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有創意!夫妻倆買下1950年廢棄火車,將一節車廂變成70㎡小家,太有特點了
見過大巴改成房車的、見過飛機改成「房機」的,不知道妳見沒見過用火車廂改造的小家呢?一對夫妻還真就這麼做了~
伊萬和丹妮拉夫妻倆,在2012年的時候搬進了他們現在居住的這個牧場里,到現在也有差不多10年的時間了,兩人在這片土地上養羊駝、種蔬菜,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雖然日子過得慢條斯理,但兩人并沒有放棄對生活樂趣的探索, 到2018年時,兩人用攢的錢買下了一節建于1950年代的廢舊火車廂,并盤算著把它改造成一個特殊的小家。
經過幾個月的改造,這節火車廂被打造成了一個70㎡的小家,里面有完整的客廳、廚房、臥室和衛浴空間,夫妻倆有時候自己住,有時候會把它左右租出去,就這樣過了4年,直到現在。
那麼,這個很有特點的小房子是什麼樣子的呢?話不多說,一起來看看~
「火車之家」的格局
▲夫妻倆的火車之家
先來簡單說說這個火車之家的格局設計。
從外面看,它就是一截長長的火車車廂,在兩側增加了戶外涼棚和浴室區域。 而內部大體可分為三段,即前段的廚房區域,中段的客餐廳,以及后段的臥室。 家中也盡可能保留了車廂內的原貌,只是在部分地方進行裝飾,看起來很有特點。
車廂中的客廳和餐桌
這個家里,最主要也是最寬敞的地方,就是中段的客餐廳一體化空間了。
進入家中的空間,可以看到車廂里保持著這種古老的金屬質感,由于之前墻上的漆面有些脫落,夫妻倆又重新給內壁刷了漆,增加防水防潮效果的同時,也讓車廂內看上去更干凈些。
穿過窄門進入客廳中,眼前的景象豁然開朗,整節火車內的座椅,基本上都已經被拆除掉,取而代之的是沙發和餐桌椅,「奶色系」的天花板,搭配木質地板,看上去也更加清新靈動。
餐廳和客廳相連,形成了一體化的空間,后面一張原本車內的座椅被保留了下來,變成了一個餐桌邊的「卡座」,與餐桌共同組成了這個四人位的用餐區,而且餐桌就放在窗邊,看起來也分外明快。
總之,這個集成了客廳和餐廳的大車廂,看起來還是蠻舒服的~
室內外的廚房
家里的廚房,分為了室內和室外兩個區域。
屋內的廚房,有簡單的丙烷爐灶,平日里燉菜、燒水,煮一些食物都沒有問題,而且夫妻倆生活中常用的各種碗碟餐具也收納到了櫥柜里,用起來還是蠻方便的。
旁邊的台面也提供了充足的切菜備菜的空間。
除了屋內可供基礎烹飪的灶台外,屋外還有一台大烤爐,以及戶外的燒烤區,平日里招待客人,或者是做一些復雜的菜式、烘焙,往往會在戶外廚房進行。
內外相互搭配,讓這個火車之家的廚房變得功能充分。
衛生間和浴室
接下來聊聊衛生間和浴室。
家里的衛生間和浴室是妻子丹妮拉一手打造的,它在火車車廂的基礎上進行外擴,一側是洗手台,一側是馬桶,中間安裝了高高的淋浴花灑。
洗漱沐浴后,污水會流入牧場的灰水池中,不用擔心弄得哪里都是,還是蠻貼心的。
小小的馬桶,并未采用我們常說的堆肥式馬桶,而是有單獨的排水,便利性自然是大大提升。
哦對,屋外的木甲板上,還有一個大浴缸,可以在天氣晴好的時候一邊泡澡,一邊欣賞牧場中的景色。
火車車廂里的臥室
室內的最后一處區域,就是家里的臥室啦!
從客廳往后走去,進入臥室前還有一個小小的休閑區,這里安裝著之前車上的舊座椅。
丈夫伊萬說,坐在舊舊的椅子上,曬曬太陽、看看書、吹吹風,都能讓人仿佛置身于曾經那個年代,真的很愜意。
臥室內,也保留了火車內原本的樣貌,只是在中間安裝了一張雙人大床,供夫妻倆休息和睡眠使用,兩遍的床頭柜干脆用之前火車上的座椅代替,可以說是非常有創意了~
生活中其他有趣的地方
以這個火車之家為中心,周圍也有很多其他有趣的地方。
比如我們前面說到過的戶外廚房,夫妻倆自己砌的大烤爐與石砌圍墻相融,可以烤雞、烤披薩,很是實用。
在擴建的涼棚下,還吊上了一張吊床,端一杯飲料,夫妻倆常常會躺在上面,望著牧場中綠茵茵的草地,晃晃悠悠地睡上一覺,聽到這里,是不是想想就覺得夢幻?
當夜幕降臨時,火車之家內亮起了溫暖的燈光,為夫妻倆在空曠的自然環境下,營造出一個溫馨舒適的家居場景。
文末總結
到這里,我們也算是「參觀」完了這個「火車之家」,不知道各位覺得它怎麼樣呢?
其實要我說,這樣一個超有特點的家,能滿足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需求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事兒了,更何況它還有一系列有趣的設計,真的服了!
此外,車廂內的復古氛圍,也是這個家的點睛之筆。
這個70㎡的火車之家,雖然裝修不算很豪華,但也讓我們看到了家的更多可能性,而且在這節車廂里居住的4年時間里,它對這對夫妻來說,也是兩人枯燥生活的調味劑。
不盲目從眾,找到屬于自己的生活方式,還有什麼能比這更讓人感覺幸福的呢?~
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