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的星艦測試又爆炸了!什麼原因?SpaceX2024年或送人上火星

說起「馬斯克」!不得不說是個牛人,各行各業似乎都涉及到了一樣,產品太多了。當然,對于馬斯克來說,最為重要的任務可能有兩個(天空相關),第一個:星鏈衛星的建設,第二個:星艦飛行器的研究。

而對于星鏈衛星的布局來說,馬斯克可以說是「連續布局」,基本上沒出現過什麼問題。按照計劃來看,2022年目標是進行60次發射任務,預計18個月內將有超過4200顆星鏈衛星運行,約占地球所有活躍衛星的2/3。

并且開展網絡布局的擴展,基本上也是可以做到的,按照2022年公布的數據來看,已經有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墨西哥等國的25萬名用戶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

所以,星鏈衛星的建設基本上已經是緩慢發展起來了。然而,在星艦飛行器的研究方面,問題是連續不斷出現,并沒有大家想得那麼順暢。測試星艦又爆炸了!這是什麼情況?我們一步一步地看。

馬斯克的星艦測試又爆炸了!

當然對于SpaceX研發的試驗飛行器——星艦來說,爆炸對它來說并不是什麼「罕見」事情,已經出現過多次問題了。

在2020年2月,SpaceX星際飛船原型SN1在一次液氮壓力測試中發生爆炸!

在2020年12月,SpaceX星艦SN8挑戰12.5km高空試飛。馬斯克隨后發推稱,飛船著陸過程中,頭部燃料罐壓力較低,因此導致著陸速度較快,飛船撞地爆炸。

等等,這都說明了馬斯克的星艦問題,真的是在一次又一次地「測試」之中——「成長起來的」,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然而沒想到的是,這一次星艦測試又爆炸了!以失敗而告終。

當然,由「星艦」和超重火箭構成的「星艦」系統是SpaceX下一代完全可重復使用的系統。每次發射后,超重火箭可以返回地面。而「星艦」本身也有強大推力,可以靠自己前往火星和月球。

所以,在多種系統綜合的情況之下,出現問題,這完全也是正常的情況。馬斯克可以說「耗得起」,這麼多年了,發展星艦也不是一兩天的事情了,雖然不斷傳出壞消息,但是他依然在堅持,這點是值得學習的。不過話說回來,「有錢」才是資本。我們來看看這次爆炸的原因。

SpaceX星艦為何出現爆炸?

星艦的構造十分復雜,上面我們也提到了一部分,按照馬斯克曾表示,星艦最終高度約50米、可搭載100人的「星艦」將配置6臺猛禽發動機,而發射「星艦」的超重火箭起飛重量超3000噸,有31臺猛禽發動機聯合工作。

所以,多發動機,強功能推動,如果系統稍微不能融合好,都可能出現故障。

而在成功完成星艦研究之后,那就是往「人類的火星夢想」發展,按照馬斯克的計劃,預計是在2024年把人類送上火星。

他的火星移民計劃希望以每人10萬美元的低成本在40年到100年內將10萬人送往火星,建立一個可以自給自足的火星城市。所以,SpaceX2024年或送人上火星,這個計劃是明了了。

除此之外,它還要承擔一項地球任務,那就是「地球一小時交通圈」的任務。「星艦」最大時速27000千米/時,從紐約到上海只要39分鐘,所以相當強悍。

對于這樣的強大系統來說,站在科學的角度來講,我們還是期待發展起來,這是非常不錯的。

當然,除了火星任務之外,上面我們也提到了月球任務,長時間以來,美國都在制定重返月球計劃,雖然還沒有實現。但是趨勢是存在的。

同時,SpaceX星艦如果能夠在它之前發展起來,那麼美國在月球建立基地也就更加方便了。所以,整體上來說,SpaceX星艦還是值得人類期待。

那這次SpaceX星艦為何出現爆炸?星艦從結構上來說,主要含有兩個主體部分,上一級是星艦船體,下一級是重型火箭推進器Raptor,其中推進器是最為重要的一個部分。

簡單地來說,一個火箭或者飛行器,沒有了正常的推進器,就是一個廢鐵。所以,推進器是最為關鍵的。

而這次,馬斯克也回應了失敗的問題,稱——正如你們看到的那樣,在壓力測試中,Booster 7推進器的燃料管爆炸了。

當然,雖然馬斯克回答了,但是也有未經證實的說法是,本次燃料管爆裂是因為操作人員加壓失誤所致。反正,整體上來說,就是失敗了。這個是沒有什麼爭議性的,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擴展閱讀

為什麼人類要去火星?當然,對于SpaceX星艦來說,去火星是最為重要的原因之一。而原因我們也多次說過,那就是人類對地球的擔心越來越強。不少人都認為,未來的地球將可能成為一個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天體。

人類不得不往其他天體上行走,而火星就是人類「第二地球」的選擇。當人類進入火星之后,就可以進行對火星的改造。

并且在2020年的時候,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被譽為「嫦娥之父」的歐陽自遠也公開表示,「改造火星并非天方夜譚」按照人類的科學認識,這個過程大概需要兩三百年時間,改造之后人類就可以不穿宇航服在火星上生活了。

所以,未來火星可能真的是人類的選擇。當然話說回來,人類將地球改變成何種狀態,這個不重要,最多就是不適合人類的生存。

按照中國科學院院士汪集旸在公開課中表示,地球仍然處于壯年期,精力充沛、能再活45億年。所以,地球的變化最多影響外界,并不會影響自身。

當然,如果人類想辦法維護地球了,那麼我們也沒有必要移居火星,地球還是完美的,是太陽系之中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天體。好好保護地球吧,不要讓地球的各種自然災害威脅到人類的生存,減少資源的開發等等,也會讓人類在地球上生存更久。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