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個歌也能玩出人命?非洲這群音樂人,可能比黑幫殺手更兇殘
南非一所偏僻的公寓里,名叫Lekase的男子準備出門去,他先檢查了一下身上的配槍,再小心環顧了一下周圍環境,確定沒有可疑的面孔,這才敢下樓。
藏匿在此的Lekase既不是通緝犯也不是特工,只是一名如假包換的Famo歌手。
像他一樣,隨身佩戴槍支,藏匿到南非只為躲避仇家追殺的Famo歌手,在萊索托遍地都是…
Lekase
誰能想到,在非洲國家萊索托,最為流行的音樂——Famo樂的圈子,暴力程度堪比黑幫和販毒集團,
陰謀,仇殺,火拼的戲碼經常上演……
Famo樂圈的音樂人不僅要搞音樂,還要應對各種流血殺戮,
「用生命在創作」,在這里真不是一句玩笑…
搞音樂竟然要淪落到玩命?
說起來,Famo樂圈變成今天這幅模樣,的確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Famo是當下萊索托最流行的音樂類型,它起源于上世紀20年代的南非,最初是在南非礦場干活的萊索托移民閑暇時創作出來的,主要用手風琴演奏,再配合女歌手的說唱和跳舞,曾經在南非風靡一時。
到了60年代,隨著南非政府對Famo音樂人的管制和打擊,Famo歌手和演奏者開始大量回流萊索托,Famo也隨著這些移民的返回,在萊索托流行并繁榮了起來。
這樣的繁榮一直持續到21世紀初,彼時,Famo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在萊索托音樂圈占據了統治地位。
然而,隨著Famo樂圈的越發繁榮,一些東西開始逐漸變味:
由于Famo本身含有一些說唱歌詞,有歌手為了盡快成名,開始在歌詞里加入挑釁和羞辱其他歌手的內容,以此博取眼球,增加唱片銷量。
被羞辱的歌手當然不會忍氣吞聲,他們也常寫一首針鋒相對的新歌罵回去。
如果說這樣的互相攻擊只停留在說唱Battle的層面,一切也還可控。
可是,萊索托長期受鄰國南非的影響(南非的謀殺率高居世界第六,熱衷于訴諸暴力),滋生了同樣暴力的街區文化。
隨著罵戰和仇恨的升級,漸漸地,一些Famo歌手已經不肯將battle停留在打嘴炮上了。
2004年,一位Famo音樂人因為唱了一首極度羞辱競爭對手的歌,被對手一槍斃命。
兇案發生后,被殺歌手的朋友和同事沒有理會警方和法律,而是直接展開了瘋狂的報復。
這場歌手間的仇殺,竟然拉開了萊索托Famo樂圈幾十年暴力爭斗的序幕。
至此,Famo音樂人之間徹底撕破嘴炮的面紗,開始了荷槍實彈的「battle」。
過去二十年里,Famo音樂圈里上百位制作人,DJ,歌手,演奏家,甚至音樂人的家人朋友,都被卷入了流行起來的暴力爭斗中。
一位負責Famo發行的人透露,Famo樂圈的內斗非常殘忍,他舉例說:
有個樂手沖到對手家去報復,找不到對手本人,就把對手的妻子,孩子,其他家人殺光…
一些萊索托鄉村整村都是孤兒,就是因為村里搞Famo樂的人太多,家人卷入了無止盡的仇殺。
如今的Famo,依然是萊索托最火爆最有影響力的音樂圈,卻又是最容易出人命的圈子。
Famo音樂人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因為得罪同行,為音樂理想「獻祭」了生命…
2010年,一位名叫Salope Mohlobuti的歌手,因為在歌詞里嘲諷了另一位歌手,結果在自己偏遠的宅子里被人入室槍殺。
而開頭那位躲到南非的Lekase同樣是其中的典型,像他那樣的歌手,有時候為了保命不得不逃到南非躲藏。
即便這樣,他也不能徹底避免紛爭,Lekase無奈地表示,這個圈子競爭激烈,每個人都想當贏家,好勇斗狠是Famo樂圈的常態,火拼殺人就是日常。
談到仇殺,他說:
「有人埋了我朋友,我必須復仇和反擊…」
而最讓人感到諷刺的是,為Famo上位立下汗馬功勞的教母Puseletso Seema,卻是一個從頭到尾都反對暴力的人。
她在80年代成名,人稱「Famo女王」,卻只能眼睜睜看著Famo樂圈從曾經健康的娛樂,墮落為如今的暴力圈子。
73歲的Seema甚至無奈地自嘲到:
「我現在還能活著,大概因為我是女人吧。」
隨著Famo樂圈一步步走向暴力,如今的Famo樂圈子里早已沒有了女性的位置,不少著名的Famo樂隊都是清一色的男性,且大多是能打能殺的狠角色。
可以說,一支Famo樂隊,除了會玩音樂,和一個黑幫社團已經沒什麼兩樣了。
去年11月,一家警局的75把槍支丟失,后來調查表明,警隊有人介入了Famo樂團的爭斗,上頭派人下來調查,抓了一堆Famo音樂人,但最后嫌疑人竟然被全部釋放,事情也不了了之…
在這樣的環境里,不僅制作音樂的人有生命危險,聽音樂的人也容易小命不保。
這些年,Famo樂隊極少開演唱會,因為一個不小心,演唱會就可能變成火拼現場。
當地的電臺也不敢隨便放Famo作品,一旦放了,就得排期把所有Famo樂隊的作品都放一遍。
因為不個小心漏掉某個樂隊的作品,得罪了人,等待電臺老板的很可能就是橫尸街頭…
最近一次的Famo圈流血事件發生在這個月初,一支樂隊的主唱Ntei Tsehlana被人槍殺,Famo圈的常態仇殺依舊沒有緩和的跡象。
Ntei Tsehlana
真正熱愛音樂的人,對如今的Famo早已寒了心,Famo女王Seema如今壓根不愿提及往事:
「那些暴力爭斗的人毀了Famo…」
當然,Famo圈里也有一些潔身自好的,但都是少數個體。
那位被槍殺歌手Mohlobuti的兒子,如今依然在手機里保留著當年父親嘲諷對手的那首歌,一方面是為了懷念父親,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警醒自己,他說,自己寧可當一輩子農民,也不愿踏足Famo圈。
流行于萊索托的Famo樂,還有可能恢復到它最初的模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