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提到小戶型,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已經不再是以往那種昏暗、逼仄、擁擠的感覺了,更多的,是裝修精致,溫馨舒適的小家,今兒咱要說的這間「老破小」,在翻新后便是如此。
34歲的楚先生,在今年10月初裝修完了他的獨居小屋,全屋室內面積有301平方英尺,換算下來大概是28平方公尺左右。
雖然室內面積不算很大,戶型空間也難以利用,但他還是通過巧妙的裝修和布局,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原本空間內的缺點和不便之處,塞下了一室一廳一廚一衛,還有一間小閣樓!
這是一個怎樣的蝸居呢?話不多說一起來看看吧~
先來簡單說一下這間「老破小」的戶型~
▲房子位于老舊小區內
楚先生的小家在一個老舊的小區內,戶型嚴格來說有些尷尬。
一進家中便開門見廳,好在這間小客廳還算方正,且側面還有一扇大窗,采光通風相對優秀;但從客廳延伸到后陽台的小走廊,便顯得有些冗長昏暗了。 之前這條走廊設有隔斷,影響了采光和通風,但在翻修后,楚先生將隔斷取消,做成開放式的「餐廚一體區」,讓走廊空間和整個小家都變得通透了許多。 最有趣的是,臥室和廚房分別有一前一后兩個陽台,且在翻修后,楚先生還在廚房上方暗藏了一個隔層空間,既可收納雜物,又能當作客臥,空間利用更顯靈活。
▲從客廳看向整個小家
至于屋內的整體風格,有點兒像是糅雜了現代和工業風的感覺——利用淺橡木色、土紅色、灰色作為室內的主調,搭配一些有設計感的家具,讓小空間變得十分溫馨舒適。
實話說,在不改變整體格局的前提下,裝修成這樣,我個人覺得已經是獨居的「天花板」級別了!下面就讓我們仔細來看看每個生活空間的巧妙裝修吧~
雖說是開門見廳的格局,但楚先生還是做出了一個「分體式」的小玄關。
鞋柜放在了門外的走廊轉角,一定減輕了家中空間緊張的問題,推門進入家中后,他也并沒有刻意去做柜子和收納,而是保持了客廳部分的寬敞感,不會一進門就給人擁擠的感覺。
▲收納墻與電視墻合為一體
放置錢包、鑰匙等小物的玄關收納區,是我認為非常人性化的設計,它由一個個的折疊掛鉤組成,使用時可以自行展開掛鉤,滿足不同小物的收納需求,使用起來還是蠻靈活的。
而平日里,它則與電視墻相融,好似一面造型裝飾墻,由于整面電視墻與隱形門都是這種一體化的木紋背景,所以用它來點點綴不僅不突兀,還恰到好處。
楚先生說,因為自己是獨居,平時也沒啥會客要求,所以客廳只擺放了一桌一椅。
▲一桌一椅組成的客廳
放棄傳統的沙發+茶幾組合后,客廳空間得以釋放,讓本來有些緊張的面積變得豁然開朗,再加上黑色的單人椅和圓幾搭配,無形中多了幾分精致感。
且不得不說,客廳內的采光是真的很不錯!側面的大窗將充足的陽光帶入客廳,以至于楚先生平日里都半關百葉窗,避免光線晃眼。
▲電視墻在兩扇隱形門中間
電視墻放在了兩扇隱形門的中間,左側通往家里的臥室,右側是一間小小的衛生間和浴室,關上門后,屋內地板、墻面色彩相融,顯得一體感更強。
電視下面,也向內挖空,做了一個小小的電視柜,主要用來收納游戲機和機頂盒這類的小電器,將每寸空間都合理利用起來。
原本家里最尷尬的空間,就是這條狹長的走廊,但在翻修后,也算是化腐朽為神奇了。
▲小小的吧台餐桌區域
在一側留出過道空間,另一側做成了小小的吧台式餐桌,楚先生不僅會在這里吃飯,也會在這里看書或辦公,一個人用的話,這張小桌桌面空間還是蠻富裕的。
再加上內凹式的收納區,可以當作餐邊柜收納一些碗碟餐具和其他小物件,讓小家更顯整潔干凈,這間小小餐廳的設計著實細節。
一台冰箱分隔餐桌和櫥柜后,就只給廚房留下了這樣一個巴掌大的空間,講真,有些太過緊湊,但話說回來,楚先生一個人住的話倒也夠用。
▲櫥柜和較淺的吊柜
通過櫥柜和吊柜的相互搭配,楚先生將廚房所需的各種碗碟餐具和瓶瓶罐罐都收入其中,再加上用電磁爐替換明火灶台,讓整個廚房台面都保持了一種「凈空」的狀態,格外整潔。
最貼心的是,吊柜為了避免壓抑感,特意將柜體內縮做成了較淺的設計,平時下廚也不會磕碰到頭,實用性非常不錯。
讓我沒想到的是,在廚房的上方,竟還暗藏了一間小隔層。
在原本的戶型中,這間隔層實際上并不存在,但楚先生覺得這樣做有些浪費層高優勢,所以特意做出了一個隱藏式的閣樓。
放下吊掛的折疊梯后,就可以去到隔層上,雖然這個小空間并不算大,但用途卻是非常豐富。
它既可以用來當做收納空間,又可以在朋友來留宿時,當成一間臨時的客臥,放下一張大床墊還是沒問題的,這間小小的閣樓,可以說是這個家的點睛之筆了~
在電視墻左邊,一扇做成通頂的隱形門通往家里的臥室。
平時門扇關上時,讓整面電視墻顯得格外大氣!清淺的木紋色調,也成為了家中最天然的裝飾,而打開后,發現內部別有洞天。
▲臥室內的大致格局
這間臥室其實也很逼仄,但楚先生通過淺色系的設計,搭配床頭一面暗色的鏡子,將小空間變得更加靈動。
床鋪靠墻擺放,旁邊做了吊柜和收納架,在提升雜物收納空間的同時代替了床頭柜;另一邊在留出過道空間的同時,做了一整組的通頂式衣柜。
▲小臥室內收納很強
小小的臥室內,瞬間便增加了許多收納空間,側邊的層板架可以用來疊放小件衣物,或者收納一些不常用的生活雜物,將縱向空間充分利用。
而衣柜則做了很多吊掛區,門旁還有一個開放式的柜格,專門掛置常穿的衣服,用起來別提多順手了,一個個小細節的布置,也是讓小家如此舒適的關鍵。
電視墻右邊較窄的隱形門,則通往家中的衛生間。
在電視墻和玄關的掛架中間,這一扇窄門雖然顯得有些局促,但也剛好填補了家中這最后一處區域,與木紋質地的電視墻完美融合。
▲衛生間內做了干濕分區
小小的衛生間內,居然還做了干濕分區,用玻璃浴屏分隔浴室和馬桶、洗漱區,避免出現太過潮悶的問題。
而且半透明的方格玻璃窗,也增加了這間小明衛的隱私性,裝修上充分考慮到了入住后的生活,中看又中用。
總而言之,我個人很喜歡楚先生的這個小家,他將原本的小戶型化腐朽為神奇,充分利用空間且考慮到獨居生活習慣,打造出這樣一個舒適的蝸居,可以說兼顧美觀與實用。
另外,像是隱藏的隔層、玄關的靈活收納掛鉤、電視墻的隱形門設計等等,也都讓我眼前一亮!有些向往住進這樣一個家了~
你喜不喜歡楚先生的這個小家呢?~
感謝閱讀!
(圖片:NTS,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