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KF-21首飛在即,韓國卻再次購買20架F-35,這背后是何原因?
最近韓國的KF21「先進戰斗機」原型機正在進行地面測試,而且根據韓國方面的說法將會在8月前進行首飛,未來的五六年內就可以裝備早期不具備隱身能力的戰斗機。然而幾乎在同時,韓國的國防機構卻支持韓國軍方再次購買大約20架F35A戰斗機。一方面是自行研制的所謂先進戰斗機,另一方面要從美國購買 F35這樣的隱身戰斗機。那麼韓國到底是做了什麼打算呢?
韓國其實在很早以前就考慮購買F35,韓國在本世紀初期開始了所謂的FX戰斗機計劃,而且分為了三個階段。我們一直強調,諸如韓國土耳其包括印度以及日本這些國家當中,軍事武器發展最值得一說的其實就是韓國。 FX的第1階段也就是2002年的時候,韓國非常務實的選擇了F15K戰斗機,也就是一種在F15E戰斗機基礎上所改進的先進多用途戰斗機。
當時的競爭對手包括法國的陣風戰斗機以及歐洲的台風戰斗機還有讓人意外的蘇35戰斗機。F15K獲得勝利是顯而易見的,美國不可能讓韓國這麼一個重要的盟友采購歐洲的戰斗機,更不可能采購來自俄羅斯的戰斗機。
在FX戰斗機計劃的第2階段,空軍額外購買了21架F15K戰斗機,取代了2007年退役的F5AB型戰斗機。這一批購買的F15K戰斗機換用了新的發動機,對武器的兼容性也有所增強。
其實這一階段韓國本來打算在日后采購美國的F35戰斗機,但是由于F35是一個國際聯合項目,韓國已經被排到了2018年左右,遠水解不了近渴。所以這也是韓國額外購買21架F15K的原因,雖然F15K相比于F35有著明顯的差距,但應對鄰國的危險是絕對夠的,F15也算是當年亞太地區最先進的戰機了。
FX計劃的第3階段韓國其實分了兩步走,第1步就是前面說到的自行研制KF21戰斗機,當時被稱作是KFX,用于取代老化的F4以及F5戰斗機。由于研制新戰斗機的整體過程實在是太長,為了應對當時的威脅,在2014年的時候韓國正式決定購買40架F35A戰斗機。到了2019年3月的時候,最早的兩架F35A戰斗機抵達韓國,而到了2021年的12月,洛克希德,馬丁向韓國交付了所有40架F35A Block3戰斗機。
韓國之所以打算采購額外的20架F35戰斗機,主要還是因為鄰國已經擁有了先進的隱身戰斗機。韓國也變相承認自己的KF21戰斗機在最開始的階段并沒有非常強的作戰能力,甚至還不如非隱身版本的陣風以及台風戰斗機,缺乏對地攻擊能力,僅僅只有空戰能力。這也直接表明韓國的研制能力還是有限的,這還是在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合作的情況下。
韓國空軍擔心在2025年到2031年之間沒有其他外援的情況下,自己難以招架周邊國家的空軍力量。而新訂購的30架F35屬于最先進的Block4型號,技術先進而且可以攜帶更多的彈藥,攻擊力也比之前的Block3好上一些。
從本次的采購計劃能看出來,韓國這個國家在戰斗機的采購和發展上是比較務實的,也能清楚地意識到自身的問題所在,會通過現實有效的方式進行補強。繼續采購這20架F35戰斗機之后,韓國的F35數量會增加到60架,再加上之前的F16以及F15戰斗機外加未來自己研制的KF21戰斗機,韓國空軍的整體實力在亞洲太平洋地區是不可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