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重步兵炮自己跑起來,生不逢時的德國拆遷專家——灰熊突擊炮

說起二戰時期的德國軍隊,那一般都會夸贊德國的裝甲部隊「天下無敵」,畢竟二戰里那一票裝甲王牌都是從德國出來的,虎式重型坦克和黑豹中型坦克等優秀坦克也都是德國研發的,其裝甲部隊更可以說是二戰頂流存在,時至今日都擁有一大票粉絲。然而,相比于德國裝甲部隊的強大,德國步兵部隊的戰績就有點乏善可陳了,或者說是其戰績慘不忍睹更為真實一些。

沒錯,德國步兵部隊在二戰中的表現只能用拉胯來形容,野戰時在坦克和火炮的掩護下尚且能打得不錯,可到了巷戰這種短兵相接的時候,德國步兵基本就是吃癟了。從波蘭戰役中的華沙戰役的攻而不克,再到法國戰役中的里爾戰役被法軍殘兵抓了一名中將,以及蘇德戰爭中的那一票城市攻堅戰的撲街結局,德軍步兵部隊的表現都是拉胯級別,如果不是被人按在地上爆錘,那就是正在被爆錘的路上,直接拉低了整個德國陸軍的戰力水準。

要說德國陸軍倒也不是不知道自家步兵的水準,沒有點重火力支援基本不能指望他們在巷戰中取得勝利。沒辦法,蘇聯人的頑強和韌性是難以理解的,他們在防御戰中表現得非常堅定,在列寧格勒、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都證明了這一點。

德國人無法理解蘇聯人為什麼如此堅韌,就像是那句俄國19世紀的詩人丘特切夫說的那樣——「用理智無法理解俄羅斯,用尺度無法衡量俄羅斯,因為俄羅斯擁有自己的性格,對俄羅斯最好的辦法是相信」。

俄羅斯是什麼性格?德國人肯定不知道這一點,但他們決定相信俄羅斯,至少他們要相信蘇聯人造出的KV-2重型坦克。這種在戰爭初期給他們制造了巨大麻煩的重型坦克是為了摧毀防御工事準備的,厚重的裝甲能夠抵御絕大多數的攻擊,而那門152毫米榴彈炮更是恐怖的存在,相信不會有什麼防御工事能抵擋住這門榴彈炮發射的混凝土高爆彈,如果有就再來一發混凝土高爆彈。

有關于KV-2重型坦克的威力,德國人是心里門清了,蘇德戰爭初期沒少被這個玩意打得滿地亂跑。但這種坦克故障率太高,戰爭初期的損失大多是機械故障拋棄的,而被蘇軍拋棄的KV-2重型坦克就都成了德軍的寶貝,不是絕對的王牌精銳還不讓開呢。

但很可惜的是,這種KV-2重型坦克是用一輛少一輛,畢竟對面的蘇聯人已經停產了這種「俄國怪物」,德軍只能小心翼翼的維護那些繳獲來的KV-2重型坦克,盡可能多的延長他們的服役時間。

可問題在于,能夠出勤的KV-2重型坦克是一天比一天少,零件短缺讓這些坦克遲早要全部報廢。在這樣的情況下,德國人就必須找出一個KV-2重型坦克的替代品不可,否則他們幾乎無力應對蘇德戰爭中繁瑣且傷亡率極高的巷戰。德國人有沒有辦法呢?別說,他們其實還真有辦法,以前他們沒少在一號輕型坦克和二號輕型坦克的底盤上裝一門150毫米步兵炮,如今照方抓藥不就行了嗎?

要說這個辦法行不行呢?實話實說就是不太行,一號輕型坦克和二號輕型坦克的底盤承重能力有限,裝了重步兵炮就沒有足夠的裝甲保護,戰場上紛紛成了蘇聯士兵的攻擊目標。而用三號突擊炮改裝來的33B型突擊炮也沒好哪去,斯大林格勒戰役里基本該撲街的都撲街了。最終開發出33B型突擊炮的德國埃克特公司痛定思痛,他們決心搞出一種優秀的「建筑拆罐頭器具」來解決問題。

他們最后制造出了什麼呢?制造出了灰熊突擊炮。這種突擊炮是基于四號中型坦克底盤研發的,主武器是一門由重步兵炮發展而來的43式150毫米突擊榴彈炮,火炮倍徑僅有12倍徑,備彈為38發高爆彈。這門火炮被固定在戰斗室內,想要調整射擊方向只能轉動車身,但火炮的威力卻足夠掀開任何建筑了。

在裝甲防護方面,相比于前面那些頗有戰地魔改風味的突擊炮而言,灰熊突擊炮擁有更為厚重的裝甲,車體正面裝甲厚達100毫米,并且擁有40角度傾斜,和之前那些蟲豸一樣的魔改貨色比,已經屬于有質的飛躍了。

當然了,在車體正面設置如此厚重的裝甲,再加上那門突擊榴彈炮的存在,整個灰熊突擊炮頗有種頭重腳輕的感覺,行駛時必須萬分小心,否則一個不留神可能就翻車了。而且因為它實在是過于沉重,所以它的變速箱和傳動裝置負荷極大,稍不留神就可能出故障。

另外,它的敞篷戰斗室設計也比較讓人詬病,無論下雨還是下雪,固定戰斗室里保準被堆滿了。至于如何防止遭到敵軍步兵攻擊的問題,那就得依靠車組成員攜帶的MP-40沖鋒槍和MG-42通用機槍應付了。

嚴格來說,灰熊突擊炮雖然有不少問題,可它的火力那是實實在在的,真要是用來拆工事和房子絕對是得心應手,唯一的問題是它生產的太晚了。灰熊突擊炮在1943年5月開始生產,大規模量產則是1943年12月開始的,至1945年3月為止共生產了298輛。大家可要明白,灰熊突擊炮正式生產出來的時候,德軍早就不掌握戰場主動權了,只有蘇聯人拆德國人工事的份,哪有灰熊突擊炮去拆蘇聯人工事的時候?

于是,灰熊突擊炮從生產出來就不符合實際戰場需求了,不能說命苦無比,最起碼也是生不逢時。庫爾斯克或許是灰熊突擊炮唯一的進攻戰役了,但因為蘇聯人設置的陣地過于復雜堅固,灰熊突擊炮剛開進蘇軍陣地就遭到了密集的攻擊,最后死在了蘇軍的反坦克火力下。至此之后,灰熊突擊炮就鮮少有什麼陣地突破作戰了,多半都是在防御中充當炮臺,近距離轟一下靠近的蘇軍步兵。

嚴格來說,灰熊突擊炮是一款優秀的突擊炮,其強大的火力和防御基本可以確保它完成陣地突破的任務。但它真的是生不逢時了,但凡早一年出來都不至于這麼憋屈,說不定還能在斯大林格勒戰役里給蘇軍添亂什麼的。可當灰熊突擊炮列裝的時候,德軍已經徹底失去了戰略主動權,那也就自然只能干一些防御支援的雜活。不得不說,這對于一款為了陣地突破而誕生的突擊炮而言,實在是過于悲苦了一些。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