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花完了全年軍費?俄羅斯打這一仗究竟有多燒錢?

隨著人類科學和文明的發展,戰爭的破壞力也在迅速飆升,如果兩個體量相對差距有限的國家進行全面戰爭,雙方不但會在短期內付出很大人員和武器損失,而且每一天的戰爭費用也會十分驚人。目前,俄軍在烏克蘭依舊沒有取得徹底勝利,而烏克蘭雖逐漸處于劣勢,但依舊沒有無條件議和的跡象,因此戰爭必將曠日持久。

▲從羅斯托夫向頓巴斯方向集結的俄軍車隊根據俄羅斯財政部公布的數字顯示,今年前四個月俄聯邦國防開支約合277億美元,而美國《新聞周刊》則表示,俄軍每天的各方面消耗實際超過9億美元,如果該數據屬實,就意味著俄軍已在三個月花光了全年軍費!根據2021年各國國防預算排名來看,俄羅斯僅位列第十一名,其年度平均水平不但遠低于中美,甚至也明顯不如印度。

與此同時,西方對俄羅斯的集體制裁也不容忽視,并影響到俄羅斯其他基礎產業,以至于盧布匯率一度狂跌。然而隨著俄羅斯直接將石油和天然氣等重要資源與盧布掛鉤,西方很快也受到巨大損失,以至于一些北約西歐成員國甚至以少有的規模大量購入俄羅斯資源。因此不少網友都會好奇,俄羅斯的經濟會這場戰爭而無法支撐嗎?

俄軍在烏克蘭每天要花多少錢?花在哪里了?

根據俄羅斯財政部自己的報告,俄羅斯今年最初兩個月的軍費約為3000多億盧布,到三月時就達到4500億盧布(約合58億美元)。隨著四月戰事越發激烈,這一數據很快攀升到近6300億盧布,約占俄聯邦當月財政支出的33%!平均下來,每天就要花費約3.4億美元,這幾乎相當于4架F-35戰機的成本價!

▲日本某研究報告估測的俄軍戰爭開支俄軍在戰場的每天開支

主要包括提供從子彈到飛彈在內的各種彈藥、保障陸路交通后勤、維護搶修各種武器,特別是那些遭到嚴重損毀的載具、在已占領區域維持控制并盡量肅清烏軍游擊分隊。

此外隨著俄軍投入官兵人數的不斷增加,他們的薪資、口糧、醫療、撫恤等項目也需要很多錢。目前俄軍官兵的軍餉、作戰津貼和傷亡撫恤不斷提升,以數十萬合同制官兵(服役期1-3年)為例,他們簽訂合同后,每人會得到25萬盧布安置費,作戰時每天津貼8000盧布。如果在烏克蘭前線殉職,其家屬就會得到1240萬盧布撫恤金,家庭成員還會每月得到現金補貼;如果重傷,則可領取330萬盧布賠償,而殘障士兵也會每月領取津貼。

▲蘇-35戰斗機是俄空天軍實際形成戰斗力的最強戰斗機,已在烏克蘭取得了不俗的戰績

此前俄羅斯中學畢業生只能當義務兵(不能在俄羅斯未遭到入侵時去海外執行軍事任務),但目前為緩解高素質兵員不足問題,俄羅斯計劃讓中學畢業生可直接成為合同兵前往烏克蘭參戰。同時,俄軍還將服役年齡上限大幅提升,希望這些大齡兵填補后勤崗位,并用于維持占領區治安。軍隊規模的擴大,無疑意味著上述所提的花銷飆升。

▲官兵津貼,也是俄軍一大花錢點

目前,俄羅斯已有20萬以上官兵進入烏克蘭參戰,陣亡人數已超過3800名,而負傷人數也在8-9千之間。但俄羅斯依舊無法獲得一場決定性大勝來徹底結束戰爭,烏克蘭又很難根據俄羅斯的條件接受停火,因此戰爭無疑還會繼續一段時間。考慮烏克蘭戰爭的規模檔次遠超過車臣和敘利亞,因此如果戰爭持續到年底,那麼俄羅斯全年國防開支就會達到6.72萬億盧布(約合近1100億美元)!

俄羅斯今年經濟形式如何?能否支持這次戰爭?

可以肯定的是,俄羅斯迄今甚至將本年度幾乎全部石油和天然氣收入都用于軍事支出,國民生計和其他非軍事行業自然受到很大影響。有消息指出,這可能導致俄羅斯今年下半年的養老金缺口達到90%以上!戰爭初期,1美元甚至可以兌換154盧布!

▲開戰之初,俄羅斯曾爆發大規模反戰游行克里米亞危機后,俄羅斯經濟因制裁大幅縮水,但此前多年里俄羅斯經濟借助國際油價上揚走勢,因此即便危機到來,俄羅斯也能靠昔日積攢暫緩燃眉之急。然而近年的疫情本就讓俄羅斯經濟大受影響,因此開戰之初不少俄羅斯城市里都發生大規模反戰游行,而反戰者的動機,就是害怕外界制裁影響俄羅斯經濟進而影響他們的基本生活。

西方的制裁的確逐漸體現了嚴重后果,例如俄羅斯資源產量下降了10%,批發貿易、商品零售、貨物周轉也都下降明顯。而汽車行業則是俄羅斯損失最大領域之一,因為大量歐美汽車品牌很快退出俄羅斯,其5月新車銷售量一度下降了84%,月銷量甚至達到蘇聯解體后的新低水平。由于俄羅斯的不少汽車零部件都需要進口,因此俄羅斯國產汽車企業也由此被連帶。

