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頭號軍火販:身價600億,生意遍布世界各地,多場戰爭因他起
「這顆地球上大概有5.5億支槍,平均下來每12個人就擁有一支槍,那麼問題來了,我該怎麼讓剩下的11個人也有槍呢?」
這段臺詞出自「爛片之王」尼古拉斯凱奇的經典電影《戰爭之王》,在一片金燦燦的彈殼之中,伴隨著槍械的射擊和戰士們的嚎叫,凱奇扮演的「戰爭之王」尤里.奧洛夫微笑著說出這句話。
在尤里的世界觀里,槍無關于正義和邪惡,槍也無關于戰爭與和平,槍只和一個東西有關——錢。
尤里.奧洛夫是個虛構的角色,但是他也有真實原型,尤里的故事大部分脫胎于俄羅斯武器商人維克托.布特,他憑借販賣軍火發家,身價近600億,因而有個更響亮的外號:死亡商人。
維克托是上世紀末世界最著名的私人軍火商之一,他以物流運輸公司為偽裝,向全世界十幾個國家販賣軍火,獲利數十億美金。維克托做生意不分黑白,他的生意伙伴包括獨裁者、軍閥、革命軍,甚至恐怖分子。
維克托不問他們買武器干什麼,也不管戰爭的正義性,只要賺得到錢,他什麼都不過問。
因罪行累累,維克托在21世紀初被聯合國通緝,最后于2008年在泰國被抓獲,2010年引渡美國,被判處25年監禁。
作為一個蘇聯軍人,維克托是怎麼走上販賣軍火的道路的?他都支持過哪些國家或者哪些組織的戰爭?聯合國將維克托列為危險分子,維克托自己卻認為自己做的是正當生意,他的理由是什麼?
一、從蘇聯少校到死亡商人
維克托.布特,這個神秘軍火商如今已經在大牢里關了10年,但是他身上的迷霧依然沒有消散。
維克托是哪里人?這個問題到現在眾說紛紜。
維克托自己承認,他于1968年出生在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塔吉克斯坦的首都杜尚別,他的父母都是烏克蘭人,當時在塔吉克斯坦工作。
少年時,維克托在蘇聯安安分分上學,平淡無奇,他自己很少談起自己的青春年代,到了成年后,他像一個普通的蘇聯青年一樣入伍參軍。
18歲時他進入蘇聯空軍,隨后在非洲執行了兩年維和任務。后來他從軍隊考到軍事外語學院學習,經過三年多的訓練,熟練掌握了英語、法語、烏茲別克語、漢語、俄語、葡萄牙語六種語言。
剛從學校畢業,維克準備大展拳腳,但他卻遇到了人生最大的轉折點——蘇聯解體。
強大無比的超級大國蘇聯突然解散了,分裂成十幾個小加盟國,幾百萬蘇聯紅軍也土崩瓦解,各加盟共和國養不起軍隊,軍人們的生活非常困窘。
維克托的部隊被解散了,這群會開飛機、會多國語言的人才失去了飯碗,他們非常想找個出路,而且這個出路必須夠體面,配得上身份。
維克托靠著自己的人脈和父母的面子,借來了一點錢,在阿聯酋成立了一個航空公司,他從亞洲往非洲販運電子產品,賺點小錢。
當時維克托20多歲,一心想做一個生意人,完全跟軍火貿易完全沾不上邊。但是在1995年,經過他克格勃老丈人的牽線搭橋,一個保加利亞軍火商找到了布特。
當時阿富汗正在打內戰,北方山區的「北方聯盟」和南方的「塔利班」打得不可開交,但是北方聯盟缺乏武器,保加利亞人和俄羅斯人都想做這個生意。
在保加利亞軍火商米爾切夫的撮合下,保加利亞軍隊出武器,布特管運輸,大量槍支彈藥從歐洲運往阿富汗,這一單生意讓布特賺了上百萬美金,嘗到甜頭的他被軍火貿易的暴利征服了。
于是,維克托開始頻繁游走于東歐各國,他聯系工廠和軍隊,將那些封存在庫房里的武器重新擦洗,然后偷偷運往國外出售。
維克托在全世界尋找買家,根據他在非洲維和的經驗,黑非洲地區絕對是世界上最炙手可熱的軍火市場。1995年,他在南非首都約翰內斯堡定居,開始往非洲販賣武器。
二、一己之力幫助非洲戰爭,維克托賺取帶血黑金
90年代的黑非洲十分動蕩,因為蘇聯解體,這里造成了一股巨大的權力真空,美國和歐洲人重返非洲,扶持各種勢力在非洲進行政權顛覆。
此外,非洲本土也有很多民族主義叛軍活動,這些軍隊和恐怖組織性質差不多,因為沒人想趟這個渾水,國際社會一時拿他們沒有什麼辦法。
在這種情況下,聯合國對90年代處于戰爭中的安哥拉、剛果金、盧旺達、中非、喀麥隆等十幾個國家實行禁運,除了人道主義物資外,各國不許向他們出售武器。
正當戰爭犯們焦頭爛額的時候,一個操著生硬英語的金發男人出現在他們面前,向他們兜售蘇制武器,從手槍、沖鋒槍到RPG火箭、無后坐力炮、防空飛彈應有盡有。
這個人就是維克托.布特,他當時捏造的身份是慈善家。
在客戶下單后,維克托聯系歐洲,運輸公司的飛機從東歐起飛,將保加利亞、烏克蘭、摩爾多瓦的武器裝機,先到中東轉機,然后飛往非洲。
在維克托的支持下,安哥拉內戰和剛果金內戰各方獲得了充足的武器,這兩場戰爭也成為90年代非洲最慘烈的兩場戰爭。
而剛果金內戰,則是非洲史上首屈一指的慘烈之戰,號稱「非洲世界大戰」,圍繞剛果金的9個國家、20多支武裝部隊在剛果混戰。這些非洲軍隊的軍紀極差,有明確記載的屠殺事件就多達幾十次,最終這場戰爭造成400萬人傷亡,產生1000萬難民。
