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3000萬英鎊,就能早20年獲得艦隊防空,中國為何要放棄051S艦?

眾所周知,隨著大批052C/D型驅逐艦以及8艘055萬噸大驅的建造服役,中國海軍在先進防空驅逐艦領域已走進了世界前列。然而,說起中國海軍防空型驅逐艦發展史,便不得不提起一款名為051S型的驅逐艦。按照原改進計劃,在英國技術人員的幫助下,我軍將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為兩艘051D型驅逐艦加裝射程高達70公里的英國海標槍型防空飛彈系統,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051S驅逐艦。然而由于種種原因,在051S驅逐艦藍圖草案已完成之際,我國最終卻主動放棄了051S型驅逐艦改裝計劃。

按照一般邏輯來看,如果這兩艘驅逐艦改裝成功,那麼中國海軍的艦隊防空能力至少將前進20年。畢竟在80、90年代,中國海軍使用的海紅旗-61系列以及后來引進的法制海響尾蛇防空飛彈,最大射程只有10公里左右,只具備單艦點防空能力。直至世紀之交,裝備有SA-N-7以及SA-N-12中程防空能力的俄制現代級驅逐艦交付后,中國海軍才第一次擁有了中遠程艦隊防空能力。即使是這樣,SA-N-7以及SA-N-12防空飛彈的最大射程不過24公里和48公里,在防御距離上仍然無法與英國海標槍防空飛彈相媲美。表面上看,主動放棄051S驅逐艦發展計劃對我國海軍發展來說不明智,然而結合相關情況來看,事實并非如此。

海標槍防空飛彈最大射程超70公里,可彌補中國海軍艦隊防空短板

要想弄清楚這一問題,就得從051S驅逐艦發展計劃的前因后果說起。改革開放初期,在中西方關系蜜月期的大背景下,我軍開始利用這一窗口期積極與北約國家合作,推進解放軍現代化建設步伐。在海軍方面,由于受長時期近海防御思想的影響,再加上某些技術方面的短板,直到上世紀80年代,我國海軍裝備的各型驅護艦作戰能力仍停留在50年代的水平。

以當時我軍建造的051D型驅逐艦為例,盡管該型驅逐艦裝備有射程高達95公里的「海鷹-1型」防空飛彈,然而在防空作戰方面,該型驅逐艦仍在依靠老式的人工操作型61式雙聯裝37毫米小口徑高炮,結合當時亞洲各國海軍發展情況來看,這樣的作戰能力顯然已落伍于時代。

在經過多方考察之后,我國軍方代表團最終看上了英國的謝菲爾德級驅逐艦。該型驅逐艦滿載排水量約為4100噸,除了相關的反艦、反潛裝備以外,艦上裝備有一套「海標槍」型防空飛彈系統。該型防空飛彈采用傾斜發射器進行發射,彈長4.36米,裝有一台奧丁沖壓發動機,其最大射程超過70公里,最快飛行速度為3.5馬赫。按照英國方面的資料顯示,由于采用了性能可靠的半主動雷達制導方式以及極化天線,海標槍防空飛彈在測試中的命中率一度高達85%以上。

按照我國的最初設想,只要價格合適,我國海軍完全可以引進1-2艘「謝菲爾德」級驅逐艦回國服役。不過由于英國要價太高,據說當時一艘「謝菲爾德」級驅逐艦的價格高達1.2億英鎊左右,這遠遠超出了海軍的預算。也正是這樣,最終中英雙方選擇了一個折合方案,也就是在英國技術人員的幫助下,解放軍為兩艘國產051D型驅逐艦安裝英國海標槍防空飛彈系統。其中一套海標槍防空飛彈及配套雷達設備的價格為1500萬英鎊,我國方面共計引進2套這樣的裝備,051S驅逐艦發展計劃由此而來。

根據當時英國技術人員的提議,我軍051D型驅逐艦的排水量將被適當放大,重新采用高干舷上甲板進行設計,以便體型龐大的海標槍防空飛彈系統的安置。然而,就在相關藍圖草案已經落成之時,在1983年1月召開的聯合評審會議上,我國軍方臨門一腳緊急剎車,直接叫停了051S驅逐艦發展計劃。而這一切,都與1982年的一場海戰有關。