▲俄羅斯汽車行業受到很大影響自2月底以來,美國對俄技術出口下降了7成左右,另有36個國家也采取了類似措施。

此外,西方打著支援烏克蘭的旗號,將大量俄羅斯海外資產沒收,甚至號稱絕對中立的瑞士銀行都宣布凍結海外的俄羅斯富豪資產。因此烏克蘭也表示,要將本國境內俄羅斯資產全部充公作為戰爭賠償。有媒體推測,俄羅斯本年度國內生產總值下降將接近8%!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嚴峻的現實面前,俄羅斯立刻在3月23日宣布:那些不友好國家若想購買天然氣,就必須用盧布結算,8天后,天然氣盧布結算法令正式生效。這一法令立刻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到五月中旬時,目前盧布的匯率已回升到戰前水平。毫無疑問,這是被踢出國際SWIFT系統后,俄羅斯最具威力的大殺招。

近年來,歐盟近五成煤炭和天然氣和四分之一的石油進口都高度依賴俄羅斯;在農產品方面,歐盟也是俄羅斯最大出口目的地,交易總額甚至超過了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土耳其和中國。因此俄羅斯的法令一出,歐盟立刻陷入慌亂,甚至德國農業部長等北約國家官員居然提出要用少吃肉、少洗澡的方式節約資源來對抗俄羅斯,但這種法令引來的大規模抗議。

與此同時,俄羅斯的糧食、乳制品、蔬菜、魚類/肉類和食用油的自給率也達到極高水平,據統計,俄羅斯2021年的食品和相應原材料出口總額,明顯超過了俄羅斯國際軍售市場收入,因此被俄羅斯視為威力無窮的無聲武器。從這一點來看,不要說歐洲,就連日本和美國也會因俄羅斯的反制裁而大受影響。

  ▲如果俄羅斯在糧食方面繼續反制西方,歐洲將雪上加霜

盡管在尖端技術產業方面,俄羅斯存在差距,甚至在芯片方面被卡脖子。但另一方面,俄羅斯的各類稀有金屬產量卻十分龐大,例如其鎳、鈀、鋁、鉑的出口分別占據全球市場的49%、42%、26&和13%,這些金屬不但和芯片產業密切相關,也是其他高尖端產業必不可少的所需材料,因此如果俄羅斯徹底實施反制裁,美日等電子產業發達的國家也會被劇烈波及。

美國歷次戰爭花銷如何?俄羅斯為戰爭投入巨資是否值得?

戰爭初期,曾有人對比海灣戰爭,并根據通貨膨脹率計算后表示俄軍在烏克蘭很可能會迅速陷入新世紀版越戰泥潭,最后再度面臨經濟崩潰甚至解體的一幕。據計算,海灣戰爭中美國花費了611億美元(9成由其盟友買單),這筆錢約合今天的1271億美元。

  ▲海灣戰爭中,美軍第一時間投送的兵力遠超過俄軍

在烏克蘭當年美軍出動規模超過43萬,還不包括多國部隊其他成員。在武器方面,美軍出動了6艘航母在內的上百艘艦艇、近1800架各類作戰飛機及8300多輛坦克裝甲車。海灣戰爭也是海陸空聯合的跨洲行動,因此美軍將其本土和其他戰區的部隊和武器運送到波斯灣,就動用了民用航班和大型運輸機各數百架和數以百計的民船,這部分花銷就達到戰爭開支的30%。

海灣戰爭中,美軍飛機對地攻擊次數超過十萬,使用的精確制飛彈藥成本尤其不菲,為此美國還動用了數十枚軍用氣象/通訊/GPS定位/多功能光譜衛星,并租用七千多條商業通信衛星線路,開支自然大得驚人。但必須指出的是,此時美國也在吃冷戰軍備競賽的老本,因此才能在如此短的時間調動如此龐大的海空力量,并迅速驗證了其各類尖端技術武器的效果。

▲漫長的阿富汗戰爭中,美軍總開支超過2.2萬億美元

在持續近20年的阿富汗戰爭中,美國每天都要花費3億美元,20年來的總開支超過2.2萬億美元,特別是還要花很多錢扶持阿富汗臨時政府和相應武裝(每年政府軍官兵的工資就有7.5億美元,最終由美國納稅人買單)。

俄烏戰爭中,俄軍第一波投入的兵力遠低于海灣戰爭時的美軍,坦克裝甲車輛、飛機和艦艇的數量也少得多,因此成本自然低得多。在戰前,俄軍主力早已集結到邊境,運輸路程很短(基本只依靠陸路),因此兵力投送自然與海灣戰爭時的美軍不同,成本也要低得多。此外,俄軍精確制導武器使用量也很低,空天軍活動更遠低于預期,同樣有利于降低花銷。

盡管如此,俄烏戰爭的持續時間和戰況發展依舊出乎俄羅斯預料,因此即便這場戰爭的技術檔次明顯較低,但對資源和金錢的消耗同樣巨大。在俄羅斯看來,如果戰爭只持續1-2個月,總消耗就會被控制在180億美元以下,而今戰事卻并未有結束的跡象,因此俄羅斯必然要為此加大投入,即便其經濟因相應法令而觸底反彈,直接影響到戰事也需要時間。

有軍迷這樣評價俄軍:一拳沒打開,引得百拳來。戰爭初期,北約甚至認為澤連斯基政府可能被迫流亡,對烏克蘭的支持幾乎聊勝于無。然而隨著俄軍損失不斷攀升和戰事膠著,北約的各類技術武器、情報信息甚至雇傭兵等支援也不斷到來,這無疑將讓俄軍面臨更大挑戰。此外,瑞典和芬蘭也最終決定加入北約,這也必然會讓俄羅斯在地緣上面臨新的戰略挑戰。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