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諾門罕戰役爆發。這是蘇聯和日本兩國自張鼓峰戰役之后的第二次軍事沖突。翻開相關事件的老照片就會發現,交戰雙方的軍裝迥然不同,但在軍帽上卻有驚人的共同之處,那就是額頭部位正中間鑲嵌著一個顯眼的五角星。
其實不僅軍帽,日軍士兵的鋼盔上也有五角星。01式鋼盔是日軍的第一批制式鋼盔,爾后的90式、98式鋼盔也沿用了額頭五角星的設定。在諾門罕戰役中,日本關東軍配備的是90式鋼盔。早期,這款鋼盔上面印的五角星面積大,特別醒目,經常成為蘇軍莫辛納甘子彈的活靶子。
每個幾何符號都有它的含義,特別是用作國旗、軍旗、制服上的標志的時候。那麼,軍帽上的五角星代表著什麼?是什麼原因讓這兩個意識形態相差甚遠的國家選擇了同一個符號呢?
1868年,幕府將軍奉還大政,明治天皇宣布改革。自黑船事件以來,日本被迫打開國門。在飽受列強不平等條約壓榨的同時,西方先進事物也不斷傳入日本。深感自己脫軌于世界許久,天皇和中下層武士擁護者們痛定思痛,決心要以洋為師,進行一場徹底的西化改革。
當時的日本,事無巨細都要參考西方。日本是靠對外擴張發家的。明治維新時期,軍隊現代化得到了史無前例的重視,甚至連天皇都穿上了當時歐洲流行的肋骨式大元帥服。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實行藩國制,藩國之間各自為政,軍服不一。新政府統一軍制,籌辦新式海軍、陸軍,軍服的設計也被提上日程。
明治時期的軍帽參照法國,采用平頂桶帽,連主色調都是法軍的藏青色。普通士兵的帽子上沒有什麼特殊標志,但軍官帽上有一顆碩大的旭日章。
1871年,法國在普法戰爭中慘敗,日本陸軍的學習對象也逐漸從法國轉向德國,開始采用德式略帽。并在1874年明治七年式軍帽首次出現五角星。
軍裝的新舊更迭是個繁瑣且緩慢的過程,這樣學來學去也不是個辦法。于是,1886年日本天皇頒布第48號敕令,宣布陸軍軍服一律采用「明治十九年式」,這是日本第一次統一軍服。這套軍服一直被用到日俄戰爭。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海軍自統一著裝起就沒有在軍帽上佩戴五角星,而是選擇船錨作為標志。甲午海戰時的日本水手軍帽上也沒有出現五角星。五角星自從被采用起就是陸軍的標志。
1900年,日本天皇頒布第364號敕令,正式確定五角星為日本陸軍軍帽標志。爾后的四五式軍服、昭五式軍服、九八式軍服,帽子上都會繡上布制五角星,或者鑲嵌金屬五角星作為標志。
五角星被選作陸軍標志,是一個符號簡化的過程。近現代化的軍隊已經不能再像排隊槍斃時候那樣穿得花花綠綠了。就像華麗的肋骨禮服最終被立領禮服取代一樣,線條簡約的五角星從一堆復雜圖案中脫穎而出,取代櫻花章、旭日章,成為軍帽上最顯眼的象征符號。
日本軍制以洋為師,五角星也是參照法德樣式的。然而,五角星的起源不是歐洲,而是由六千年前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首創。其最早的含義與占星術有關。五角星整潔尖銳、神秘且美觀,受到其他文明的喜愛,在傳播的過程中衍生出了許許多多的含義,經過二次創作和加工,被用于宗教和魔法這些神秘學領域。
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將五角星作為庇護自己的精神圖騰,并帶著它南征北戰,打敗了無數強敵。這使得五角星的符號和軍事上的勝利聯系在了一起。
在現代人看來,五角星端莊規整,是軍隊紀律性的最好寫照。在古蘇美爾人眼里,五角星具有鎮邪的功能。線條的五個交匯點構成一扇鎮住惡魔的門。在兩軍交戰時,各自一方都會覺得自己師出有名,是正義之師,自然會把這種代表正義的符號搬出來給自己撐腰。
值得諷刺的是,這麼美好的符號卻被日本侵略者所用。最終,這代表勝利的五角星也庇護不了殘暴不仁的日軍。1945年,日本戰敗,日本明治維新以來對亞太人民數十年的侵略和壓迫終于結束了。
蘇聯和日本兩國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對五角星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對日本人來說,五角星的五個角就像櫻花的五個花瓣。日本人喜歡賞櫻,但他們認為櫻花最美的時刻不是四月花開,而是五月凋零。在日本侵略者眼里,隨風飄落的櫻花就像殉國的武士,在生命最后一刻綻放最美的「榮光」。
蘇聯和日本軍帽上的五角星都是整體填色,沒有內接線條的實心圖案。但蘇聯的五角星具有革命色彩,它有一個專門的名稱,那就是「紅色五角星」。
1917年,十月革命成功。次年,錘子和鐮刀交叉的圖案被選為蘇維埃政權的標志。幾年后,錘鐮圖案被用于蘇聯國旗,和它一起出現在國旗上的還有紅色五角星。
這一符號起源于俄國國內戰爭時期,設計者不詳。俄國退出一戰之后,大量的士兵從前線被調回,他們政治立場不同,有些對新政權態度迷茫。為了和駐守國內的紅軍相區分,指揮部就給每個紅軍發放一枚五角星佩戴于軍帽。這是紅色五角星的靈感來源之一。
靈感來源之二是象征世界語的綠色五角星。蘇維埃政權的創立者推崇布爾什維克主義價值觀,號召世界無產階級大聯合,這與綠色五角星象征五大洲人民心心相連的國際主義精神不謀而合。
蘇聯成立后,光芒閃爍的紅色五角星被高高樹立在克里姆林宮的尖頂上,成為引領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的象征。此后,跟錘子與鐮刀一樣,紅色五角星被各個社會主義國家和組織作為標志使用。
紅色歷來是革命的色彩。早期的蘇聯紅軍戰旗設計考慮到了這一點。該旗以紅色為主色調,中央為光芒萬丈的鑲黃邊紅五星,將錘子和鐮刀包裹在內。而紅軍就像這五角星一樣,守護著蘇維埃政權的四面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