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黎塞留號戰列艦,法國海軍最后的驕傲

說起二戰時期的法國海軍,他們的命運的確讓人感到悲哀。法國軍艦大多數都在英國人發起的「弩炮行動」中沉沒。

但是當時英國海軍也并沒有將法國海軍趕盡殺絕,有幾艘法艦是被擊傷,并沒有被完全摧毀。后來在美國的調停下,他們得以保留, 黎塞留號戰列艦就是其中之一。

黎塞留號

法國作為老牌列強之一,黎塞留號代表了法國工業的最高水準。 甚至好多軍事學家都說它是歐洲當時綜合性能最強的戰列艦,甚至要超過以前提到的維內托級戰列艦和俾斯麥級戰列艦。

這艘戰列艦雖說命途多舛,但是其足跡遍布了三大洋,這也是法國唯一一艘參加東京灣受降儀式的戰艦。

維內托級戰列艦

黎塞留號是法國海軍最后的驕傲,它有著怎樣的傳奇經歷呢?

一、建造背景

一戰結束后,法國作為海軍「五巨頭」之一,和美、英、日、意共同簽署了華盛頓海軍條約,條約中規定, 法國的戰列艦編隊的總噸位必須限制在17.5萬噸,即只能擁有5艘35000噸級的戰列艦。

華盛頓海軍條約,對于其他國家來說是一種限制,比如英國,想盡一切辦法去迎合條約,結果制造出了一大批稀奇古怪的東西。

但是這個條約對法國來說卻是可有可無,畢竟一戰中,法國是受傷最深的國家,舉國上下都在忙于恢復戰爭帶來的創傷,哪里顧得上發展燒錢的海軍。

法國海軍

隨著時間進入了三十年代,法國人發現歐洲大陸的形勢有點不對,自己兩個假想敵意大利和德國都在忙著擴充自己的海軍。

意大利開始建造維內托級戰列艦,標準排水量41000噸,9門381毫米主炮,航速更是高達30節。德國也在秘密建造俾斯麥級戰列艦,標準排水量41700噸,其技術水平與維內托級戰列艦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俾斯麥號

法國人在看看自己港口里那點貨,實在是拿不上台面。只有4艘一戰時期的老舊戰列艦,零件都快銹掉了,平均噸位也就兩萬多噸。不光航速慢,防護能力,火炮威力全部被德意的后起之秀碾壓。

唯一能夠拿得出手的也就是兩艘 敦刻爾克級戰列巡洋艦,但是這級戰艦的主炮口徑只有330毫米,防護能力也一般,別說對抗俾斯麥號了,就連沙恩霍斯特號這種都不一定能打過。

敦克爾克級戰列巡洋艦

驕傲的高盧雞肯定是不甘落后的,于是決定設計建造屬于自己的新式戰列艦,即黎塞留級戰列艦,這級戰列艦以法國中世紀的紅衣大主教黎塞留命名,足以看出這必將是法國工業的杰出之作。

法國人計劃建造3艘黎塞留級戰列艦,并在之后建設3艘該級艦的改進型,加上之前的敦刻爾克級戰列巡洋建,法國就能在40年代擁有8艘新式戰艦,這就足以對抗德意了。

紅衣大主教黎塞留

黎塞留號于1935年正式開工,2號艦讓-巴爾號和3號艦克萊蒙梭號也相繼開工。但是畢竟法國是個內陸國家,殖民地也都是非洲比較貧窮的地方,囊中羞澀的法國人到1940年6月都沒能徹底完成黎塞留號的建造,其他兩艦更不用說了。

但是當時的德國陸軍已經閃擊了波蘭,英法兩國也已經對德宣戰。陸地上打得熱火朝天,海上卻沒什麼動靜,法國海軍也趕忙利用寶貴的時間加緊訓練,以求最快時間形成戰斗力。

德國閃擊波蘭

但是法國陸軍的表現實在是讓人大跌眼鏡,德國的裝甲部隊拿下波蘭后轉頭向法國撲來,從荷蘭、比利時等低地國家直插法國后方。

「閃電戰」這一新銳作戰手段,讓法國人猝不及防,還沒等擺開陣型,就被德國人分割包圍,德國只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就讓整個法國臣服于自己的腳下。這也讓法國海軍馬上處于一種尷尬的境地。

