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覺言德明賣國以悅敵,不可赦。」-----《南唐書·鍾謨傳》
在抗日戰爭中,許多英雄為了保家衛國、為了人民的幸福而浴血奮戰、頑強戰斗,但是,也同樣存在這麼一群人,他們沒有把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放在首要位置,而是懼怕死亡、懼怕敵人的威脅,最終選擇了向侵略者投降,變成了民族與國家的叛徒、漢奸。其中有這樣一位,她雖然也行了漢奸之實,卻因為身份特殊得意安度晚年,一直活到了2014年。
此人究竟是誰呢?她就是出1920年生于中國遼寧的李香蘭。她其實是日本人的后代,早年因為父親被日軍懷疑是叛徒,所以不得不和家人搬到沈陽討生活。在一路的不安與顛簸中,小小的李香蘭雖然倍感辛苦,卻也「幸運」地遇到了使她人生發生大逆轉的「恩人」。正是由于此人的發掘與介紹,李香蘭開始師從名師學習歌唱藝術,風光的演藝生涯就此開啟。
憑借著自己的努力,李香蘭在當時的東北三省獲得了一定的名氣,也吸引了當時的侵略者日軍頭目的注意。恰巧那個時候,詭計多端的日軍在施行武裝迫害的同時,也想對中國老百姓們施行精神文化上的「麻醉」和滲透,而李香蘭所擅長的演藝和歌唱就是一個很巧妙的切入口。
緊接著,日軍就對李香蘭進行了徹頭徹尾的培養和包裝,讓其以中國本土歌手的身份去唱歌、拍電影。經過日方煞費苦心地栽培,李香蘭可謂是名聲大噪,紅遍大江南北,成為了被國人所喜愛的歌手之一。據了解,逢李的作品問世,就會引起很大反響。
那為什麼說走演藝路線的李香蘭是「女漢奸」呢?當然并不是因為她隱瞞了日本人的身份,而是因為在自己擁有巨大的影響力后,所推出的作品不再只是走單純的文藝路線,而是逐漸踏上來為遠東政策推波助瀾的「罪惡之途」——李香蘭以女一號的身份,參演了很多美化日軍侵華、掩蓋戰爭罪行的電影。
數年后,伴隨抗日戰爭的勝利,李香蘭及其他日本侵略者也迎來了國際法庭的審判。當法官將李香蘭的罪狀一一列舉后,做出了執行死刑的審判結果。但就在此時,李香蘭說出了自己是日本人、擁有日美雙國籍的身世之謎。為了證實李的言論是真的,其好友還亮出了有關證明。這樣一來,李香蘭之前所做的一切,就不能被視為「漢奸」之舉了,也就順利地擺脫了罪名、逃過一死。
1946年2月,李香蘭和其他僑民一起回到了日本,也重新用回了自己的日本名字,開始了新的生活。不過此一時彼一時,離開中國的舞臺李香蘭,也并未獲得更大的發展。
1969年,年近半百的李香蘭當起了節目主持人,5年后,借著積攢的名氣和資歷,李香蘭又活躍在了政界,一路升遷,身兼數職。也許是出于愧疚,晚年的李香蘭致力于中日關系的改善,可惜還是在沒看到想要的結果之前,2014年9月7日離開了人世,終年9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