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家里以外,你會發現,外邊公共廁所的門下邊都會空出來一截,這到底是什麼原因?是為了和小姐妹一起上廁所的時候方便牽手,還是為了分享「味道」?其實都不是,別小看這空出來的一截,它有很多作用,關鍵時刻還能「保命」!
公共廁所下面為何都要空出來一截?
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公共廁所的門都是有標準的,要求一般是采用防刻、防刮、防火的材料,下沿與地面的距離在10cm-15cm之間。而美國的公廁相對來說底部縫隙更大,一般占門的15-20%,基本沒什麼隱私性,從外邊就可以判斷是否快結束了。
那麼下面空出來一截的原因是什麼呢?真的是為了省錢嗎?其實省錢也算是其中一個原因,材料減少了,成本自然也就少了,蚊子再小也是肉啊,除此之外,還包含了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方便快速判斷,有的公廁的門雖然沒有問題,但是會出現門把手處出現問題,沒辦法判斷到底「有人」還是「無人」,可能有人時顯示的是「無人」。所以這時候可以通過門下面的縫隙快速的區分哪個是沒有人的,這對于一些非常著急的人是很有幫助。
二是沒紙時救急,有的公共廁所平時都會配備衛生紙,但是會遇到沒紙或者紙不夠用的情況,這時候就可以從旁邊借紙或者托人從外面遞紙。還可以通過下面縫隙傳遞物品,比如女生突然在廁所遇到「特殊時期」時。
三是為了減少細菌,人們一般在上公廁時都不會太注意衛生,比如漏在外面、亂扔紙、忘記沖廁所等等,這樣就會導致公共廁所會滋生大量的細菌。如果門是封閉的話,會導致空氣流通不暢,氣味和細菌都很難散發出去,所以門下面的縫隙可以加大空氣流通,減少細菌,同時也方便門附近的角落清潔。
四是增加壽命,公共廁所每天的人流量很大,門每天都會被無數雙手推推拉拉,所以門總是最先壞掉的那一個。如果下面沒有空出一截,很容易讓廁所門瓷磚產生摩擦,最后的結果不僅是門壞了,就連地板也會被刮蹭,所以,廁所門下面的縫隙可以減少門的破損,增加壽命。
除此之外,如果比較著急時,又遇到廁所門壞了的話,我們在里面上廁所的時候可以通過下面的空隙把門扒住,這樣也能避免尷尬的情況發生。可能有很多人不理解廁所門空出一截的這個設計,但是這麼看來又很合理。
關鍵時刻能「保命」!
除此之外, 最最重要的原因是關鍵時刻能「保命」!
2016年2月,鄭州一位八旬老人在公共廁所如廁時不慎暈倒在地,幸好一位男子及時發現,老人被及時送去醫院,沒什麼大礙。
2020年,北京市石景山一老人在公共廁所不慎暈倒,幸好被值班人員及時發現,聯系了消防人員將老人救出。
還有2021年3月,湖北襄州一位七旬老人在公廁不慎暈倒,被保潔人員及時發現。
近年來,在公廁發生暈倒事件的不在少數,多半都是老人,原因基本是身體的疾病導致或者體力不支等情況。還有一些有特殊病癥的人,比如湖南長沙的趙先生患有「尿暈癥」,經常在上廁所的時候突然意識喪失,暈倒在地。
所以說,如果廁所里的人出現什麼危險情況的話,通過門下面的縫隙就可以及時發現,能在第一時間進行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