二、基礎性能

說完建造背景我們再回頭說說黎塞留號到底有多強。可以說,它是當時歐洲綜合技術最先進的戰列艦。

黎塞留號艦長247.8米,艦寬33米,吃水9.9米,標準排水量38500噸,滿載排水量49850噸。

黎塞留號裝備了8門380毫米45倍徑主炮,這8門主炮被安裝在兩座四聯裝炮塔上,并且兩座炮塔全部被布置在艦首,與敦刻爾克級戰列巡洋艦類似。

炮管壽命200發,射程為41700米,射速為每分鐘1.2至2.2發。該型火炮配備的被帽穿甲彈性能優良,長達190厘米,甚至比美國的406毫米超重彈還要長,彈重884,僅次于維內托級主炮的885噸。

黎塞留號前主炮

法國人還在這種穿甲彈的內部裝有染料包,一旦炮彈落入水中,會產生顏色醒目的水柱,有利于調整彈著點。

法國人設計火炮的確是別出心裁,曾經將主炮穿甲彈的彈體上布置氣腔,用來加入毒氣試劑,以此來殺傷敵艦成員,但是氣腔設計曾經引起過一次炸膛,直接導致兩門主炮報廢,于是這種奇思妙想的設計不得不終止。但是不得不說,黎塞留號的主炮穿甲能力還是不錯的。

黎塞留號

在艦艉,成品字形布置了三座152毫米副炮,主要用于對付小型船只。防空火力方面,黎塞留號裝備了12門100毫米高射炮和16門13.2毫米高射機槍。

除此之外,黎塞留號配備了3架水上飛機用來調整彈著點和附近海域的偵查。總體來說,黎塞留號的火力非常強大,雖說主炮的射速并不算高,但是它的炮彈裝藥量更足,并且炮塔布置會使火力更為集中。

黎塞留號的主裝甲帶非常堅固,主要分為兩層,第一層為330毫米鋼板并帶有17度的傾斜,還有18毫米的防崩落襯墊,第二層為50毫米的大角度傾斜穹甲。

黎塞留號實拍

水平防護同樣堪稱世界一流,分為3層裝甲組成,第一層為甲板的26毫米裝甲,第二層為150毫米的主水平裝甲,第三層為40毫米裝甲并向下傾斜延伸,形成了穹甲。

法國人吸取了之前布韋號沉沒的教訓,特意加強了水下防護能力,主裝甲帶向水下延伸了2.5米并且帶有一定的傾角,并在水下布置了防雷壁和防雷隔間,以及眾多水密隔倉。

布韋號

在內部還填充了大量的泡沫橡膠,以削減魚雷和水雷爆炸產生的沖擊,從日后的戰場表現看,這種設計是非常成功的。

黎塞留號的主機能夠提供15.5萬的馬力,設計時主要是考慮到它能夠追上俾斯麥號和維內托號,所以設計航速為30節,但是實際上最大航速為32節,是當時最快的戰列艦。

綜合來看,黎塞留號的設計理念非常先進,如果真的投入戰斗,它的戰斗力是非常恐怖的,但是它也有和維內托級戰列艦一樣的缺點,那就是續航能力不足,最大航程只有5000海里。法國和意大利一樣,受國情影響,并不需要長途跋涉,所以這樣的續航能力也夠用。

維內托級戰列艦

三、輾轉于三大洋

法國淪陷后, 貝當領導的維希法國成為了德國的傀儡,法國的戰敗讓法國海軍猝不及防,當時兩艘老舊的戰列艦還在英國進行訪問,結果被極度沒有安全感的英國人扣押。

貝當

好多港口的法國軍艦也紛紛加入英國海軍,法國海軍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混亂。但是大部分法國軍艦還在觀望之中,他們既不想為德國人效力也不想加入早就看著不順眼的英國海軍。

大部分法國的主力艦都逃亡了法國在北非的殖民地港口,繼續觀望。黎塞留號也帶上了所有能搜集到的零部件和彈藥離開布雷斯特港,前往了塞內加爾的達喀爾港。

達喀爾港

英國人怎麼會相信法國海軍會保持中立,如果法國海軍真的被德國人接管,后果不堪設想,于是英國制定了「弩炮行動」,以胡德號為首的H艦隊對阿爾及利亞的奧蘭港發動了突襲,大部分法國主力艦沉沒或擱淺。只有斯特拉斯堡號逃過了一劫。

1940年7月8日,英國人將目光鎖定在了黎塞留號身上,畢竟這是當時最先進的戰列艦,這個安全隱患必須排除。

奧蘭港

英國人深知黎塞留號的威力,這次突襲主要采用的是空襲, 競技神號航母是這次行動的主力。但是黎塞留號不僅防空能力出色,防魚雷技術也是世界一流,「斷腿大師」劍魚魚雷機投擲的450毫米魚雷對黎塞留號造成的殺傷力有限。

