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士兵研讀《孫子兵法》,知道亞速鋼鐵廠是死地,果斷投降!

5月19日,俄羅斯記者探訪了從烏克蘭武裝分子手中解放出來的馬里烏波爾伊里奇工廠。根據現場視頻顯示,俄方在地下室中發現了烏軍留下的諸多物品,其中甚至還有一本《孫子兵法》,雖然有中文「孫子兵法」字樣,但從字母上看這是一本烏克蘭版本,因為有烏克蘭語「孫子兵法」字樣——Мистецтво війни。

俄羅斯國防部最新通報,過去一天,又有771名被圍困在亞速鋼鐵廠內的烏軍和「亞速營」武裝人員投降。

自5月16日以來,共有1730名武裝人員投降,其中包括80名傷員。急救人員在現場值守,為重傷者進行包扎后將他們送往新亞速斯克中央區醫院。

▲應該是一本烏克蘭版的《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遠銷海外其實不是什麼新聞,很早之前這本中國古代兵書就已經翻譯成各國語言。

比如《孫子兵法》英文版被翻譯為《The Art of War》,其中最好的版本是賈爾斯翻譯的版本,通行的英文本由十九世紀的漢學家賈爾斯翻譯,不僅直白通俗,而且從純語言的角度看,很講究音節韻律,瑯瑯上口,字字珠璣,與原文相比毫不遜色。但是其中有大量的再創作。

《孫子兵法》不但被各國軍事家重視,甚至與西方的《戰爭論》統一地位,而且在商戰中也被廣泛應用。

▲美國軍校中學習《孫子兵法》。

據中國國防報報道,上世紀90年代,中國軍界人士訪問美國,在美軍的院校和研究機構座談時,「孫子兵法」是出現頻率最高的主題詞之一。如果你問美國的軍官印象最深的軍事理論是什麼,他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孫子兵法。

據了解,美軍幾乎所有的軍官學校和指揮院校,均開設孫子兵法課。美方人員稱,孫子兵法在美軍部隊相當普及,已經成為作戰和建軍的重要指導理論。

為了更好地學習、研究和運用孫子兵法,美方從1998年起就多次與設在軍事科學院的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聯系,準備仿效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的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在美國軍隊中成立一個「全美孫子兵法研究會」。

而當中國軍方人士訪問美國時,問及美軍在海灣戰爭時是否將《孫子兵法》人手一冊發給參戰部隊,美國軍方人士說:海軍陸戰隊是人手一冊,其他部隊不太清楚。

▲不同版本的《孫子兵法》英文版。

美軍對孫子兵法是絕對高度重視的,歷年的參聯會的聯合條令、作戰評估、理論著作反反復復提到孫子兵法,尤其是JP2-0聯合情報條令,還曾把孫子《用間》里的一些話作為章節的卷首語。

事實上,《孫子兵法》作為世界上著名的古代兵書,有這樣的待遇是理所當然的,就像我們也有很多中文版的《海權論》《戰爭論》等西方兵書,也同時作為軍校的必學課,甚至是隆美爾的《步兵攻擊》也有中文版。

我們在網上也很容易就找到了這本烏克蘭文版本的《孫子兵法》,應該是一名烏克蘭士兵帶進了亞速鋼鐵廠,想通過書中的智慧拯救自己和連隊的命運。

▲烏克蘭亞速鋼鐵廠中出現的就是這個版本的烏克蘭語《孫子兵法》。

那麼,《孫子兵法》能救亞速鋼鐵廠嗎?顯然是不能的。

孫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輕地,有爭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泛地,有圍地,有死地。而亞速鋼鐵廠顯然是九地中的「死地」。疾戰則存,不疾戰則亡者,為死地。

也就是說在死地想要活下去就必須戰斗,也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但任何結論都是有前提條件的,前提沒有這個條件,千萬不要瞎用這個結論。馬謖在街亭學「置之死地而后生」屯兵山上,結果失敗了被砍了腦袋,此就是例子。雖然說把自己的士卒逼到死地,能夠激發出超常規的斗志和斗力,但如果這個斗志和斗力無法超越死地的限制,那麼結局還是死,「置之死地」也不過是作死的前奏。

▲亞速鋼鐵廠就是《孫子兵法》中的死地。

亞速鋼鐵廠雖然也是擁有強大的地下堡壘,但是內無退路,外有圍兵,一旦長時間困守,只會大量消耗食物和水,最后將死地變成絕地,成為了另一個街亭。事實上,也證明了這一點!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