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牛肉出口國,大家想到的都是巴西、澳大利亞這一類的,而印度,基本上是以牛作為神來對待的,甚至是在街上遇到流浪牛,一些印度教徒甚至還需要彎身鞠躬,因為他們堅信,每一頭牛身上都有一個濕婆神,因此牛對于他們來說是神圣,可就是這麼一個把牛視為神的國度,卻是全球牛肉出口大國之一,甚至在18年的時候,還一舉超越巴西,成為了全球牛肉最大出口國,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個主要是因為牛的種類的問題,印度人并不是所有牛都奉若神靈,真正讓他們當做神靈的牛,其實是瘤牛的一個亞種,也叫吉爾牛,它跟其他牛不同的是,背上頸部有一個突出的牛峰,可印度除了瘤牛之外,還存在著大量的黃牛跟水牛,這些牛在印度教徒眼里根本不算牛,就像印度種姓制度一樣,除了四大種姓之外,占據人口百分之十七的達利特人也不算人民,因此,在印度,牛也被分為三六九等,白色瘤牛最為尊貴,其他顏色次之,再次是奶牛,而大量的黃牛跟水牛,卻只能淪為刀下亡魂,變成食物出口,成為各個國家的盤中餐。
而至于為什麼印度能夠成為牛肉出口大國,除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印度教禁止殺生,加上當時他們古代耕種,牛對他們起了很大的作用,為他們提供了重要的耕種勞動力,因此古代大多數印度人是吃素的,但又需要從其他地方補充蛋白質,這才大量養殖牛來產奶,依靠牛奶作為蛋白質的主要來源,還給嬰兒、孕婦提供了最為關鍵的營養物質,因此才有了牛是印度人的母親的說法,而等到水牛黃牛老去之后,因為他們很少吃肉,便把這些牛肉都給出口國外,并且奠定了印度成為全球牛肉出口大國之一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