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旅游景點,和人一起泡溫泉的雪猴,地位不夠只能被凍死

日本存在這樣一群猴子,在冬天,它們會像人一樣泡溫泉,外面雪花飄舞,溫泉池內溫暖如春。這些猴子肆意享受,還會在溫泉里戲水打鬧,一個個古靈精怪的樣子惹得游客十分喜愛,人們還給它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雪猴。如今雪猴生活的地方成了專門的旅游景點,許多游客慕名前來看猴子泡溫泉。

但你知道嗎?可愛表象的背后卻是嚴格且殘酷的階級鄙視鏈。

日本短尾猴以雌性為尊,一只雌性領導者統領著這里大約160只猴子,這里氣候寒冷,熬過冬天是它們面臨最大的挑戰。但它們生活在地獄溫泉谷附近,它們可以泡溫泉取暖,三四十度的溫泉對它們來說就是天堂。

所有動物都想泡溫泉,但 這里的靈長類動物有著森嚴的等級制度,溫泉相當于會員制的高級會所。只有領導者、雌猴和雌猴的親屬能進。一只公猴是溫泉的保安,它的主要工作是鑒別來訪者的身份。

階級森明的制度導致雄性和較低地位的雌性雪猴,是不可以靠近溫泉池的,熱騰騰的溫泉和冰天雪地可相差60度。它們只能在遠處呆呆地看著,在雪地里獨自逗留。零下三十多度的冬日,一群小可憐只能抱團取暖。 「朱門泡溫泉,路有凍死猴。」這句話運用在它們身上顯得十分諷刺。

這時有網友會產生疑問,難道這些猴子不知道反抗嗎?

當然,有些叛逆分子也有這樣的想法,但只要族中老大瞪你一眼,這只猴子也懂得知難而退。如果你非要嘗試硬闖,那你馬上就會嘗到群毆套餐。等級制度好似在它們的腦海中根深蒂固,就像曾經的人類一樣。

日本的本州島是日本極其寒冷的地方,‌由于對馬海流的影響,使得水蒸氣與寒風匯合形成巨大的造雪機器,降雪的深度是史無前例的,它也是世界上最強降雪地之一,水雪的厚度能最后能達2米。

在積雪的覆蓋下,樹林也好似變成巨大的怪物,積雪有時候甚至會壓斷樹木。 理論上不會有動物能捱過這里的冬天,但是有一種猴子它們卻在很享受在此地,那就是在溫暖環境中進化出來日本短尾猴。

短尾猴冬天如何生存?

由于當地氣候寒冷,介于氣候的影響,日本短尾猴的體型要比亞歐大陸的短尾猴更大,這樣可以更加保暖。它們進化出比祖先更厚的雙層皮毛來減少散熱量同時防止自己被凍傷。

它們可以適應這里寒冷的天氣。 雖然這里被稱為地獄谷,但對那些能泡溫泉的猴子們來說,這里簡直就是天堂。大概50年前一只聰明的雌猴躍入這溫泉之中,隨后有猴子紛紛效仿,它們發現了這一寶地,發現了泡澡的快樂,并將這種習俗傳承的三代,這也是地獄谷獨有的特色之一。

猴子們還喜歡潛水,猴子戲水其實沒有什麼稀奇的,但這里的猴子可以在水下屏住呼吸長達一分鐘,目的就是為了尋找遺落在泉底的小麥顆粒。這些小麥是一些游客為了吸引它們而扔進去的。潛水者大多是年輕的猴子,直到他們成年,把這項絕技傳給后代使得這項新的活動充分融入到猴群文化中。

冬天的短尾猴還會以積雪下的山毛櫸果實為食物。山毛櫸在哪雪猴就在哪,雪猴的生存區域主要圍繞著山毛櫸。有了山毛櫸就能夠在這艱難的階段養育孩子。山毛櫸每日提供的能量值能達到自身所需能量的2/3。在這種寒冬臘月,有溫泉泡,有食物吃,對它們來說簡直不要太美妙,這也能讓它們順利度過漫漫冬夜。

這猴子是怎麼來的呢?

根據化石研究和分子研究研究人員的發現, 日本短尾猴的近親應該是長尾猴。大概是50萬年以前,它們的祖先從亞洲大陸出發,來到這里。那麼,他們是如何橫跨海洋來到日本的呢?游過去的?

兩百萬年前,全球開始變冷,冰層也就從兩極赤道開始向赤道飄散,地球進入冰期。這樣的情況循環往復有十次之多,且每次歷時10萬年左右。由于冰期赤道以北的很多海域都被凍結,海平面也幾乎下降了100米之多,導致亞歐大陸和日本之間的路橋露了出來。

長尾猴們跨過一條南方路橋,從朝鮮半島抵達日本。它們自此在日本開拓領地,直到他們現在生活的地方——本州島的最北端。

冰河時期結束后,它們在四季分明的森林里開始新的生活。它們所處的森林地帶是同一緯度上唯一森林密布的地區。春天萬物復蘇,在這里短尾猴會吃樹上的新芽來補充冬日所消耗的體力,春天它們的繁殖能力也會變強。

但并非冬天雪猴才會面臨饑荒的情況,夏天它們也會面臨饑荒,因為只有到秋天的時候才有碩果累累的景象。其他季節的森林很少結出果實。雪猴是非常聰明的,它們可以吃果實,種子和堅果,去海邊尋找海菜吃。

它們還會翻河里的石頭,因為石頭下面會有昆蟲的幼蟲,這種特殊的獲取蛋白質的方式也保證了他們足夠的營養攝入。無法獲得高階級地位的猴子就只能通過努力覓食來尋求生存。

對于猴子來說,階級就是力量,如果溫泉猴子打不過雪地猴子那麼情況就會反轉,而人類的世界的本質是不是和它們一樣呢?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