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給大家帶來的這套案例,雖說沒有巧妙的布局,也沒有驚艷的空間表現,但若從生活的角度來看,卻完美詮釋了什麼才叫實用。同時,少量的復古元素穿插,還讓空間從骨子里散發著一絲高雅的氣息。即便部分材質運用的比較浮夸,卻也一點都不俗氣,趕緊來看看吧。
本案坐標北京,面積70㎡,常住成員有兩位,不過 大部分時間都是老人一個人居住,所以空間設計這塊,也基本上是 圍繞老人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展開的。同時, 不需要特別多的儲物空間,但居住環境一定要通透明亮。
原戶型是一套舊房,兩室一廳的格局,整體來看還是挺不錯的,唯獨入戶問題比較嚴重,不僅動線比較局促,還缺少合理的收納區,所以在改造時,也做了針對性的處理。
結合現有的空間情況,布局改造如下
1、廚房向外面的小陽台延伸,并采用開放式的結構設計。
2、衛生間門洞改到廚房那邊,為入戶延伸出一塊儲物區。
3、南陽台改成餐廳,讓空間功能性得到完善。
當衛生間門洞位置重新調整之后,除了為入戶延伸出了一組鞋帽柜之外,還讓原本局促的動線,立馬得到了優化。同時,藤編換鞋凳與全身鏡的增加,也讓入戶的功能性得到了完善。
考慮到玄關過道比較長,所有的門洞埡口都用弧形處理,可以有效減少空間的生硬感,并且間接性在視覺上拉伸了層高。
玄關地面單獨鋪上綠白色的拼花小地磚,雖說看起來有一些浮夸,但在墻面留白的情況下,不僅沒有產生絲毫的俗氣感,反而還讓空間彰顯出了一絲優雅復古的基調。同時,與室內的地磚也有了明顯的區分,從而強化了落塵區的整潔度。
客廳做了大面積留白處理,并穿插了部分十分符合老人審美的胡桃木元素。一來讓空間基調得到了平衡,二來也為空間增添了一抹高雅。尤其是咖色的皮面沙發選擇,更是進一步提升了空間的質感。同時,復古的拼花地板,也有效提升了空間的律動性。
在空間布局這塊,雖說當下很流行取消茶幾設計,以節省下更多的活動面積,但考慮到這套房主要是老人居住,所以增加一張茶幾,在生活中反而會非常實用。而沙發旁邊的一盞琉璃綠落地燈,也再一次強化了空間的復古的腔調。
細腳造型的電視柜,巧妙平衡了胡桃木材質的厚重感,并在日常生活中,方便了衛生打理。除此之外,旁邊的一組高柜設計,也解決了家里的雜物收納需求,讓空間時刻保持整潔。
客廳看向玄關視角,當部分墻面刷上了奶油色乳膠漆之后,立馬就在視覺上有了一種層層遞進的層次,并且讓小戶型也有了通透、明亮的空間表現。
利用陽台改造的餐廳,算是一個比較大膽的設計了,畢竟延長了廚房與餐廳之間的動線距離。不過綜合來看,還是利大于弊的。
比如餐廳和客廳、臥室之間,就不會產生動線影響,再加上陽台是家里采光最好的一塊區域,所以無論是用餐,還是聊天,都會非常愜意。
輕盈的圓桌,復古的單椅,既在日常生活中方便了移動,也不會對客廳的視線造成遮擋。而一側的矮柜,也算是代替了餐邊柜的功能性。
主臥是老人的房間,整體以低飽和度的色彩為主,可以讓空間氛圍更加清爽、溫馨。而一側的轉角衣柜設計,也充分滿足了四季的衣物收納需求。
次臥室是屋主的房間,由于暫時沒有搬過來居住,所以僅增加了一組衣柜。這樣既補充了家里的儲物能力,后期也可隨時轉換成一間臥室。
廚房在原有的空間基礎上,向外面的小陽台做了延伸處理,一來拓展了使用面積,二來也為室內引入了大量的采光。同時,還滿足了洗衣機、烘干機的空間需求,讓生活實現了人性化的動線。
廚房墻面同樣運用了綠色的小塊瓷磚,既在色彩上與地磚形成了呼應,也讓空間做到了整潔、統一,從而讓空間氛圍更加清爽。
當衛生間門洞改到廚房這邊后,雖說動線上看似有一些尷尬,但在廚房整體內退之后,卻也巧妙避開了動線的交叉。同時,還讓內部的面積得到了充分利用,繼而實現了干濕分離。
本期案例就分享到這里,雖說整體裝修比較簡單,但巧妙的材質運用,卻也讓空間有著說不出的腔調,并且還有效規避了空間的缺陷,提升了居住實用性,真的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