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17日,在挪威奧斯陸舉辦了一場國際地雷大會,而這場會議,只談地雷,在這場大會中,通過了《關于禁止使用、儲存、生產和轉讓殺傷人員地雷及銷毀此種武器的公約》,并在同年12月3日,來自121個國家的代表正式簽署了這一公約。
禁止殺傷性人員地雷的使用和存在成為了國際法律的一部分。截止至今有155個國家簽署了這一公約,由此可見人類對于地雷這一武器的仇恨與唾棄。
地雷作為一種自宋朝,以及歐洲中世紀就存在的武器,為什麼這麼招人恨?這還要從一種類型的地雷說起,即「微型反步兵殺傷地雷」,代表武器是美國的BLU-43B「龍牙雷」,以及蘇聯的PFM-1「胡蝶雷」。
這兩種地雷的特征就是體積非常小,結構簡單,成本十分低廉,易于投放和部署。
以美國的BLU-43B「龍牙雷」為例,這種微型地雷擁有一個塑料外殼,其保險措施僅有一個保險片。在保險片拔掉后,待發裝置會緩慢啟動,在4分鐘后便進入待發狀態,內部有一種液體和液態炸藥,在兩者混合后地雷便擁有了威力。
該地雷的觸發方式為壓力或擠壓觸發,一旦外部的塑料殼受到擠壓,里面的液體炸藥便會立即引爆。而該種地雷的裝藥量并不高,僅有9克,總重也僅有20克,同時也沒有多少破片,多數情況下只會將人致殘,并不會造成死亡。
而蘇軍仿制的版本為:PFM-1,外號:「胡蝶雷」。其工作原理與美軍的相似,只不過裝藥量大了一些。
這兩種地雷的設計初衷便在于其非常易于投放,可以遲滯敵人進攻。由于體積極小,還沒有一個巴掌大。加之在拔除保險片后,4分鐘后才會進入待發狀態。非常適合直升機和運輸機進行投放,而不用派大量的工兵去部署地雷。
美軍一般將120枚「龍牙雷」放在一個炸彈容器中,再將40個該容器放在一個集束炸彈中用飛機將其投放。而一架飛機最起碼可以投放4800枚該型炸彈,一個編隊飛一個來回可以投放數萬枚地雷。
美軍和蘇軍的這種地雷,在保險接觸后,如果受到5KG以上的壓力,便會立即爆炸,將人炸傷炸殘,唯獨不會死亡。5KG是個什麼概念?用兩根手指使勁捏一下都會爆炸。
從戰略角度來講,這種武器無疑是非常成功的,一個戰機編隊就可以創造一個極大范圍、有著上萬顆地雷的雷區,并且這種地雷還只會將人炸殘,耗費敵方更多的醫療資源和人力資源,去挽救士兵的生命,從而達到「消耗戰」的目的。
但是正如那句話:「戰爭只會給百姓帶來痛苦」,美軍和蘇軍所布下的地雷造成的士兵傷亡,遠小于其對平民造成的傷亡。美軍曾在越南戰爭大量使用「龍牙雷」,而蘇軍則在阿富汗戰爭中大量使用「胡蝶雷」。
由于兩種地雷結構上的特性,無法將地雷的保險片插回去,而且塑料外殼也極難通過掃雷裝置排查。這就導致了戰爭結束后,無數的平民因為「龍牙雷」和「胡蝶雷」致殘。
戰爭結束,士兵走了、坦克走了、飛機走了,但是地雷卻不會走,它仍靜靜地待在那里,等待著目標。但是這次目標不是敵人,而是平民,甚至是兒童。在阿富汗,曾有兒童出門拾柴火,柴火中夾帶了一個「胡蝶雷」,在柴火堆放下的一瞬間,「胡蝶雷」爆炸導致兒童傷殘。
而在越南,曾有相當一部分平民,在種植水稻的過程中,因水稻田中存有「龍牙雷」,不幸失去雙腿。類似這樣的慘劇,直到今天仍時有發生。因此在1997年,國際才召開地雷大會,提倡從此以后禁止殺傷性人員地雷的使用和存在,這樣的慘劇才可以稍微的,劃上一個句號。希望世界和平。