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十多個鬼子藏在一個炮樓中,面對成百上千的人為啥不慌?

話說,在抗日戰爭期間,「炮樓」一直是讓我軍非常頭疼的一個東西,而且,炮樓也是抗戰期間小日本幾乎都會在占領區修建的一種常見的防御性工事。

熟悉歷史的朋友們應該都有一定的了解,小日本所修建的炮樓規模通常都不大,在里面配置的兵力也不算多,在通常的情況下在一個炮樓中也就會配置一個小分隊的兵力。

也就差不多有十幾個鬼子兵,在一些條件艱苦的地方,甚至在一個炮樓中就連一個小分隊的人也不到,也就只有幾個鬼子兵。

小鬼子

說到這里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小鬼子在炮樓中國配置的士兵并不多,但他們在面對我軍攻擊的時候卻有恃無恐。

在炮樓里貓著的小鬼子們,他們不僅依托著炮樓的防御作威作福,而且隔三岔五還會跑出來欺負當地的貧苦老百姓,這就讓很多朋友感到奇怪,小小的一個炮樓里,也就撐死十幾個人,甚至有的更少,為什麼這些小日本卻這樣有恃無恐?

下面小編給大家簡單地講述一下。第一點,小日本將炮樓作為自己在占領區的主要據點,在修得的時候將其構筑的異常堅固。

機槍堡

炮樓通常都是采用的是磚石結構,而且還在每個樓層與角落都設有很多開口的射擊孔,這些射擊孔看似很小但能覆蓋的射擊范圍卻很廣,不僅能對射界范圍內造成很大的打擊,而且還能時刻觀察外面所發生的情況。

不僅如此,小日本還會在炮樓的頂端特地配備探照燈,只要有人接近炮樓,被強光照照到,那就很容易被鬼子的哨兵所發現。同時,在炮樓的下面還設有鐵絲網以及又寬又深的壕溝,在壕溝中還灌有水,這就屬于典型的易守難攻的防御工事。

如果斷了這個炮樓,在沒有正規部隊的重火力支援的情況下,僅憑一些裝備極其落后的游擊隊來說,想要拿下來,那真是非常困難,但當正規部隊來打,通常也不會輕易集結大量兵力出動,否則就很容易會被小日本發現,從而引來大量援軍。

八路軍戰士

平心而論,就算是讓正規軍去端了鬼子的炮樓,其實也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因為鬼子的炮樓異常堅固,沒有重武器的支援想要摧毀炮樓那是非常困難的。

再加上敵后部隊、游擊隊等的重武器數量也是很少的,而有重武器的正規軍一般也不會去打費力不討好的炮樓,所以,綜合這些因素小日本才敢在炮樓里有恃無恐。

第二點,藏在炮樓中的小日本的數量雖然不多,可是偽軍的數量卻不少,平時,小日本從炮樓出來想要去外面搜刮搜刮,通常都會讓大批偽軍來開路。雖然偽軍戰斗力低下但數量很多,有小日本督軍跟著也并不好打。

端鬼子炮樓

實際上,小日本通常很少出來,對于一般的征收、征糧這種事也都是交給偽軍來辦。在炮樓中的鬼子,其主要的任務其實就是監管偽軍,讓偽軍干活。

要說鬼子如果沒有偽軍來給自己跑來跑去,其實它們根本就無法在占領區立足,除非設立大量兵力,再或者是就躲在炮樓里不出來,可以說,偽軍是小日本在占領區不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第三點,小日本的炮樓選址通常都會建立在交通樞紐處,而且所修的也是非常密集,能相互呼應,再加上小日本的機械化水平也比較高,所以增援速度也是很快。

只要某個炮樓遭到襲擊,在其他炮樓的日偽軍得到消息后也很快會來增援,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炮樓變得易守難攻,即便是出動正規軍去攻打鬼子的炮樓其實也是非常困難。

正規軍攻堅炮

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斷了炮樓,那就必須趕緊撤,一旦撤退不及,等到柜子的增援部隊一到,那就很可能會被包圍。所以,藏在炮樓里的小日本根本不怕武裝力量來打炮樓,只要炮樓里的小日本能撐住一波攻擊,那危機就基本解除了,因此他們才會這樣有恃無恐。

到抗日戰爭的后期,由于小日本的兵員素質與數量急劇下降,對于占領區的控制力也隨之減弱,而我方的實力也在不斷提升,尤其是裝備方面得到了大大改善,已具備攻堅能力,貓在炮樓里小鬼子的日子不好過了。

后來,「炮樓」也變成了「香餑餑」,因為在里面囤有大量武器彈藥以及物資,所以「炮樓」也就變成了各游擊隊的爭搶對象,以前有恃無恐的小日本現在整天都會提心吊膽的,因為他們心里也清楚今非昔比了。

炮樓里的小鬼子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