡單粗暴,但對于軍人來說「效率就是生命」,俄羅斯人的方式可能比美國的高科技更加實用。


北極發現5.7萬年前尸體,科學家擔心有更危險的東西,人類該警惕
2023/03/29
立春后,建議:多喝這個湯,養肝潤燥增強抵抗力!為開春打好基礎
2023/02/08
2月21日二月二龍抬頭,記得「吃4樣,做3事」寓意風調雨順事事順
2023/02/08
豆腐燒白菜的家常做法,方法簡單,味道鮮美,出鍋連湯汁都不剩
2023/02/07
立春后寧可不吃肉,也要多吃4樣少1樣,平安健康度過季節交替!
2023/02/07
蛋炒飯這樣做太好吃了,味道鮮美,色香味俱全,一人能吃一大碗
2023/02/07
涼拌豬肝最好吃的做法,味道鮮美,香辣過癮,嫩滑可口又解饞
2023/02/07
菠菜炒雞蛋的家常做法,鮮嫩爽口,營養豐富,比飯店做的還好吃
2023/02/06
香菇炒雞蛋的好吃做法,色香味俱全,營養豐富,我家一周吃3次
2023/02/06
涼拌牛肉這樣做太好吃了,香辣可口,味道鮮美,下酒下飯皆宜
202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