這是二戰結束后人類爆發的最大規模的「國戰」,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對剛果內戰無可奈何,聯合國只能限制對參戰各方的武器出口。但維克托繞過了國際監管,用金錢買通了非洲聯合國官員,用飛機把大量的武器彈藥賣到剛果,獲利上億美金。
幾乎在同時,安哥拉內戰也有維克托的身影,這個國家內戰打了幾十年。在90年代,安哥拉各方基本妥協,只有被全世界拋棄的「安哥拉徹底解放全國聯盟」,簡稱安盟還在頑抗。
安盟在90年代挑起戰爭,聯合國規定不允許各國向其出售武器,但維克托依然和安盟合作,為安哥拉內戰提供軍火。
當維和部隊發現安盟士兵手里有AK步槍和RPG火箭時,各國立刻開始追查這些武器的來源。
最后,維克托浮出了水面,安盟用鉆石來支付軍火錢,維克托又把這些鉆石賣到了歐洲,帶血的鉆石出現在了巴黎和倫敦的珠寶店里,這一劇情在《戰爭之王》里有還原。
90年底末期,美國CIA開始調查維克托的生意,他的航空公司有50多架大型運輸機,頻繁飛行于東歐、中亞、西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維克托還會化身正經商人,幫聯合國和維和部隊運送武器和物資,換取合法的運輸憑證,但是在大米和土豆下面,就是給各大局部戰爭運送的軍火。
三、一個維克托倒下了,還有十個站起來
除了在黑非洲售賣武器外,維克托后來還跟利比亞的獨裁者卡扎菲合作,向他售賣裝甲車、防空飛彈和武裝直升機。
在阿富汗,塔利班、基地組織都是維克托的伙伴,恐怖頭子本拉登領導的基地組織,就使用維克托賣出的AK步槍和RPG火箭大戰美軍。
因此,西方媒體稱他為「世界頭號軍火商」。甚至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維克托,近30年內得世界多場戰爭可能根本打不起來!
在美國的眼里,維克托已經嚴重損害了美國的利益,因而CIA將其放上了獵殺名單。
維克托自己也不傻,他知道跟美國作對,CIA會想盡一切辦法抓住他。所以在21世紀初,他就搬到了俄羅斯去住,因為俄羅斯和西方不對付,不會接受西方的起訴,也不會引渡犯人到西方。
定居俄羅斯后,維克托繼續操縱著自己的運輸公司,他在2003年居然還跟美國合作,給伊拉克戰爭里的美軍搞搞后勤,希望美國能對自己網開一面。
但是伊拉克戰爭剛打完,美國就繼續追捕維克托,畢竟他跟基地組織的關系實在太復雜,美國不可能放任他不管。可在美國人眼中,維克托常年蹲在莫斯科郊區的別墅里遠程指揮,實在是不方便逮捕,怎麼把他騙出國是個很頭疼的問題。
終于在2006年,美國CIA想了個「釣魚執法」的辦法,CIA派人偽裝成哥倫比亞叛軍聯系了維克托,要求購買幾百萬美元的輕武器。
當時,哥倫比亞政府軍和叛軍的戰爭還沒結束,維克托以為這是個新方向,可以開辟新市場來賺大錢,于是顯得非常積極。
見維克托上鉤,CIA騙他因為國際外交關系,自己不能入境俄羅斯談判,希望維克托能到泰國來談具體的生意。維克托果然上當,坐著飛機到了泰國。
抵達泰國后,他見到了所謂的「哥倫比亞叛軍」,對方要買10000把AK步槍,1000萬發子彈,還有幾百們迫擊炮和幾萬枚手雷以及一噸炸藥,維克托開心得合不攏嘴。
最后兩方達成協議,維克托直接把武器運到加勒比海,哥倫比亞叛軍要先交30%定金。
結果剛談完生意,美國特工就找上了門,他們早在桌子下面安裝了錄音器,維克托被當場逮捕。
維克托被泰國警方接走,然后受到了法庭審判,要在泰國坐牢。美國則強烈要求將其引渡到美國,俄羅斯也給泰國政府施壓,不允許將維克托交給美國人。
美、泰、俄三國糾纏了兩年之久,最后維克托還是被引渡到了美國,被美國以「危害美國國家安全」和「殺害美國公民」的罪名判處25年監禁。
維克托被捕時已經40歲,這個「死亡商人」很可能在美國的監牢里度過余生。
在他入獄后,很多媒體爭相采訪他,詢問他對于國際武器貿易,以及局部戰爭里屠殺事件的看法。
維克托則顯得非常淡定,他認為自己只是個搬運工,是個無足輕重的小角色,而那些生產武器和使用武器的人才是戰爭的罪魁禍首,自己替一些國家和大企業背了黑鍋。
他不愿意透露自己和美國政府的談話內容,但是維克托認為與其將自己判刑,不如把美國總統和內閣抓到牢里來,它們才是世界上最大的戰爭販子。
維克托的入獄對于國際新聞界是個盛事,全世界的報道層出不窮,但是對于國際武器走私行業,失去一個他并沒有什麼影響。
直到今天,軍火是僅次于石油和糧食的世界重要貿易,武器走私依然是非洲和拉美地區的一大問題,一個維克托倒下了,還有新人頂替他的位置,要徹底解決這一頑疾,人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