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日本阿姨,把25㎡蝸居布置得太治愈,空間雖小,日子卻很幸福

看過很多溫馨舒適的蝸居后,我愈發覺得生活的幸福感,并不完全和居住面積成正比,就像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日本阿姨,她的家占地面積只有25㎡,卻布置得格外治愈!

36歲的佳一尋(Yoshiichi Hiro),在這間占地面積僅25㎡的蝸居中(兩層+小閣樓)生活了7年時間,空間雖然很有限,但卻住下了她和丈夫、兒子一家三口,還養了一條小狗。

小房子里,客廳、臥室、廚房、餐廳、衛生間等生活區一個不落,且并不像想象中那般擁擠逼仄,反而是明亮、舒適又治愈感滿滿!

這位阿姨是如何將蝸居打造成現在這個樣子,小家的布置又有哪些讓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呢?話不多說,一起來看看~

蝸居戶型圖

先來聊聊這間蝸居的戶型~

蝸居雖然只有25㎡占地面積,但好在高度還不錯,所以佳一便將房子分隔成了「兩層半」。

一樓大部分區域都留給了她和丈夫的主臥室,利用剩余空間做出了玄關、書房和浴室。 二樓則擔負起了開放式廚房、用餐區和客廳的功能,角落有一個小衛生間,還算是寬敞。 閣樓留給了兒子,有張小單人床和一個學習區,讓一家三口都有屬于自己的生活空間。

臥室用簾子代替房門

從玄關進入家中,迎面是樓梯,而左手邊就是家里的臥室。

推開門走進家里的玄關,迎面樓梯上的圖案很有特點——佳一用黑色膠帶貼出了年輪般的紋理,小小的DIY裝飾,讓整個空間變得活躍了起來。

往左手邊的走廊走去,緊接著就來到了家里的臥室。

佳一說,反正這個家也是她們一家三口的小窩,所以沒必要太過精確分區,使用窗簾代替屋門,既節約了裝修預算,又能節省空間,一舉兩得~

門框做成了開闊的拱形結構,搭配臥室內清淺的白色與木色,倍感寧靜祥和的同時,也將充足的自然光帶入到玄關。

▲臥室全貌

最早搬來的時候兒子年齡還不大,夫妻倆就將兒童床也擺在了這里,雖然孩子上學后住進了閣樓里,這張兒童床也依舊保留了下來,當做床鋪的延伸。

此外,臥室里還有一扇小門與戶外連通,通向屋外的側院兒,早晨起來去院子里伸伸懶腰、活動活動筋骨、呼吸呼吸新鮮空氣,是佳一覺得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刻。

臥室床鋪旁,做了一整面墻的通頂衣柜,里面收納著一家三口的各種衣物;平時為了方便拿取,佳一也會把常穿的衣服臨時掛在開放式衣架上,并把換下的衣服丟入下面的臟衣簍里。

一樓角落狹窄的書房

樓梯的后面,隱藏著佳一的小書房。

佳一是一名插畫師,經常要在家工作,所以一間書房可以說是「必需品」。

利用樓梯間后面的轉角區域,佳一用L形的書桌做出了功能齊全的書房,別看空間小,但在這里寫寫畫畫還是非常順手噠。

另外,這間狹窄書房內對于空間的利用也是非常極致,桌面上自不必多說,擺放著佳一繪畫所需的各種用品;桌面下則收納著各種文件和備用顏料等雜物。

最關鍵的是桌子上方的書架直通二層,上面收納著各種書籍和文件,一把小梯子放在旁邊,便于隨時翻找。

周圍到處都是佳一的繪畫和手工作品,給這個家增添了獨一無二的裝飾效果。

哦對,小書房里的采光也很棒,除了天窗帶來的采光,轉角的兩扇窗戶也是光線明亮的秘訣所在。

還記得一進門的樓梯嗎?底部也都做成了書架,正面透明的亞克力板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塵防污的作用,并且讓空間看上去更加輕盈靈動。

二樓的開放式廚房

沿著樓梯登上二樓,就來到了家里的開放式廚房和客廳。

一上樓,就看見角落里佳一做的各種手工品,看上去十分可愛又頗具童趣,有種稚嫩的美感。

轉過身進入廚房里,冰箱和櫥柜占據了一整面墻的空間,木紋飾面的櫥柜給這處空間帶來了暖暖的、很治愈的感覺。

通過吊柜和底柜的搭配,佳一將一家人的各種餐具和鍋碗瓢盆收納起來,并將廚電嵌入其中,讓廚房里看上去干凈又整潔。

四人位的圓餐桌擺在開放式廚房的中間,一家三口平時就坐在這里吃飯。

要說空間不緊湊,那確實是有失偏頗,但就是在這樣狹小的空間里,卻能讓我感覺到這一家三口生活氛圍的幸福融洽,不得不感嘆一下,佳一阿姨太會布置了!

餐邊柜特意選擇了玻璃柜門,為的就是打造出一絲亂中有序的感覺,為廚房和餐廳區域增加幾分煙火氣兒和生活氣息。

廚房對面的客廳采光超棒

廚房對面的客廳,可以說是家中采光最好的地方。

▲客廳旁的小柜

從樓梯往二樓走去的時候,其實就能感覺到,家中的采光之所以如此優秀,正是因為恰到好處地開窗,蝸居在裝修的時候,就考慮到了樓梯間這種比較陰暗的空間,特意設計了一扇方窗增加采光能力。

這種采光的優秀,更是在二樓的客廳中被延續了下來。

這間被大窗戶圍繞的客廳,陽光充沛、視野絕佳,溫柔地撐起了一家三口的生活,一切都顯得那麼美好又治愈。

佳一最愛抱著狗狗一同坐在沙發上追劇、玩游戲,36歲的她心態還和上學時一樣,充滿朝氣和活力。

閣樓中的小臥室

家里最后的空間,是位于閣樓中的小臥室。

二樓正中央的樓梯通往閣樓臥室,樓梯的底部空間并未浪費,而是放上一組書桌椅,當做丈夫的工作區。

通過梯子邁上三樓,這小小的一方空間,是只屬于兒子一個人的生活區域。

將學習桌放在中間的窗戶下、將床鋪和吊籃椅安裝在閣樓的角落中,既為孩子打造出光線充足的學習區,又營造出了靜謐且具有隱私感的睡眠區,空間的利用也是沒誰了~

文末總結

到此為止,佳一一家三口的蝸居我們就了解得差不多了,是不是感覺要比想象中舒適許多?

其實,就像文章開頭所說的那樣, 一個家的幸福感,其實并非完全和面積成正比,即便是這樣的小戶型蝸居,在居住者精心地裝修和布置下,也會變得更加宜居,讓妳感受到小家為生活帶來的滿滿的治愈。

小伙伴們喜不喜歡佳一的這間蝸居呢?歡迎一起來聊聊哦~

感謝閱讀!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