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屎包圍是一種什麼體驗?非洲的魚告訴你,真的能把魚「惡心」死
你感受過被屎包圍的感覺嗎?是那種遮天蔽日、充斥在你身體四周的包圍,也許這樣的場景想想都讓人不安,但是非洲的魚這幾年也是不太好過,它們正經歷著這樣殘酷又惡心的洗禮,甚至丟掉了性命,當然這里說的「惡心」死并不是真的惡心致死,而是被憋死了!
罪魁禍首竟是意想不到的河馬!
雖然從外表上來看,河馬是憨態可掬的,但作為咱們水陸兩棲上較大的動物,它的攻擊力不僅是很強的,就連釋放出來的排泄物也是非常厲害的生化武器。曾經就有科研人員在實驗中發現,河馬的糞便能夠導致河里的魚出現大量死亡的情況,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漁民們發現馬拉河魚群離奇死亡
在肯尼亞和坦桑尼亞中,有一條蜿蜒流淌的河流,這條河流就是馬拉河。兩年前,居住在馬拉河附近的漁民們無意中發現,在馬拉河的河面上經常會漂浮著很多死亡的魚群。從表面上看,這些魚群的死亡并不像是人為投毒造成的,因為如果是投毒的情況,死亡的魚應該全身泛著黑斑,會有中毒的跡象。
一位來自附近居住的漁民表示:「以前這條河流的景色非常不錯,就是最近這兩年,經常會看到有很多死亡的魚漂浮在河面上,因為長期得不到清理,河流時常會散發著腥臭的味道。」科研人員在進行實地調查研究后發現,原來這些魚群不斷出現死亡,主要罪魁禍首是在馬拉河中棲息的河馬。」
在科研人員研究過程中發現,這些魚其實是被河馬排泄出來的糞便徹底憋死的。那麼,為何以前沒有出現過這樣的事情呢?好端端的河馬,為何它的糞便會成為生化武器呢?在弄清楚這些問題之前,我們先簡單了解一下河馬這種生物。
河馬——水陸兩棲體積較大的哺乳動物
作為水陸兩棲體積較大的哺乳動物——河馬,它們主要生活在非洲熱帶水草地區。河馬平均體長是在2米左右,體重在1300—3200千克。可以說河馬是陸地上第三大動物。在平日里,河馬喜歡群居,不喜歡獨處。有的時候會20幾頭河馬聚集在一起,多的時候也會達到100多頭。
在白天的時候,河馬喜歡長期呆在水中生活。因為與其他動物相比,河馬身體上沒有皮毛覆蓋,是非常脆弱和嬌嫩的,不能長期忍受太陽的直射,甚至連蚊蟲的叮咬也讓它們受不了。在這種情況之下,河馬不得不全天幾乎全部都在水中棲息。在深水中,河馬會把自己的鼻孔留在河面上,進行呼吸。
河馬張開大嘴,可以吞下一整個人,因為嘴巴大,所以它們也被稱為陸地上的大嘴獸。雖然河馬看起來是龐然大物,但是在水里面,它們卻能游刃有余地走來走去。那麼河馬是不是食肉性動物呢?事實上,在大部分的時間里,河馬都是吃素的,以水草為主。為了維持身體上的基本能量運轉,河馬食量極其之大,平均一頭河馬要吃100多公斤的食物,才會把肚子填飽。
河馬的糞便為何會演變成「生化武器」
正所謂吃得多排泄的就會多,由于河馬每天都會吃很多食物,所以它的排泄物也是普通動物的十倍, 每頭河馬在一年的排泄糞便的數量高達九萬多公斤。河馬的糞便里包含很多化學元素,比如氮、二氧化碳、碳等,這些物質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它們是天然的有機肥料,可以有效滋養河里的微生物,讓河水中的養分變得越來越多。在梅雨季節的時候,河馬的糞便會隨著雨水的增多而被沖淡,很多河里的其他動物,比如魚,蝦等,都會把河馬糞作為養料。此外,河馬的糞便還能更好的促進河里的水草等植物更好的生長。
那麼,既然河馬糞是天然的養料,為何會變成生化武器,讓魚群大量消亡呢?生活在非洲馬拉河的河馬,大約有近4000千只河馬,這些河馬排泄出的糞便總量在8-9噸,因為河馬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河里中度過,所以這些被消化掉排泄掉的糞便直接會在池塘中就地解決。河里的「糞便」堆積成山后,河中的氧氣會大量被消耗掉,造成了河水里長期缺氧。
如果河馬的數量越來越多,那麼河水的氧氣就會被消耗掉越來越快,再加上河馬排泄出的糞便又包含很多可觀化學物質,隨著河馬數量變多,這些化學物質也逐漸增多,就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在這樣的糞水中生活的魚,就會出現窒息而亡的情況。
以前生活在馬拉河中的魚為何沒有出現大量死亡的情況呢?
隨著全球變暖,生態環境的改變;近幾年來非洲部分地區出現了干旱的情況,氣溫越來越高,雨水越來越少后,這就造成了馬拉河的河道逐漸變窄、變淺,不再是曾經那條寬闊的河流,而是變成了一個個單獨的池塘。河水變少,部分地區出現了斷流的情況,那麼河馬群的數量越來越多。
在這種趨勢下,堆積的糞便無法得到分解,滋生的化學物質越來越多,得不到大量河水分解后,就會逐漸消耗掉水中的氧氣,進而導致魚群出現死亡的情況。如果生態環境沒有改變,梅雨季依舊存在,河流恢復正常的流動,河馬的糞便不會出現聚集,里面的化學物質得到有效分解的話,也許魚群會呈現多樣化發展。
那麼,魚群出現大量的死亡,真正的錯誤全部都歸在河馬身上嗎?并不是,要知道在很久以前,生活在馬拉河中的河馬也是可以和那里的魚群和睦相處的。魚群之所以出現大量死亡,也是近幾年才出現的。
要知道近幾年,生態環境破壞極其嚴重,全球變暖后,部分地區的河水流量出現了不穩定的情況,總而言之,人類應該反思一下,引發的「魚群死亡」的現象,還是人類自己釀造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