謝菲爾德級驅逐艦表現拉胯,海標槍飛彈命中率不足20%,051S計劃是否繼續有待商榷

1982年4月,為了重新占領被阿根廷奪回的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海軍不惜派出了以競技神號、無敵號航母為核心的特混編隊遠征南大西洋,與之同行的還有數艘最新服役的謝菲爾德級防空驅逐艦。然而在歷時74天的交鋒中,阿根廷空軍僅靠5架超級軍旗式戰斗機、5枚飛魚飛彈以及數十架天鷹式攻擊機便擊沉、擊傷了英國特混艦隊中的16艘大小型艦船。最為打臉的是,之前一度被英國海軍吹噓為最強防空驅逐艦的「謝菲爾德」級驅逐艦的首艦謝菲爾德號以及姊妹艦考文垂號,竟然被采用超低空突襲的阿根廷空軍擊沉,考文垂號驅逐艦更是被天鷹式攻擊機利用普通航彈凌空轟炸擊沉。

而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整個戰爭期間,英國皇家海軍的謝菲爾德級驅逐艦共計發射了26枚海標槍防空飛彈,這些飛彈只擊落了阿根廷5架飛機,其命中率不足20%。除此之外,它對超低空掠海突襲目標的攔截率甚至不足10%。也正是這一戰,幾乎把海標槍防空飛彈的所有缺點都暴露在了世人面前。

在整個馬島戰爭中,海標槍防空飛彈出現的最大問題在于反應速度慢、準備時間長的問題。據說從雷達觀察員發現空中目標拉響警報,到將第一枚海標槍防空飛彈發射出去的時間高達13.5秒。而且與海標槍配套的909火控雷達系統采用照射雷達與跟蹤雷達合一的設計,由于飛彈飛行過程中采用半主動雷達制導,這意味著海標槍防空飛彈的配套雷達,最多只能迎戰一個目標。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海標槍防空飛彈的射程再遠,其多目標接戰能力同樣拉胯;

海標槍防空飛彈雖然裝備了最新的沖壓發動機,但是由于當時的技術不夠成熟,加之該飛彈采用航空煤油燃料推進,在實戰中海標槍飛彈如若大機動過載飛彈發動機極易熄火。而且由于沖壓發動機進氣道對氣流的屏蔽作用,在實際作戰中,海標槍防空飛彈對所有的超低空掠海飛行目標一概不好使。也正是以上種種原因,我國開始思考即將進行的051S型驅逐艦計劃是否值得。

中英關系急轉直下,051S驅逐艦或面臨卡脖子問題

如果說,1982年的馬島戰爭讓我國軍方對051S發展計劃產生了猶豫,那麼隨后的中英關系急轉直下更是造成051S計劃被緊急叫停的直接推手。要知道,馬島戰爭慘勝后不到3個月,時任英國首相的撒切爾夫人便就香港問題來華訪問。挾馬島大勝余威的撒切爾夫人強硬提出「能不能以主權換置權繼續租借香港」。也就是說,英國不想把香港還給中國。然而這一次,撒切爾夫人卻碰到了一生中最硬的「釘子」,因為中國政府不是晚清政府,「在主權問題上沒有回旋的余地」。

撒切爾夫人回國后,一部分趾高氣揚的英國軍官和議員直接揚言要與中國開戰,想用武力威懾中國在香港問題上退步。在這樣的大背景下,051S驅逐艦計劃最終被緊急叫停。有消息稱,當時中國已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如若1997年英國仍然不愿歸還香港,解放軍將不得不采取非和平手段解決香港問題。屆時,英國海軍很有可能像1982年那般派遣特混艦隊遠征太平洋,在那樣的情況下,采用英國海標槍防空飛彈技術的051S主力驅逐艦將處于十分被動的局面。即使英國不敢輕易對華動武,兩國關系急轉直下之后,051S驅逐艦的后續升級以及建造必將受到英國的牽制,這對我軍來說是件得不償失的事。

小結:總而言之,由于戰場表現不佳、技術問題以及中英兩國關系轉冷,備受期待的051S驅逐艦改裝計劃最終告吹,中國海軍一步從單艦點防空跨越至艦隊防空的愿望就此破滅。不過,這也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路要一步一步走,中遠程防空飛彈雖然打得遠,但是如果沒有近距防空飛彈配合,在現代海戰中同樣無濟于事,馬島戰爭中謝菲爾德級驅逐艦被重創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沒有近程防空飛彈的配合。

也正是如此,在后續的引進過程中,我國先從法國引進了射程約為12公里的海響尾蛇近程防空飛彈,并仿制成功了國產海紅旗-7防空飛彈。后又從俄羅斯引進SA-A-7/12中程防空飛彈系統以及S-300F艦載遠程防空飛彈等裝備,至今中國海軍的所有主力驅護艦上均已裝備海紅旗-10近程防空飛彈以及海紅旗-16/9B中遠程防空飛彈。因此,從這些方面來看,當時我國放棄051S驅逐艦計劃也不算虧。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