黎塞留號也和岸炮火力配合對英艦進行還擊,在黎塞留號的強大火力之下,英國海軍的決心號戰列艦被打成重傷,只能暫時撤退。

競技神號

英國人的行為引起了法國海外艦隊的強烈不滿,他們與盟軍的關系也降到了冰點。1942年盟軍在北非登陸,進行了有名的「火炬」作戰。黎塞留號的姊妹艦讓-巴爾號還襲擊了美英艦隊,但是最終也被擊傷。

好在黎塞留號在這場戰斗中一直都保持中立,這才使美國人有了調節的余地。在美國人的調節下,黎塞留號的艦員與盟軍達成和解,美國名義上將黎塞留號買下,戰爭結束后,再歸還給法國。

1943年1月16日,黎塞留號抵達美國紐約,美國人對它進行了改造,拆除了水上飛機機庫和彈射器,畢竟美國的行動一般都是伴隨著護航航母,3架水上飛機留下來的意義不大。

在紐約的黎塞留號

法制37毫米高炮和13.2毫米高射機槍也都被拆除,換上了性能更好的20毫米厄利孔高炮和40毫米博福斯中口徑高炮。

除此之外,還安裝了美國最新研制的對空、對海搜索雷達。接受改造后的黎塞留號戰斗能力達到了巔峰。

博福斯40毫米防空炮

由于美國當時沒有380毫米艦炮,最后不得不專門為黎塞留號特制一批380毫米炮彈,總的來說,盟軍也并沒有虧待這艘法國戰艦。

經過改裝后的黎塞留號被劃給了英國遠東艦隊,前往印度洋和東南亞進行作戰,由于較高的航速,黎塞留號能夠跟得上航母編隊,成為了英國遠東艦隊的主力。

英國遠東艦隊

在印度洋諸多島嶼已經被日軍占領,黎塞留號的380毫米主炮摧毀了大量的日軍防御工事,很大程度支援了奪島作戰。

1944年,美國海軍對太平洋戰場上對日軍展開全面反攻,英國遠東艦隊也從斯里蘭卡啟航,進攻日軍控制的蘇門答臘島。

在戰斗中,黎塞留號與伊麗莎白女王號,剛勇號,聲望號三艦共同對蘇門答臘島的沙璜港進行炮擊,黎塞留號一共發射了294發380毫米炮彈,以及數千發152毫米副炮炮彈,摧毀了大量日軍的防御工事。

聲望號

1944年6月,盟軍在諾曼底登陸,自由法國的士兵在自己的國家高歌猛進,黎塞留號也奉命回到了法國土倫港。

當黎塞留號跨越了大半個地球回到土倫港時,得到了法國群眾的熱烈歡迎,黎塞留號也成為了自由法國海上的標志。

隨著德軍的節節敗退,勝利之日之日可待,在法國的復國慶典結束后,黎塞留號再次啟航,重返太平洋。

法國復國

之后這艘象征著法國尊嚴的戰艦跟隨依阿華號、北卡羅萊納號等眾多名艦一起參加了對日作戰。它在戰斗中向日軍發射了無數發大口徑炮彈。

1945年8月,黎塞留號參與了對日本沿岸港口的炮擊,這也是它的最后一戰,并在之后參加了東京灣的投降儀式,見證了這一偉大時刻。

東京灣投降儀式

四、戰后回歸法國

二戰結束后,黎塞留號從英國遠東艦隊中退出,并回到了美國的控制。美國人也按照原來的約定,將黎塞留號歸還給了法國。

在回國前,黎塞留號還執行了最后一次任務,即印支戰爭中,在中南半島沿岸巡航,威懾越南。之后也參加過法國的北非殖民地的戰爭,但是也只是當做威懾力量使用。

黎塞留號副炮

1952年,黎塞留號的主炮打出了最后一輪齊射之后,返回土倫港,從此當做炮兵的訓練艦來使用,之后又轉移到了布雷斯特港當做一艘住宿船。

1958年,黎塞留號轉入預備役,并在十年之后被出售給了意大利熱那亞圣瑪利亞造船廠,并在拉斯佩齊亞進行了拆解,黎塞留號的一門主炮被送回了布雷斯特港展覽,這也是這艘象征法國尊嚴的戰艦給法國人留下的最后一點念想。

黎塞留號的主炮

作為法國在二戰中最先進的一艘戰艦,它不愧是法國海軍最后的驕傲。黎塞留號雖說航程是一大短板,但是它的足跡卻踏遍了三大洋,是法國參戰地域最廣,航程最長的戰艦。這艘功勛戰艦沒有給法蘭西丟人。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