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30在印度水土不服,除了維修保養跟不上,關鍵原因出在這里

據媒體報道,此前印度外長蘇杰生對俄羅斯進行了為期3天的友好訪問,但蘇杰生訪問完后并沒有返回印度,而是去了格魯吉亞。格魯吉亞和俄羅斯有著深刻的矛盾,在2008年雙方因爭奪南奧塞梯的控制權還爆發了一次戰爭;雙方一直是死對頭,如今的格魯吉亞還試圖加入歐盟,給本就水深火熱的俄格關系又蒙上了一層陰影。「回頭就翻臉」五個字來形容這次印度外長的訪問活動是在合適不過了。

▲印度外長蘇杰生

根據公開的資料,印度有超過60%的武器裝備來自俄羅斯,目前印度空軍的主力戰機是從俄羅斯引進的蘇-30MKI戰機。該戰機除了具備優秀的空戰能力外,還擁有較為強大的對海對地攻擊能力,但就是這麼一款被印度空軍寄予厚望的戰機,服役期間一直大小事故不斷,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印度蘇-30MKI多用途戰機

蘇-30MKI戰機是俄羅斯為印度專門打造的一款戰機,不僅裝備了無源相控陣雷達,而且與其他國家的蘇30在外觀上不同的是,印度的蘇-30MKI帶有鴨翼,另外發動機也是其一大亮點。在世界上所有的三代機中,印度的蘇-30MKI是為數不多裝備了具有四代機特征的推力矢量發動機,從紙面數據上來講,印度的蘇-30還是比較先進的。然而就是這樣的一款性能優異的戰機在印度卻總是麻煩不斷——截止2020年,印度的蘇-30MKI總共發生了11起墜毀事故,多名飛行員因此送命。

▲蘇-30MKI墜毀現場

據印度前國防部長帕里卡爾表示,「蘇-30MKI戰機正飽受經常性的熄火和發動機故障的困擾,實際應用水平很差,目前只有一半飛機能飛。」蘇-30MKI在印度大約有270多架,就是說只有一半左右的飛機可以正常起飛,剩下的一半將不能飛。對此,有印度評論員表示,「印度怎麼承擔得起和平時期損失如此多戰機的代價,我們的蘇-30戰機肯定存在一些嚴重問題,要麼是技術的問題,要麼是飛行員的問題;照這麼摔下去,就是買再多戰機,也不夠摔的。」

▲蘇-30MKI機群

除了飛機本身的問題外,印度飛行員自身的素質和糟糕的后勤維護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另外,氣候問題也是困擾蘇-30MKI戰力的一大因素,印度屬于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對戰機本身就有一定影響,尤其是機上精密的雷達電子設備,這就需要地勤的精心維護保養;可是顯然印度的后勤很難完全做到這一點。

蘇-30MKI目前主要的維護和大修廠家是著名的斯坦航空,其并不嚴謹的作風對該機日常的維修保養造成了很嚴重的負面影響。蘇-30MKI尚且如此,像印度空軍其他的戰機當然就存在更大的風險,每月出現一兩次墜毀事故,也是可以理解的。

▲斯坦航空正在組裝蘇-30MKI

為了追求一時的先進性,而忽視了戰機本身最重要的可靠性,畢竟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面性。蘇-30MKI在裝備印度空軍后一直麻煩不斷,只是在理論上相對先進,客觀上來講,這也是俄羅斯地緣政治平衡戰略考慮的后果。如果印度空軍不改變現有的思想狀況和調整某些軍工廠的作風,那只能是有多少架飛機摔多少架。

▲蘇-30MKI在印度空軍裝備序列里已經算的上是可靠性和成熟度比較好的戰機了,但在這種情況下,印度空軍還能達到超過4%的墜毀率,實在是讓人難以置信。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